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彥爭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小學語文課堂學生質疑的關鍵在于教師有效的激發與引導。
一、引導學生質疑,首在創設寬松的氛圍
“學起于思”,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學生思維活躍的表現,也是學生勤于動腦,勤于思考的表現。引導學生質疑首要前提是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悅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平等的心態對待每一位學生,以親切的微笑迎接每一個提問,以寬厚的胸懷容納每一個幼稚無理的問題,為學生提供了質疑的最佳環境,為每一個敢問不會問、會問不敢問的同學解除了后顧之憂。
二、引導學生質疑,貴在培養質疑的興趣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善學者,“疑”將貫穿其學習的全過程,教者要善于引導學生質疑、釋疑。從而引發學生學習探索的內驅力,培養質疑的興趣和能力。
如在教學《我的戰友邱少云》時,有學生在自主學習后提出異議:“敵人與邱少云他們隱蔽的戰溝相隔只有六十多米遠,又是居高臨下,邱少云著火啦,即使他隱蔽得很好,棉布著火也會有焦味。敵人為什么聞不到,發現不了呢?這根本不可能。”此時,老師給予提問的學生充分的肯定,并在課后師生共同查閱資料,使學生獲得了滿意的答案。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求知欲,使課堂探求氣氛極濃;又讓學生學到了教師尊重知識、嚴謹治學的科學態度。
三、引導學生質疑,重在質疑的方法指導
學生在質疑時,往往無從下手,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質疑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學會質疑,形成能力。可以讓學生了解質疑的范圍,比如:生字、詞語的選用,文章的主要內容,材料的選擇,作品的構思、主題等;可以在難點處質疑,困惑處求疑、在關鍵處求疑,尤其是在無疑之處能求疑;還要告訴學生要想提出問題,提出好問題,就要熟讀課文,熟讀才能深思。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教師參與,小組討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不斷的實踐中提高質疑能力。
四、引導學生質疑,還須積極妥當的評價
及時而有效的評價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它是一種催化劑,能使學生產生情感體驗,品味到成功和被老師賞識的喜悅,從而煥發出更大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的評價是教師啟迪學生智慧,開掘學生潛能的一種藝術。學生開始質疑時,所提的問題不可能全部是有探究價值的。教者既要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和質疑欲,同時也要進行及時妥當的評價指導,提高學生的質疑質量。
總之,引導學生在課堂中的質疑釋疑,需要我們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質疑釋疑氛圍和平臺。關注學生的質疑興趣,重視平時質疑能力的培養與訓練。讓學生在與文本個性化對話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努力提高對文本作判斷及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闡發、評價和質疑的能力。
作者單位:河北省深澤縣大直要學區大堡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