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娟
江澤民曾經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生存、發展與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能創新,就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就難以興盛,就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創新能力既是民族和社會富有生機和活力的條件,也是民族和社會文明發展水平的標志,更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象征之一。因此,我們必須結合學科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一、發揮政治學科功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人們根據一定目的,運用已有知識,通過思維活動,產生新認識,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創新能力是一種思維的智力活動,新穎獨特是它的本質特征。創新能力是一種高層次的心理品質,主要包括創新精神、創新思維能力和創新個性品質三個方面。
現在的政治教材變得越來越薄,越來越簡單,但考試內容卻并不簡單,這就要求教師要學會挖掘政治教材中所隱含的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精神是指人們從事創造性活動的愿望與態度,包括創新意識和創新動機兩個方面。創新意識來自質疑。“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只有善于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人才能產生創新的沖動。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鼓勵、啟發、誘導學生多提問題,多質疑,因為提問題是一個人從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觸角,是創新意識的具體體現。
二、優化政治教學過程,發展學生創新能力
1.在政治教學中培養觀察能力
觀察是認識事物的基礎。觀察能力是發展學生認識能力的基礎,也是構成學生創造力的始發因素。現在在政史開卷考試中,漫畫題是一種易出的題型,要想做好漫畫題,必須要有很好的觀察力、理解力。這就要求在教學中多加注意。
2.在政治教學中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培養發展創造性思維,設計把學生引入教學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講解應是對學生思路的開拓,對學習方法的指導,教師對學生針對某個問題啟發思維時,切忌過早評價或越俎代庖,否則會使學生產生依賴心理,限制思維的展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鼓勵學生發表獨特見解,發展求異思維。
3.在政治教學中培養想象力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識的源泉。”
(1)豐富學生表象,積累想象的素材。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教學圖片及學生的情感體驗來發展學生的觀察力。當他們積累了比較豐富的表象之后,想象能力便會逐步得到發展。
(2)陶冶學生情操,激發想象的動力。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創設一定的教學情景,只有這樣才能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撼和情感共鳴,從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4.在政治教學中培養創造性學習的興趣
師生間加強情感交流,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課堂教學是政治教學的主要渠道。因而,課堂教學應豐富多彩,形式靈活多樣,要有幽默感,有笑聲,有爭議,有探討。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控者,要善于創造一種氛圍,讓學生始終處于一種情緒狀態之中,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并積極主動地投入進去,動腦思考問題,動口表達自己的觀點,使他們通過自己的參與感受到自身的力量所在,體驗創造性學習的樂趣。
三、改革政治教學方法,訓練學習創新能力
1.創設問題情景,激勵學生質疑問難
政治教材比較枯燥,必須激趣設疑,導入新課。學生對提出的問題,感到新奇又難以理解,從而激發他們的思維,這樣帶著問題學習,效果更佳。
2.打破傳統思維定勢,培養思維靈活性
思維定勢是妨礙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最大障礙。為克服思維定勢,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逆向思維、求異思維、發散思維、聚合思維、直覺思維、想象思維并用,力求求異求新。應提倡讓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決同類型的問題,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作者單位:河北省樂亭縣大相各莊鄉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