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勇 王洪亮 劉良源
200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建立“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和“一大四小”造林綠化工程建設,是江西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歷史意義的兩件大事。“一大”就是森林覆蓋率從現在的60.05%提高到2010年的63%。“四小”就是抓綠色通道(機耕道、公路、鐵路)造林綠化,鄉村庭院園林建設,工業園區基礎設施造林綠化,湖泊、溪流、溝渠堤岸造林綠化建設。這是繼全省完成林權主體改革后,林業建設又一次實行“一邊倒”的工程。2008年新植造林22.52萬hm2和補植造林13.33萬hm2及33.33萬hm2毛竹竹腔施肥。義務植樹4.25億人次,植樹20.63億株。建立各級領導干部造林示范點1643個,累計植樹49.8萬hm2。“白天見不到村莊,晚上見不到燈光”的形象預言一定能夠實現。
1 實施“一大四小”造林綠化工程的重大意義
1.1迎來了江西林業建設新的里程碑
實施“一大四小”造林綠化工程建設是機制創新,是將2004年實行山區林權改革的經驗引入平原林業造林綠化,搞活綠化用地經營權。對集體所有的機耕道、溝渠堤路等可綠化用地,通過拍賣、租賃等方式,進行依法流轉,落實造林主體的造林綠化工程建設,是江西林業建設迎來了繼造林滅荒、林權改革之后的第三個里程碑,是實施山上、山下全面造林綠化聯動的新思維,是打造綠色生態江西的新舉措。
1.2 改善了人居環境
農民普遍認為,栽了樹就是好,起碼夏天上山勞作,山下耕地,無論走到那,有樹遮蔭,曬不到太陽,還能遮風避雨。人走到地頭,看到林成網,田成塊,溝渠、道路兩旁樹成行,這是田園詩意般的感覺,勞動也就不覺得累。還有樹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人會延年益壽。
1.3間接地保護了山上的森林資源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特別在偏辟的農村,木柴仍然是廣泛的燃料,收獲的木材81%被當作燃料使用。按1個4口之家每年平均消費4m3的薪材推算,2007年,全省鄉村600多萬農戶要消耗3287萬m3薪材,占全省活立木蓄積量35357.2萬m3的10.8%。在農村庭院種的果樹、風景樹,每年的整枝修剪更新可產生0.8~1.5 m3/戶的薪材,全省就可節約木材657萬m3,相應減少了山上林木資源的消耗。
1.4增加了工業原料
在城市、鄉鎮、農村以及基礎設施、工業園區綠化工程建成后,每年的衛生伐、疏伐都會生產大量的木材產品,特別是在機耕路兩邊栽的楊樹,只要土水肥條件適合, 3~5年,樹高長到7m,胸徑可達20cm以上(0.22 m3/株)。萍鄉市2008年全市栽種楊樹39萬株,按成活率90%計,有35萬株,每株產0.22 m3,全市就可生產77.2萬m3木材,大大增加了工業原料的供給。
1.5可增加經濟效益
在城鎮鄉村栽種用材綠化樹種,其嫩枝和葉片可提供牛、羊畜牧業發展的粗蛋白質飼料。
桃、李樹的樹皮含有生物堿,可用來制作醫療用藥;果樹、油茶等經濟林木,是農民致富賺錢的樹種。如南康縣潭口鄉一農戶利用房前屋后種植“蔡家柚”,其中1株產柚子800多個,商品率達85%以上,僅這一株柚收入3000多元。
1.6可保護生物多樣性
在農村的庭院栽種某些稀少的植物,同森林比起來,能夠為生物保護提供更好的環境條件,也可能產生新的品種變異,如椪柑是由寬皮桔和紅桔自然雜交而成,油桃是由桃和李自然雜交選育而成。
此外,20世紀80~90年代我省濱湖地區,在田埂上栽植池杉、落羽杉,吸引了很多的蜘蛛安家落戶,幫助農民消滅水稻害蟲,促進了糧食的增產豐收。沿河岸、溪流生長的樹木也為魚類和水生貝類提供了產卵場所,并因樹木的遮蔭限制了水生植物的生長,從而減慢了水體富營養化過程;并同樣擔當了野生動植物的“走廊”作用。
