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晶
〔關鍵詞〕 鋼琴作品;特點;風格;創作
背景;技巧;演奏
〔中圖分類號〕 G642.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
12(B)—0026—01
鋼琴是律制不同于中國民族樂器律制的西洋樂器,中國鋼琴音樂由于在鋼琴上演奏,不同于中國傳統的音樂。在中國音樂文化獨特的風格和體系下,中國鋼琴音樂的創作顯示著兩種文明交融帶來的文化內部的斗爭、沖突、融合。中國風格的鋼琴演奏多追求整體美、和諧美、人情美和哲理美。
一、中國鋼琴音樂創作的特點
中國鋼琴音樂創作有以下三個特點:
1.民族調式融化或滲透到傳統功能和聲之中,削弱功能因素,只保持其骨干的布局,在細部上運用其他平行的或半音化的或非三度疊置性的因素。
2.強調調式體系半音化,以多調式、多調性或某種調式、調性為基礎,帶有民族特點,在自由十二音的框架中保持某些調式或調性的特征。
3.包含有許多西方樂曲中沒有的彈奏技術和音樂表現手法。
二、了解樂曲產生的創作背景和風格是演奏好中國鋼琴曲的前提條件
從創作題材來看,中國鋼琴作品大多數是由中國古曲和器樂曲改編而成的。如,《二泉映月》《梅花三弄》《百鳥朝鳳》《陽關三疊》等。因此,在讓學生彈奏鋼琴曲前,教師要讓學生了解該曲目產生的背景以及感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比如,在彈奏鋼琴曲《梅花三弄》前,就要讓學生了解該曲目的背景資料及現有的音響資料、嗩吶曲《百鳥朝鳳》的實際演奏效果……這樣能使學生對聲音概念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另外,還要讓學生對作品中模仿的樂器有更多的了解。這樣,在演奏時,就會表現得更加生動、準確。比如,彈奏《百鳥朝鳳》前,要引導學生了解嗩吶是怎么回事,讓他們找唱片仔細聽。再比如,鋼琴獨奏曲《多耶》的構思源于“多耶舞”。學生彈奏前,教師就要讓學生了解“多耶”是侗族民間的一種古老的對歌舞蹈,分有祭祀性的“耶堂”和娛樂性的“耶雕”兩類。一般是由巫師一人領唱,眾人舞蹈或巫師領唱,眾人相和。只有學生了解了這些之后,才能將作品的質樸的主題、躍動的節奏、豐富的情感和清晰的節奏層次準確地演奏出來。
三、演奏中要特別注重運用不同的觸鍵技巧演奏出豐富的音色
彈奏中國鋼琴曲目對培養學生的樂感和音樂表達能力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但彈奏好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從技術角度看,中國風格的鋼琴音樂在演奏時有其特殊的要求。首先,由于中國音樂大都采用五聲調式,無論是演奏音階還是琶音與演奏歐洲大小調在指法上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要彈好中國鋼琴曲,首先指法就必須經過專門的訓練。其次,調性的明確與模糊,雙調性、多調性以及無調性的和聲的運用都是有別于西方鋼琴音樂的。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模仿民歌的演唱或民族器樂的演奏,為掌握中國鋼琴作品中調式、調性的特色打基礎。最后,中國鋼琴樂曲中有很多裝飾音和疊加音,這些也要經過專門練習才能掌握。因而,在演奏時需要有敏感的音色變化,把不同樂器的暗淡、高遠、虛實的音色把握好。比如,改編曲中的裝飾音問題,在不同的作品中有不同的彈法,通常是由裝飾音所模仿的民族樂器的特性及音樂的內容來決定彈法,在同一首作品中相同的裝飾音也有不同的彈法。比如,儲望華根據民間藝人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改編的同名鋼琴曲,在演奏上就有多種潤腔技法。引子中,要求有深沉的意境,旋律上要求連貫和委婉。因此,彈奏時就可以采用同指或異指連音,換指時輕輕、慢慢地放到琴鍵上,產生兩個音互相粘連的效果,還可以根據二胡運弓的變化以及反復吟唱時行腔的要求來決定彈法。
總之,學生從學習鋼琴的開始階段,就應多彈一些中國鋼琴作品,讓他們從彈奏技巧上,從音樂風格上,逐步感受到中國鋼琴音樂的藝術魅力,逐步培養他們彈奏中國鋼琴作品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