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了電腦的關閉鍵,我深深地吸了口氣,然后從六樓上走下只有我一個人夜晚在里面睡的宿舍大樓。院子里,壩子里,河邊,公路邊,街道兩旁的草坪上密密麻麻地排列著花花紅紅的防震棚,看不見邊兒,是居民自己搭建的,晚上都在里面睡。門衛說,你真的不怕?我苦笑了一下算是回答。兩易其稿,加上修改,我的這個中篇小說終于歷經半月,在數次的余震中在數次的心驚膽戰中完成了,其中6.1級和5.6級、5.1級三次的較強余震發生時,我都正坐在六樓書房里的電腦前寫著這篇對我的情感和心靈很重要的小說。桌子和電腦搖晃時,我睜大眼睛看著它,心里想該不會吧!我就這樣堅守了十五個夜晚,當然還得堅守下去,因為只有晚上我才有時間回到我親愛的書桌前來。
地震發生后,報社記者都被召集到市委草坪臨時的簡易辦公點緊急待命,然后是跟隨市領導火速奔赴災情最嚴重的什邡和綿竹一線。災難慘狀毋須我多言,全世界都知道。我想說的是地震做的最缺德的事情是它殘害了那么多的學生,哪怕它早十分鐘,學生沒有進教室,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他們是這次地震的最大受害者。當天下午我到了被壓了八個班的什邡市洛水中學,樓房還在余震中垮塌,那些學生的尸體就掛在殘墻的鋼筋上,卡在水泥板的空隙里,這是多么慘的事情!怎么能不叫人慟哭呢!這樣的慘劇就發生在陽光下。我的老家在什邡,前年我才從什邡電視臺調到地級市報的。我又到了災情同樣嚴重的龍居小學和紅白中學,我的三弟的女兒十四歲的紅霞也被壓在紅白中學垮塌的教學樓下。從深山里的村莊逃出來的我的弟妹告訴我那里面已成了廢墟,所有的電站、風景區、廠礦都被湮沒了,村莊沒有了。
那天晚上,我就坐在六樓上,老婆見勸不了我,下樓去了。我坐在電腦前不能平靜,這幾天的目擊閃現眼前,還有我的家鄉——青牛沱山村,我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六年,那是一個沒有受到任何工業污染的深山,森林保護使生態更好。透過血腥和淚水,我看到的是人內心深處的東西,使一個倔強而優秀的民族生生不息了五千年的不會因為惡劣的環境和災難改變的東西,它深藏在我們的靈魂深處,一旦風云變幻,這些閃閃發光的東西就會使一個種族拋棄所有的恩怨情仇,從每一個人的身體里脫穎而出,用強大的力量和溫暖驅逐陰霾。
小說不像其他文體以更直接的方式直擊現實,立竿見影,我所理解的小說就是從小處著手,像螞蟻潰堤,海底撈針。作家就是一個苦行者,一輩子做著也許永遠也沒有可能實現的事情,默默地堅守著自己的內心,又把這種堅守不斷過濾,不斷純凈,然后雕刻在他的作品里,夢想喚醒別人的堅守。像深山里凋謝的花朝朝暮暮無人賞,如暗河的深流里銀色的魚歲歲年年無人識。許多時候,在厚厚的書本里,在蕓蕓眾生中我都在想,或許一個小說家的一生就是深山里的一朵花,凄風苦雨,電閃雷鳴,它的花蕾依然要開;是暗河里的一尾魚,潮漲潮落,冰凍三尺,春水漲了,它毅然在快樂地游弋。這就足夠了,但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盡力吧!
因為我們的秉性就是在一種精神里頑固不化地堅守!
【作者簡介】鐘正林,男,1965年生于川西古鎮方亭,1970年隨父母下鄉至什邡縣鎣華山青牛沱山區二十余年。1983年高中畢業后回青牛沱山區務農,后任民辦教師,先后在報紙雜志上發表大量詩作并獲獎。1992年被招工到縣電視臺做記者,2006年開始發表小說,已發表中短篇小說多部(篇),著有長篇小說《暗右》、《流水》等四部(未出版),詩集《太陽在世》獲第四屆四川省文學獎。現供職于四川德陽市《德陽日報》社,中國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