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以及人才培養目標,闡述了《電視原理》課程教學應加強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并通過對課程教學的設計以及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進,實現應用性人才培養的目標。
關鍵詞:高職;電視原理;專業技能
《電視原理》課程是應用電子類專業重要的專業課,也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和工程性很強的課程,它是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電路分析、高頻電子線路、單片機技術等基礎課程的綜合應用,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在教學中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標準,加強針對性和實用性知識的教學;不僅要注重學生知道什么,更要注重學生能干什么,從專業技能培養出發,著力從三個方面來培養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即電路的識圖能力、電路元器件的識別與檢測能力、電路的原理分析與檢測能力。
識圖能力培養
識圖能力培養就是要使學生能讀懂電路圖,讀懂電路圖是一個電子專業技術人員所必備的專業素質,能否正確看懂電視機電路原理圖是電視機電路分析和故障判斷的關鍵。而電視機電路圖又是集高頻、中頻、低頻電路,放大、振蕩、變頻等電路以及單片機技術的應用于一身,并且技術不斷發展和更新,應用技術幾乎涵蓋了電子專業所學的專業基礎課程。因此,通過電視機電路的讀圖訓練,除了可以讓學生了解電路的結構原理、信號的產生與傳輸過程、電流與電壓的變化以及元器件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通過讀圖訓練,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加強讀圖能力訓練對學生專業能力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
在以往教學中,只是針對電視機工作原理和工作過程介紹一下,對讀圖能力的培養重視不夠,每個章節的電路介紹也是單一的,缺乏連貫性和整體性,且電視機型已經淘汰,對電路新技術的應用很少。因此,學生在學完理論后仍然看不懂電路圖,更談不上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了。
針對這一問題,在教學中加強了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通過讀圖來使學生去實現對電路原理的消化和吸收。在讀圖訓練中,給學生提供了社會擁有量比較大的幾款機型的電路圖,如日本東芝兩片機型電路圖、飛利浦TDA兩片型機電路圖、三洋A3、A6機芯電路圖等,這些電路實用性強,應用廣泛,學完就可以見到相關的機型,學校也提供了東芝兩片機和三洋A3機芯的實習實訓。為適應開闊視野,增加了數字電視的理論、電腦遙控技術的應用、音視頻數字化處理技術、變頻技術、平板電視部分的相關內容的教學,使學生掌握現代的、符合潮流的、先進的彩色電視技術。另外,將實用的測量、檢測以及故障排除方法納入教材,使學生學以致用,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讀圖訓練中,著力培養學生掌握讀圖的方法、步驟和技巧,其中包括:
(一)單元電路圖讀圖訓練
單元電路圖就是將電路化整為零,將整體電路劃分成若干個單元電路,然后再根據單元電路的特點來分析其在整體電路中的作用以及信號的流程,并利用單元電路圖化簡法、模擬電路的等效圖畫法以及脈沖電路等效圖的畫法對單元電路來進一步分析,讀單元圖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很多單元圖就是專業基礎課中的內容。通過單元圖的讀圖訓練,既讓學生掌握了基本的讀圖方法,也讓學生學會了專業基礎知識的應用,同時也提高的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系統電路圖讀圖訓練
系統電路圖是相對于整體電路圖而言,它是由幾個單元電路組成,如場掃描電路是由場同步、場振蕩、場推動、場輸出四個部分組成,我們在單元電路已經對各單元電路進行了分析,因此只要確定系統電路的類型、作用和輸入、輸出的信號的流程,信號的變換的規律等。
(三)整機電路圖讀圖訓練
整機電路圖是由很多系統電路模塊組成,因此,把系統模塊分析透了,整機電路就很容易上手了。在讀整機電路時,先從直觀入手,例如電源電路,首先找到220V輸入端,然后查找整流、濾波、開關變換、取樣穩壓、電壓輸出等,這樣就對整體電路有了一定的認識。其次就是尋找易讀電路,如伴音電路、高頻接收電路、行場掃描電路等。最后再讀較難的電路,如彩色解碼電路、鑒頻器和鑒相器電路等。在讀整體電路時,切忌胡子眉毛一起抓,要就簡避繁,逐步培養讀圖能力。
電路元器件識別與檢測能力的培養
由于電視機電路涉及的電路非常廣泛,因此其元器件的應用也很繁多。除了電阻、電容、半導體管和高、中、低頻變壓器以外,還有選頻變壓器、消磁電阻、聲表面濾波器、濾波器、陷波器、行輸出高壓變壓器、開關電源脈沖變壓器、延遲線、光電耦合器等元器件,而每個器件的工作原理都涉及專業基礎知識。因此,要求學生既要學會識別、檢測,還要了解其工作機理,這樣才有利于對電視機電路原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養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
