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葉子路
據法國《論壇報》網站報道,法國海關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法國11月份的外貿赤字居高不下,達到62.47億歐元。去年前11個月,累計外貿赤字達524.66億歐元,遠超過了2007年同期的357.46億歐元的官方數據。為減少貿易赤字,法國商業界已經采取了多種手段來降低貿易成本,增加出口收益。據報道,法國部分時尚品牌和大型供應商開始拋開中國,轉而選擇更近的國家進行成衣制造和原材料采購。
據法國《費加羅報》7日報道,老佛爺百貨商場副總經理米歇爾·羅洛在馬賽參加“歐洲——地中海”時裝洽談會時預判,在離開70年之后,老佛爺將重返北非,它將在卡薩布蘭卡開辦一家1.3萬平方米的分店。目前法國老佛爺店里95%的成衣原料是在亞洲加工生產,羅洛表示今后要在亞洲和地中海沿岸國家的供貨商中重建平衡。羅洛表示,該集團正在地中海沿岸國家尋找有能力生產高檔精制時裝、附加值高,而且生產周期又短的供貨廠商。有服裝業的商業咨詢師提出,商家需要隨時關注消費者口味的變化,這種供貨要求提出已久,但是始終受到的重視不夠,而在金融危機時期,該種要求變得更加迫切。
家樂福集團紡織品采購負責人加迪奧爾表示,今后家樂福銷售的成衣不會全部從亞洲進貨,家樂福將保持60%從亞洲進貨,剩下的將在地中海沿岸國家小批量生產。加迪奧爾認為,中國由于工資上漲其吸引力已經降低,而且中國自己的工廠也在外遷至其他亞洲國家。此外,美元近20%的升值使得供貨商壓力增大,他認為距離法國近的地區便于庫存管理。法國馬賽GilClaude集團的董事長阿馬爾也認為,歐洲企業對供貨商選擇上的回歸是一種趨勢,他指出,兩三年以前,他的客戶紛紛轉向亞洲尋找成衣供貨商,但現在出于金融危機的壓力和就近出貨的需求,這些客戶又重新回來了。 ▲
環球時報2009-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