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松 邱夕川
近年來,由于大學、高中的擴招,導致技工學校的生源緊張、學生質量差、差生的比例逐年增大,部分學生厭學情況嚴重,忽視數學等文化理論課的現象尤為突出。筆者在此就如何促使差生克服厭學情緒,增強自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談點淺見。
一、激發后進生對數學的興趣
數學后進生主要是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他們數學基礎差,總認為數學枯燥無味,與實際脫節,提不起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因此,首先要通過教育改變他們的認識,使他們充分認識到數學是學好專業課的基礎,直觀地認識到數學的重要作用。讓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教師講課時要注意聯系實際,加強數學學科的實用性教學,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如噴泉噴出水珠的軌跡是拋物線,拋物線的光學性質可以用來設計雷達、探照燈等。讓他們知道,生活中離不開數學,學習數學就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注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語言應通俗易懂,生動活潑。特別應加強直觀教學,把枯燥的學習內容變為趣味性的東西。學生一旦產生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就會樂于在數學的學習中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而產生樂學的效果。
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注意難易程度,要注意加強對后進生的輔導、轉化,督促他們認真完成布置的作業,對作業做得較好或有所進步的后進生,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對作業實在有困難的后進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漸進、諄諄誘導的方法,從起點開始,耐心地輔導他們一點一滴地補習功課。防止加大、加重作業量甚至動輒罰抄,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
二、融洽師生關系,樹立自信心,消除厭學情趣
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幫助差生樹立學習自信心、解決問題的根本。職業學校學生的數學基礎差別很大。部分學生學習成績長期不好,被一些人看作為后進生,自尊心受到極大的傷害,喪失了學習的信心和勇氣。教師應營造一個和諧、融洽、愉快的氛圍,首先要尊重、信任學生,充分理解、尊重、保護學生的意愿、興趣和愛好,即使對學生的消極言行,也要以理服人,循循善誘,做細致的思想工作。教師要善于抓住差生的閃光點,以此喚起自我覺醒、激發上進的愿望。同時,利用一些業余時間與厭學的學生進行交談、溝通,從生活、學習、思想上關心他們的成長。師生之間的融洽關系有助于厭學情緒的消除。
三、抓住有利時機,授以科學學習方法,盡快提高成績
實踐證明數學課一味的講授,容易養成學生的惰性和滋生抽象乏味的感覺。對數學產生厭煩的學生,常感到學習數學很無聊、枯燥無味,學習只是為了應付差事和免受家長及教師的責備,從而逐步喪失了學習的原動力,對學習的厭惡和抵制則日盛一日。但是,絕大多數學生對新鮮事物都有敏感性、好奇心,具有強烈的自我表現和好勝心理,根據這種心理,教師應設計出新穎的教學過程,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轉化為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從而引發其產生進取心。一個好的數學教師,要善于運用幽默的語言、生動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別開生面的課堂情境,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自覺性。
四、提供成功機會,讓學生體驗成功樂趣
成功的喜悅往往會帶來無窮的力量。教師要了解關心學生,從其興趣愛好中捕捉閃光點,不失時機加以鼓勵。為了克服差生長期以來的自卑心理,比較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課堂提問中故意提一些淺顯的問題,給差生提供表現的機會,教師及時肯定他們的成績,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同時激發他們更強烈的成功欲望。學生在這種愉快的情境中學習,自有樂在其中之感,從而徹底實現了由厭學到樂學的轉變。
五、嚴格要求自己,樹立良好的形象,讓學生接納自己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給學生傳授知識,講授做人、做事的道理。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學生的學習興趣、行為態度等方面有很大的影響。教師應該嚴格要求自己,提升自身素質和人格魅力,展現良好的職業道德,努力讓學生對自己產生好感,接納自己。它能使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樹立較高的威信,結果是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了樂學的目的。
總之,一些學生學習興趣低、學習不好的原因有許多方面。但只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真正以學生為本,關心愛護學生,認真細心地從點滴做起,可以相信付出的汗水定會得到滿意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