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淑英
在數學學習中,學習努力、成績優秀的學生我們通常稱為“學優生”。學優生具有學習成績突出,思維活躍,能輕松完成學習任務等特點。針對以上特點,對學優生的培養,應有兩個明確的目標:一、積極引導,嚴格要求,使他們的強烈的求知欲能夠達到滿足,使他們的數學才能得以充分的施展;二、通過學優生積極進取的態度,較好的學習方法去影響和幫助其他同學,通過對其他學生的幫扶,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上升到一個新的層面。
一、數學學優生培養的一般工作
1.開展數學課外活動,開闊學優生的視野。學優生學有余力,在基礎知識已經掌握的情況下,可以為他們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解答趣味數學題,閱讀有關數學課外讀物,撰寫學習數學的專題論文,記述數學和數學家的故事,總結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力所能及的實際問題等。此外老師也可通過數學專題講座、數學家報告會、數學演講會和數學競賽等活動,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鍛煉機會。
2.課內積極引導,使學生步入更高更廣闊的思維空間。有一位清華大學的學生回憶說,高中三年他一直是班長,學習特別優秀,但大多數數學課都感到老師講得太淺,因為他具有閱讀一遍教材后就將所有問題都弄懂的能力,而為了成為遵守紀律的好學生,他就聽了三年已經懂了的數學課。可見課堂內對學優生的培養和引導也容易成為被老師遺忘的角落,因此,在課內老師應適當補充例題和練習題給學優生,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允許學生脫離老師講課過程,去思考更深層次的數學問題。
二、數學學優生的學法指導
雖然學優生一般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但教師應針對他們的特點提出更高的學法要求,讓學優生努力達到:
1.掌握一些要求較高、適應自己進一步學習的學習方法。有些學習方法要求較高,操作性差,不適應差生,但卻對優生幫助很大。例如波利亞解題思考方法(該方法分為五步:①預見法;②收集資料進行組織;③辨認與回憶,充實與重新安排;④分離與組合;⑤回顧和解答問題法:1弄清問題;2擬定問題;3實現計劃;4回顧。這幾種方法,只有學生在解答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思維發展達到一定水平,才能有操作使用的可能性。
2.讓學優生對數學學習的基本思維方法有一個高層次的理解和掌握。數學學習的基本思維方法有6對12個:觀察與實驗、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比較與分類、一般與特殊、類比與歸納。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還應再加三對思維方法:轉換與靈活、過渡與簡縮、條理化與系統化。在解答數學問題過程中,能夠自如地應用這些思維方法,才是一個學生必備的智力素養。
三、數學學優生受挫心理訓練
長期處在“金字塔尖”的學優生,很少品嘗失敗和被冷落的滋味,這就使他們對受挫的心理承受力相對較弱,容易滋生一種高高在上的心理。一旦遇到各種“打擊”,往往情緒低落、悲觀失望,個別學生成績會一落千丈。因此,優化學優生的心理素質特別是受挫的心理承受力,是學優生培養的一個極為重要內容。訓練并強化優生的受挫心理,首先不將學優生在班上特殊化,而與其他學生一視同仁,甚至從嚴要求。其次,可以針對學優生設計一些較難的訓練題,讓他們經受一定的磨煉,以后才會坦然面對數學成績的起伏,甚至人生路上的各種失敗,挫折和意想不到的打擊。
總之,培養學優生是一項長期系統細致的工作,我們今后還會更加努力探索科學的方法,給學優生創造更廣闊的發揮潛能的天地。
作者單位:河北省灤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