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詩琦
今年正月初四,我和爸爸媽媽去外婆家玩,正巧那晚要舉行一年一度的燭燈會。知道了這個消息,我非常興奮。
夜幕降臨,萬家燈火照亮了美麗的小山村。隨著“砰”的一聲禮炮響,人們陸陸續續地拿著木板燈籠到一個開闊的空地上集合。看到那一盞盞精致的燈籠,我和弟弟迫不及待地沖到外婆家里,提起外婆特地為我們制作的小燈籠,跟著大部隊跑到空地上。這時空地上已聚集了許多人,我走近一看,每個人拿著的木板上都有一對紙糊的燈籠,它們鑲嵌在點著蠟燭的木板上。木板的兩端各有一個圓洞,其中一端插著一根帶栓的木棍,它是起連接作用的,只要把你家的木棍插進我家的圓洞里,這樣家家戶戶的燈籠就連成一條長龍了。我仔細看去,發現燈籠上的圖案五花八門,“鴛鴦戲水”“雙龍戲珠”等,文字也是各不相同,有“一帆風順”“風調雨順”等。
第二聲禮炮響起,大伙兒立即把帶來的燈籠連接在一起,組成一條“火龍”。第三聲禮炮打響后,長長的“火龍”就開始出發了。“咚咚”的鑼鼓聲響徹整個山村,山村頓時變得熱鬧起來。長長的“火龍”沿著崎嶇的小路蜿蜒前進,它一會兒向上攀升,一會兒向下奔跑,一會兒在平坦的小路上蛇行前進。我們小朋友提著小燈籠,踏著鼓點,興高采烈地走在“火龍”的兩邊,這些五顏六色的小燈籠像閃亮的星星,又像是“火龍”身上閃閃發光的鱗片,美麗極了。
多么有趣、熱鬧的燭燈會呀!這一盞盞燭燈象征著人們紅紅火火的生活,更寄托著人們對美好明天的向往。
(指導老師 官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