1.7可防治水土流失
土壤流失的速率現在已經遠遠超過了其自我恢復的速率。“一大四小”鄉鎮農村造林綠化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據資料顯示,2008年全省完成水土保持24萬hm2,比原計劃超額完成2.7萬hm2。其中采用林業生物工程措施水土保持20萬hm2,占總量的83%,可見樹木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2 存在問題
任何一個新生事物的成長,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綠化工程也不例外。譬如適地適樹的問題,有的楊樹栽在不適宜生長的土層淺薄的石灰巖上;香樟移栽未帶土球,會降低成活率的問題;道路行道樹過密的問題;鄉村農戶庭院栽種觀賞樹種和果木經濟樹種搭配,發展庭院經濟的問題;適時監督檢查指導和及時返工的問題等等。還有待實踐中加強領導,跟蹤服務,力求又好又快圓滿完成工程建設任務。
3 建議
3.1盡量做到胸中有數
2008年是實施“一大四小”工程建設的頭一年,江西本土化培育的苗木供不應求,2009年各地要根據本地的實際,盡快作出“一大四小”規劃,根據規劃,合理安排苗木生產。省林業廳在2008年,就已組織300多戶育苗大戶進行了培訓,超前部署了平原造林苗木培育工作。
3.2盡量做到適地適樹
農業“八字憲法”提到的“土、肥、水、種、密、保、管、工”八個字,土是排在第一位。再說每一種生物都有他固有的生物學習性。例如,楊樹是喜濕植物,習慣栽在機耕道、溪流河旁,才能發揮它的優勢。
3.3要遵重農民自己的意愿
我省有600多萬農戶,每戶的房前屋后都是發展庭院經濟的最佳場所,也是家庭成員平常生活與活動的主要場所。在工程實施中,不要千遍一律強求統一栽什么樹,多傾聽農民朋友的意見。如在庭院里栽果樹等經濟林木,一能增加植被覆蓋度,起到綠化美化改善環境的作用;二能通過澆水施肥、整形修剪,觀花品果,鳥語花香,既豐富工余生活,又增進身心健康;三能開展小科技試驗,極有利于應用高新技術和引進名特優品種。這就要求各地苗木供應商,及時搭配些果樹和經濟苗木。政府在苗木價格上應給予一定的補助。2008年萍鄉市安源區在工程建設中,除完成省里調撥的揚樹苗木外,自己還調供了光皮樹、柚子、柑桔、板栗等多種果苗120多萬株。滿足了農民朋友的需求,極大地推動了農村庭院經濟的發展。
3.4礦山植被修復不要遺忘
我省的礦業開發,特別是贛南稀土、鎢礦等有色金屬礦產的開采,為國家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但遺留下來的矸石、尾砂堆成小山數座,這些礦渣是水土流失的源地。建議各地黨委政府應把礦山植被修復納入“一大四小”工程建設規劃之列,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喬、灌、草一起上,進行綠化造林。
3.5還需繼續加大宣傳力度
從調研接觸的人群中,很多人不清楚什么是“一大四小”,其二,造林綠化雖則是由林業部門實施,但造林綠化的成果是全社會共享的,人人都要呼吸新鮮空氣,都想有一個舒適的生產生活環境。“一大四小”工程建設正好滿足了大家共同的需求。建議各級黨委政府、宣傳部門要主動宣傳黨的中心工作,林業部門更有義務主動組織、宣傳、指導廣大群眾參于“一大四小”綠化工程建設的全過程。
3.6強化組織領導
林業生產是長期的、復雜的、多變的林事活動,牽涉到千家萬戶,牽涉到社會各行各業。春季栽下的苗木,要待秋旱后才能驗證成活與否,死了的次年要補上。苗木成活了還不能算,還要看頭三年管護得如何。過去每年的義務植樹也栽了很多,可就是后期管護未跟上,造成損失不少。所以,建議各級政府成立的“一大四小”工程領導小組和各業務聯系單位工作組,至少5年內不能撤。要長抓不懈,每年要定期檢查4次(春、夏、秋、冬)按照獎懲制度嚴格執行,決不含糊。
(收稿:2009-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