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小華
學生是敏感的,但又常常說不清楚,他們對自己是“行”還是不“行”的判斷往往不是通過自身的感受,而是通過老師、父母、同學的評價而確立。因此,學生能得到正確的評價,對學生來說至關重要,它甚至能決定學生朝什么方向發展。
一、新理念的評價
1.什么是評價。評價是主體按照一定的標準,對客體的價值進行判斷的過程。主體是判斷者,即老師,客體是被判斷者,即學生。
2.傳統評價與綜合性評價的區別
A.功能上:從注重甄別與選拔到注重發展。
傳統評價:注重選拔,選拔適合教育的兒童。結果是犧牲了大部分學生。綜合性評價:它是全面的評價,了解學生發展到什么程度了,還有哪些潛力,實現了評價的激勵作用。
B.內容上:由注重學業成就到綜合素質的考查。
傳統評價:學生學到什么?綜合性評價:學生是否學會了學習、學會了生存、學會了合作、學會了做人……
C.手段上:從強調量化到關注質的分析與把握。
傳統的評價:以量化的方式描述、評定學生,把學生的進步、努力泯滅在抽象的數據中。綜合性評價:體現多元化評價,有紙筆測試,課堂行為記錄,項目調查,書面報告,作業面試,小制作。
D.角度上:從關注結果轉向對過程的關注。
傳統的評價:只要求學生提供問題的答案。綜合性評價:注重答案的思考推理與假設的過程及如何應用證據。
E.主體上:由被評價者從被動接受評價轉向主動參與評價。
傳統的評價:學生是被評價者,不得不接受,自己不評價自己。綜合性評價: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可以對他人的評價發表不同意見,可以申訴。
二、過去評價的弊端
1.學生不能出錯。課堂回答問題錯了不讓坐下,或受到批評,導致學生不敢大膽發言。
2.沒有成功的評價。考試必須得100分,得90分家長不滿意,這次考第一,下次考第二就說該學生退步了,不用功了……
3.重選拔,輕鼓勵改進。新課改的核心“一切為了孩子的發展”,不是只看見了幾個尖子生,要注重鼓勵中差生,使他們看到自己的成績,看到自己的與眾不同。
4.重視結論輕視過程。對學生的評價重點放在考試卷子上,成績高就是好學生,反之就是差生,期末評語千篇一律,那些客套話,放在哪個學生身上都行,不體現個性,忽視被評價者的努力與進步。
5.注重學習成績,輕視全面發展。學習成績是主要的,很多孩子學習成績不高,但值日呀,幫助別人呀……都表現得很積極,品德很高尚,但成績不好就不是好學生。再有就是忽視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
6.重視紙筆測試,輕視動手操作實踐能力的測驗,或者根本就沒有操作檢驗。
7.注重教師評價,輕視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之間評價和家長評價。
8.還有一些現象直接影響學生的正常發展。
A.把缺點夸大,優點不說。
B.拿差等生短處與優等生的長處比,把差生比的一無是處,他還怎能有信心超越優等生。
C.當他人的面訴訓學生,造成難堪的場面,損害學生的自尊心。
D.糾住過去的錯誤不放。
三、教師評價具有極大的力量
教師能讓孩子們活得愉快或悲慘,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啟發靈感的媒介。教師無意的一句話,盡管是善意,也可能會給孩子的一生留下不可挽回的后果。當學生看到的是教師以和藹的微笑面對著自己時,即使他學習非常落后,也會覺得學習還是很輕松的。如果我們的評價對學生的壓力太大,學生就會有不安全感,導致學生害怕別人發現自己的“不好”,害怕真實地暴露和面對自己的過失,甚至為此說謊、編造成績等。另一方面,更有很多學生因為評價暴露了自己的過失而失去尊嚴,受到懲罰,甚至就此失去信心。因此無論是在學生對課文內容提出質疑或發表個人見解時,還是學生們就某一問題展開討論時,教師應始終十分隨意地,以一個普通的參與者的身份參與其中,以自己的經驗和經歷,豐富學生的思考,同時也在暗中適時地引導學生的思維和話題的走向,使討論更加焦點化。
給學生以激勵性評價并不是停留在口頭或在需要做時才做一種點綴,而是需要滲透在教師的教育思想中,落實在教師日常的教學行為中。當教師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已成為不需要教師刻意去提醒自己做的時候,新課程所倡導的民主教育思想才算是真正深入到了我們的教育之中。
四、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
在強調教師對學生學習狀況進行評價的同時,更應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讓學生自我分析,自我評價,對目標的達成做到心中有數。在實踐中,讓學生把自己的評價感受記錄在每一副作品、作業的背面及活動日記上。評價的方式可以用文字表述出來,還可用簡單的畫面反應,還可給文字周圍加上一些美麗的邊框。一個學期下來,自我評價日記變成一本自我畫冊時,那一種不能言表的喜悅之情會流露在學生的臉上,讓人激動。
五、引導學生之間互評
對學生的作業評價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教師在作業中指出學生的缺點,遠不及同學們互評中,自己認識改正更見效果。學生相互觀察、相互比較作業中可以相互借鑒、相互促進。在每節下課前組織好三到五分鐘的時間進行互評。學生拿著自己的作業或作品在教室里轉一圈,讓其他學生欣賞,然后引導進行互評。也可將作業作品貼在黑板上,或實物投影展示。鍛煉學生觀察思考和語言表達的能力。可以使學生懂得贊美和欣賞別人,相互促進發展,并學習他人的優點,激發他們積極向上的精神。
新課改強調學生的整體發展,而不是僅僅關注學業目標,我們要讓學生不僅學會學習,學會生存,還要學會關心。這一點就明確了我們要重視學生的態度,情感及價值觀的培養。這些,跟日常多元化的評價是離不開的,只有恰當的選擇評價方式,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單位:遼寧阜新海州區濱河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