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斌
浙江省玉環縣現有水果面積5057.8hm2,其中玉環柚為3162.3hm2。水果正常年份產量為7.9萬t,玉環柚產量為4萬t,占水果總產量的50.6%,產值超億元。水果生產是玉環縣農業經濟的支柱產業,但由于管理較粗放,病蟲害發生嚴重,果農盲目用藥、濫用激素現象較普遍,病蟲害抗藥性上升,果品農藥殘留超標,品質下降,已影響到人們的食用安全和農民的經濟收入。為了有效地解決果品中農藥殘留、重金屬污染等問題,加強農藥的管理和使用,大力推進無公害果品的生產和發展,已刻不容緩。
1 農藥管理和使用存在的問題
1.1農藥市場執法不嚴,管理混亂
玉環縣現有農藥店100多家,農藥市場極不規范,管理混亂,無證農藥、禁用農藥時有上柜。農藥管理執法力度不強,執法檢查不規范,農藥經營無章可尋,致使不法農藥經銷商有機可乘。
1.2禁用、限用農藥標準不一
浙江省對禁用、限用農藥標準不一,沒有明確的可執行標準,不但給不法農藥經銷商創造了有利條件,導致他們銷售假冒、偽劣、禁用等農藥;而且果農對禁用、限用農藥心中也沒有數,盲目用藥,果品農殘嚴重超標。
1.3對生產無公害果品宣傳不力
在廣大果農心中,認為能防病治蟲的農藥就是好農藥。在生產無公害果品的宣傳上力量還很薄弱,果農對無公害水果沒有概念,仍有個別果農還在果樹上使用甲胺磷等劇毒農藥治蟲的現象。
1.4盲目用藥現象十分普遍
由于前幾年果園的粗放管理及自然災害(凍害、臺風等),使果園病蟲害發生頻繁,果農防病治蟲心切,盲目用藥普遍,隨意選用農藥或增加用藥次數,造成果園生態受到破壞。
1.5村級配藥站人員素質不高
由于部分果農文化素質低,尤其是水果專業村,其水果病蟲害的防治是靠配藥站人員給配的;而玉環縣的村級配藥站人員自身素質不高,對水果的病蟲防治也是一知半解,受利益驅動,亂配藥現象時有發生。
2 具體解決措施
2.1加強領導,強化管理
水果無公害生產的實施涉及單位多,技術要求高,工作難度大,因此要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切實加強領導,搞好規劃,落實管理責任,制訂詳細的實施計劃,做到計劃落實到人,措施落實到戶,成果落實到產品。
2.2抓好典型,加強宣傳
應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建立示范地,做好病蟲監測,確保各項技術措施落實到位,把示范地建設成為各級的培訓基地和推廣的樣板。加強對無公害生產的宣傳,使廣大農戶自覺做到科學用藥,合理用藥,杜絕高毒、高殘農藥的使用,促使無公害生產的順利實施。
2.3加大農藥監管力度,規范農藥市場
要積極創造條件,加快農藥檢測機構的建設,培訓農藥監督人員,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加強果品農藥殘留的檢測和管理,建立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系,健全農產品現場檢測、自我檢測、監督檢測三大體系和質量檢測中心,并實行安全農產品認證制度和標識管理。進一步加大對假冒、偽劣、禁用及“三證不齊”等農藥的查處力度,規范農藥市場。
2.4建基地,創名牌
選擇無“三廢”污染的果品生產基地,因地制宜地建設無農藥污染的果品生產基地。如玉環縣漩門灣觀光園中的水果基地,楚門鎮澎宅村的楊梅基地,苔山、紅沙、長嶼等場的文旦基地都有條件成為無公害生產基地。只要嚴格按照浙江省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實施,實行標準化管理,完全可以創建一批有地方特色的無公害名牌果品。
2.5立足當前,切實抓好病蟲防治工作
加強水果病蟲發生的預測和防治技術的研究,提高病蟲測報的準確率和病蟲測報信息的時效性,健全測報隊伍,改進測報技術。逐步建立預警體系,提高預警及防災能力,切實抓好病蟲防治工作。要堅持“可持續發展”和“綜合治理”原則,協調農業、生物、物理、化學等防治方法,做到科學安全用藥、交替用藥,以延緩抗藥性的產生,達到提高防治效果。
2.6加強培訓,強化服務
加強對農技人員和鄉村配藥站人員的培訓,提高業務素質,提高技術普及率和到位率;積極探索市場化的運作機制,加速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健全和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
2.7加快標準化建設,健全農藥標準
要以農業標準化建設為中心環節,制定完善的安全農產品標準體系,包括農產品生產基地標準、農產品加工標準和市場準入標準及農藥使用標準,使禁用、限用農藥有統一的標準可執行,使不法農藥經銷商無機可乘,加大對假冒、偽劣、禁用農藥的執法力度。
(收稿:2009-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