高 奎
〔關鍵詞〕 地理教學;素材庫;建立;方法;意義
〔中圖分類號〕 G633.55〔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12(B)—0024—01
地理教師建立地理素材庫,不僅能豐富地理課堂教學資源,而且還能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動性進行教學創新。在此,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做法和體會。
一、建立地理素材庫的方法
1.利用多種手段,搜集地理素材。如從課本、地圖冊、畫冊、雜志、掛歷上掃描部分地圖、景觀圖片;利用市面上出售的相關光盤或在互聯網上選擇、下載部分有用的文字、圖片、動畫、聲音及AVI格式的視頻素材;還可自己制作、錄制一些動畫、聲音等。另外,地理教師還可以親自到大自然、社會中去拍攝一些鄉土地理素材。這樣的素材,學生看起來倍感親切,學習地理的興趣也會油然而生。搜集素材這項工作比較煩瑣,素材庫建立者可以發動全教研組成員共同參與,也可以發動全體學生參與。教師可先教會學生掃描、改圖、下載、編輯、拷貝等基本技能,然后要求學生搜集與地理教學有關的圖片(舊掛歷、畫報、明信片、照片等)、文字資料、視頻等素材,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又加快了地理素材的搜集速度。
2.整理加工素材,建立地理素材庫。收集到的地理素材會顯得比較零散、雜亂,這就需要教師及時進行整理加工,予以分門別類。首先,把收集到的大量文字、圖片、動畫、聲音、影像等素材進行加工處理。然后,把加工后的素材根據課本章節進行分類,把與某一章節有關的各種素材內容編輯在一起。編輯時要注意素材的通用性,盡可能使教學資源的利用更為充分,從而建立起一個實用的素材庫。這樣,教師就可根據教學需要隨時調用。
二、建立地理素材庫的意義
1.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通過利用豐富的地理素材庫和自制的地理課件,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新舊知識的理解。如講《人口、資源和環境》一節時,我通過播放“人口問題”、 “物種滅絕”、 “大氣污染”、“水污染”、 “臭氧空洞”等視頻片段,充分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加速和改善了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十分高,不知不覺就完成了以往需要教師多次督促和提醒才能完成的學習任務,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
2.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素材庫中悠揚的歌曲,生動、逼真的視頻片段等使得教學內容更加形象化,表現手法更加多樣化,從而創設出一種學生喜聞樂見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從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學生聽課時的疲勞和緊張狀況。
3.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式 ,提高了地理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利用多媒體對素材庫中的相關圖片進行動態模擬,使靜止圖成為動態圖,其間,學生邊觀察、邊操作、邊思考討論,這既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也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了學生的能動作用,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
4.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能力,開拓學生的視野。平時我就要求學生注意收集各種與地理教學有關的圖片、文字資料、視頻錄像等地理素材,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利用課外活動時間,我還教會學生掃描、改圖、下載、編輯等基本技能,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讓他們積極參與到我的素材庫的建立,學生也品嘗到了創造的樂趣。
5.有利于資源共享,提高資源利用率。地理素材本身有著它的通用性,尤其是那些普遍性的素材,可以各學科通用;同一學科不同章節也可反復使用;一些優秀的素材還可以發送到互聯網上,讓更多的用戶使用,這提高了教學資源的利用率。
6.有利于制作出實用的教學課件,提高教師制作課件的效率,突出教師的教學特點。素材庫建成后,教師就可根據自己的教學設計從素材庫里選取相應的素材,以編輯、制作出實用的教學課件。這樣編制出來的課件能把教師本身的教學經驗融入進去,充分反映每一位教師自己的教學特點,而且內容更新,針對性更強,實用價值更大,并且教師可以隨時根據所教班級的學生特點,對課件內容進行修改、補充或刪除。同時,這種自制課件可使教學資源的利用更為充分,使教學更具開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