例如,消磁電阻的檢測,首先要了解消磁電阻的特性,它是一個熱敏特性的電阻,常溫下阻值很小,通電后電阻溫度升高,其阻值也隨之增加。知道這一特性后然后再去測量,通過測量結果來解釋消磁電阻進行消磁的工作原理。又如,為實現信號選頻,電視機電路采用了濾波器,也采用了陷波器。通過對濾波器和陷波器的頻率特性的分析和對元器件的識別,很快就對濾波和陷波的工作原理有了認識,同時也知道了濾波器件和陷波器件的不同點和在電路中的作用。在實際電路中,這兩種器件雖然標識不同,但形狀基本一樣,往往容易混淆。通過對6.5MHz的伴音濾波器和6.5MHz的伴音陷波器實際電路的講解和對元器件的識別,進一步加深了對器件的認識,正確區分開這兩個器件。
電路原理分析與檢測能力訓練
通過前面讀圖能力的訓練,學生對整機電路的工作原理和電路的組成結構有所認識。在這一部分訓練中,加強學生對電路信號流程的認識和對單元電路、系統電路以及整機電路的檢測和分析。
(一)電路信號流程的訓練
在電路分析和檢測中,要對電路基本的工作原理有一個明確的了解,如該部分電路由那幾部分組成,每部分電路在電視機中的作用,電視信號的組成和流通途徑,信號如何變化,如何變換等。在電路分析中思路要清晰,只有弄懂了信號的來龍去脈才能知道怎樣去檢測電路。
例如,電視機行掃描電路的分析,首先要知道行掃描電路的組成,通過單元電路分析知道行掃描電路由行同步、行振蕩、行推動、行輸出、高壓產生電路等組成。信號流程為行振蕩產生15625Hz的行掃描信號,為和發送端保持一致必須受行同步信號的作用,然后送至行推動、行輸出通過偏轉產生行掃描鋸齒波電流,形成行偏轉磁場,完成電子束的行掃描;同時行輸出利用其行逆程脈沖形成反峰高壓或其他電路所需的電壓等。在教學中要始終一環扣一環,讓學生保持清晰的信號流程分析思路,通過對信號流程的分析來加強對電路工作原理的進一步理解。
(二)電路檢測能力的訓練
電路檢測是應用電子專業學生所必須掌握的專業技能,在以往教學中,由于實踐性時間環節短,因此,學生檢測只是進行一些簡單的驗證性實驗,很少通過實際的真實實例去講解、去測試。因此,學生所掌握的知識與實際遇到的問題還有很大的距離,很多學生在機器面前不知如何下手去檢測,也不知道為什么要檢測,這樣,離專業技能要求相差甚遠。
因此,為加強學生的專業技能,在教學中要求學生要敢于實踐,善于實踐,而不是盲目地實踐。通過教學引導學生大膽地進行實踐,應用所學理論知識并通過故障現象對電路進行分析,在遇到的實際問題及解決過程中不斷學習、不斷積累。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不斷深入,實踐能力不斷提高。突出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在訓練中要求學生在檢測之前一定要熟悉電路的工作原理,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檢測中著力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訓練:
電路不帶電檢測訓練不帶電檢測是電路檢測最先要做的,可以通過目測法、電阻測量法和溫度測試法對電路進行判斷,以求對電路有初步的了解。如電路有沒有損傷、有沒有變色、有沒有熔斷等。
電路帶電靜態檢測訓練電路的靜態檢測是指沒有信號狀態下對電路電壓、電流進行檢測,可以判斷電路是否滿足正常工作條件,元器件是否工作正常等。如檢測放大電路時,通過對靜態工作點的測量可以判斷電路是否工作在放大狀態;又如對振蕩電路的測量,是否滿足振蕩的條件等。
帶電動態檢測訓練電路的動態檢測是指電路在接收信號后對電路電壓和電流值以及波形進行檢測。如電視機電路中的AGC電路測量,其電壓是受信號變化影響的;又如同步信號的檢測,行、場掃描信號的檢測;頻率特性的檢測等。如果所測量的電壓值反映不出問題,還要用示波器進行波形和波幅的測量。
在檢測訓練時給學生設置不同的故障現象,讓學生先分析故障的可能部位,再通過對關鍵點的檢測,檢查故障原因,只有通過大量的檢測和比較才能對電路不斷了解,對所學的理論才能更進一步地應用,并證實理論分析的正確性,才能解決實際問題。這樣,不斷加大學生的技能實訓力度,才能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對這種教學訓練,學生積極性非常高,同時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在《電視機原理》課程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學以致用”,突出實踐教學環節在專業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并把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緊密結合,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培養。
參考文獻:
[1]李懷浦,賈正松.彩色電視機原理與維修[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
[2]鐘敏,喬維德.關于加強電大實踐性教學的思考[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3).
作者簡介:
高自力(1964—),男,江蘇徐州人,徐州市廣播電視大學實驗師,研究方向為電子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