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龐榮 于訓全
摘要:根據高職軟件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闡釋了實踐教學體系的內涵,論述了科學構建實踐教學體系的過程,詳細介紹了實踐教學體系的目標、內容、管理措施和評價,并以一具體案例論證了高職軟件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過程。
關鍵詞:高職;軟件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高職軟件技術專業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實踐能力強、職業素質高的軟件應用型人才。要實現該教學目標,構建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是非常重要的。
實踐教學體系的內涵
構建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首先要準確把握實踐教學體系的內涵。實踐教學體系是基于專業目標而開展的一系列實踐活動。它必須以專業目標為依據,以實踐教學目標為核心,整合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把知識、技能與素質有機地融為一體。其內容包括實踐教學大綱、實踐教學內容、實踐教學過程及其管理、實踐教學結果的評價。
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一)確立實踐教學體系的目標
高職軟件技術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目標就是以實踐方式完成軟件技術專業的教學標準,可按照“一體兩翼”的模式構建目標,其中“一體”指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體,“兩翼”指以職業素質訓練和職業資格證書獲取為兩翼。具體要求是,在職業技能上應培養學生的編程邏輯能力、數據庫設計和操作能力、軟件體系結構架構能力以及相關平臺的開發能力。編程邏輯能力包括學生實現順序、判斷分支、循環程序結構和模塊化程序的能力。數據庫設計和操作能力包括學生在SQL SERVER或ORACLE等數據庫中設計數據庫、表、視圖、存儲過程、觸發器等對象,并能對這些對象實現各種操作的能力。軟件體系結構架構能力包括學生理解單層結構、兩層結構、三層結構甚至N層結構,能區分表示層、業務邏輯層、數據層,并能對一具體軟件項目設計合理的層次體系和實現各層的程序設計的能力。相關平臺開發能力包括學生能在某個開發平臺熟練使用某種語言開發軟件項目的能力。目前,常用的開發平臺有J2EE平臺、.NET平臺等,常用的語言有Java、VB、.NET、C#、C++等,學生至少要掌握一個開發平臺和靈活使用一種開發語言。在職業素質上,應培養學生敬業愛崗、明理守信、開拓創新、交流溝通、團隊協作等精神。在職業資格證書上,要求學生在獲取學歷證書的同時,還要取得軟件技術專業中較權威的職業資格證書,例如,原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C#高級程序員認證、SUN公司的Java開發者(SCJD)認證。
(二)確定實踐教學體系的內容
高職軟件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在內容上應最大限度地涵蓋所需的專業知識、職業技術方法和職業精神,其實施形式包括單元課程實踐、課程綜合實踐、專業綜合實踐。單元課程實踐的目的是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掌握對應單元課程的基本知識,訓練學生的基本技能;在時間安排上,大部分必修專業技術課程的實踐課時和理論課時之比應達到或超過1∶1。課程綜合實踐的目的是檢驗學生對一門課程或幾門課程學習狀況,訓練學生對某項或某些技術的綜合運用能力;在時間安排上,是每學期需要2~3周時間。專業綜合實踐的目的是檢驗學生對專業的掌握程度,鍛煉學生對專業的綜合分析和運用能力,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在時間安排上,每學期需要10周左右。職業精神的培養訓練則滲透于全部實踐活動之中。
在實踐教學體系內容的安排上,需要遵循如下原則:一是要實施項目案例驅動原則。軟件實踐教學體系的大部分專業課程的單元課程實踐要以案例為中心,所有課程綜合實踐和專業綜合實踐要以軟件項目為中心,讓學生在“做中學”,解決各種實際問題,鍛煉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二是要強調能力本位、就業導向原則。軟件技術是一個實踐程度高,更新速度快的行業,所以其實踐內容要盡量跟上軟件技術的發展速度,要盡量抵近職崗前沿。軟件技術行業通常是團隊作業、分工明確,所以安排實踐教學時要高度重視職業精神培養。三是要遵循循序漸進原則。整個實踐教學體系內容要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難易程度實施。可以先著重培養學生的編程邏輯和軟件開發能力,繼而著重培養學生面向對象的分析和設計能力,以及結合數據庫的開發能力,隨后著重培養學生軟件體系的架構能力和基于B/S、C/S模式的開發能力,最后著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各種軟件技術開發較大項目的能力。四是要注重學生自主發展原則。軟件技術新知識層出不窮,學生要發展,必須要有自學能力、開拓創新能力。教師不僅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
(三)制定實踐教學體系的管理措施
實踐教學體系的管理措施是為保證實踐教學體系順利進行而制定的一系列規章制度,是對實踐教學過程的管理和監督。其內容包括實踐教學督察制度、實踐指導教師崗位職責、學生實踐守則、實踐教學獎懲辦法等。
所有管理措施的制定都要遵循三個基本原則。一是以人為本的原則,要有利于充分調動教與學的積極性。二是要系統協調,各項措施之間要防止相互矛盾和重復,做到協調一致、相互促進,組成運轉靈活的系統。三是要簡便易行,避免繁瑣空洞,以便于貫徹落實。
(四)實施實踐教學體系的評價
實踐教學體系的評價是對實踐教學活動進行考核,屬于質量檢測機制范疇。它通常包括對學生實踐活動的評價和對實踐教學體系的評價。
對于學生實踐活動,應制定考核方法、考核指標,分析考核結果。在制定考核方法和定義考核指標上,一是我們應緊密圍繞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二是要注意實踐類型不同,其方法和指標也應不同(見表1);三是要根據考核指標的重要程度,設定不同的權重。四是根據學生每一指標的得分情況,確定學生最后實踐活動的成績。在學生實踐活動完成后,實踐指導教師要對考核結果進行分析,找出學生實踐活動的亮點和不足并加以點評,不斷提高學生實踐活動的質量。
對于實踐教學體系的評價,一方面,可以設立學生反饋機制,實現學生對實踐內容、實踐指導教師、實踐設施的反饋,并由學生提出改進意見;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據企業需求現狀、學生就業情況對實踐教學體系進行評價,并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
實踐教學體系實施
(一)目標
基于.NET方向培養學生的編程邏輯能力、數據庫設計和操作能力、軟件體系結構架構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能力、創新開拓能力等等。
(二)實踐教學內容體系
(三)實施說明
從實踐教學內容體系上看,共有11門專業課程,每門都安排了單元課程實踐。有4次課程綜合實踐,每次綜合實踐的側重點不同。“課程綜合實踐1”著重培養學生的編程邏輯、程序開發能力。“課程綜合實踐2”著重培養學生的面向對象的分析和設計能力、數據庫的操作能力。“課程綜合實踐3”著重培養學生基于C/S模式的軟件體系架構能力和開發設計能力、軟件項目的分析設計能力。“課程綜合實踐4”著重培養學生基于B/S模式軟件體系架構能力和開發設計能力。“專業綜合實踐”則是對一個較大規模項目進行分析設計,綜合運用所學的各種軟件技術進行開發,其技術和思想要與時俱進。在時間安排上,課程綜合實踐安排3周,專業綜合實踐安排10周。在評價體系上,可按“考核方法和考核指標表”進行考核。
參考文獻:
[1]俞仲文,劉守義,朱方來,等.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實踐教學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2]白德淳,羅大偉.高職軟件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構建[J].教育與職業,2007,(7).
作者簡介:
周龐榮(1974—),男,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講師,高級程序員,研究方向為軟件工程與軟件開發技術。
于訓全(1967—),男,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軟件工程與軟件開發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