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蓮
創新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作為思想政治課教師,必須解放思想,大膽革新,努力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一代新人。那么,如何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一、鼓勵學生求異,培養創新思維
傳統教育對學生缺乏寬容民主的教育思想,把學生的種種奇思妙想、幼稚的發明、愚蠢的表現、令人尷尬的做法斥之為“異端”或視為“洪水猛獸”,嚴重地壓抑和扼殺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感,澆滅了學生創造的火花。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必須鼓勵學生求異,為學生提供暢所欲言的條件,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這樣學生才能說話、敢說話。學生雖然有標新立異、新穎獨特的一面,但也往往有不完整、甚至錯誤的一面。教師要積極鼓勵,善于捕捉點滴的可取之處,千萬不能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發揚教學民主,允許質疑,鼓勵求異,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重視學生實踐,培養創新能力
思想政治課理論性強,只有重視實踐,學生才能不斷獲得和領會理論知識;才能學會觀察生活、觀察社會的能力;才能學會分辨是非、善惡美丑的能力;才能學會結合生活和社會實踐進行獨立思考,把死讀書、讀死書轉變為會讀書、讀活書,使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
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必須延伸課堂教學,把課外實踐活動有機地納入教學活動中,構建一個立體的課堂教學體系。如在講“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時,讓學生調查未成年人的輟學情況,并針對我國目前未成年人輟學情況嚴重的現實,提出采取什么措施來控制輟學?學生根據調查的具體情況進行了創造性的思維,提出了許多措施,這些措施五花八門,各具特色,頗具新意。總之,學生的社會實踐總是不斷發展的,有充分創造力的,思想政治課要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和社會實踐,學生才能獲得創造能力的培養。
三、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創新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某一個問題、某件事感興趣,就會調動其學習積極性。那么,應如何激發興趣,培養創新意識呢?
首先,感性材料是激發學生興趣的重要途徑。教師依據思想政治學科的理論和教學目標的規定,通過社會調查、實踐、觀察等多渠道提供給學生豐富的感性材料,增加學生的親身感受。但是必須注意:教師選用的材料應具有新穎性和時代性。其次,激勵學生的創造動機。中學生好奇心強,教師要善于挖掘學生創造活動的動機。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創造動機。
最佳途徑有:(1)教師創設情境(如巧用漫畫、小品、詩歌、諺語、成語、電化教學等)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境,給學生一定的課題,學生依據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2)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課的教育性和思想性的特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創造動機,如:校園拒絕邪教,要在學生中進行什么教育?
因此,每個學生都具有創新的潛能,思想政治課教師只有不斷更新教學觀察,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藝術,為學生營造有利的學習環境,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勞動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