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視娛樂節目始于中央電視臺1990年3月14日開播的《綜藝大觀》,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娛樂節目已經成為電視臺收視率貢獻的主流力量,“周末看娛樂節目”成了都市人的一道休閑大餐。隨著時間的流逝,娛樂節目的形式、內容都有了長足的發展。于1997年1月上星的湖南衛視,引領中國娛樂節目走上了一條快速發展的道路。
當今電視節目的傳播以新聞資訊和娛樂為主,面對強勢媒體中央電視臺對新聞節目的主導地位,我國各省級電視臺發展娛樂節目有很大的空間。如何做好娛樂節目,做什么樣的娛樂節目是具有研究價值的。湖南衛視成為中國娛樂節目發展的領頭羊并不是偶然的,本文就此做一簡要的分析。
一、確定主題
1997年7月11日,《快樂大本營》正式上星,這檔完全本土制造的綜藝先鋒,以其清新、青春、快樂、貼近生活的游戲風格在中國電視娛樂版圖上迅速占有一席之地,其帶動的明星效應和倡導的快樂理念至今生命力不減,已融為中國青少年文化的一部分,并為湖南衛視打造成中國第一電視娛樂品牌定下基調。
由于有了《快樂大本營》這一成功的經驗,湖南衛視節目策劃人不斷推陳出新,使銀屏上出現了類型多樣的娛樂節目。《快樂中國:快樂女聲》、《快樂中國:快樂男聲》、《快樂心靈:魯豫有約》、《越策越開心》、《快樂2008》等。電視臺與觀眾的互動、交流,使其迅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從節目到欄目再到電視臺都在向觀眾傳達快樂的定義,如今湖南衛視已經將“快樂中國”作為電視臺的宣傳口號。
觀眾互動性益智節目《以一敵百》在2008年4月23日晚首播,在欄目宣傳中也用到了“你想稱為快樂答人嗎”等宣傳口號,力圖將快樂進行到底。湖南衛視的電視娛樂節目為觀眾提供了一個歡樂的載體,一個世俗化的萬眾同樂世界,“快樂中國”就是湖南衛視的主題。
二、平民的自娛自樂
二十世紀90年代末期以來,消費群體對娛樂節目的需求急劇增加,電視已成為現代社會人們重要的娛樂、休閑的工具,由此導致了電視娛樂化傾向越來越明顯。由于各種傳媒之間的激烈競爭,欄目的不斷變化就成為電視臺保持高收視的一個條件。
由于收視習慣的變化,觀眾已經厭倦了明星在舞臺上做作的表演快樂,更喜歡自然的表演。就真人秀節目而言,《快樂大本營》這種明星真人秀的收視率已經不敵一些平民真人秀節目。
其次,增加了觀眾參與的熱情,如《以一敵百》的宣傳中寫道:凡是參與《以一敵百》節目挑戰的100人,我們稱之為“快樂答人”,這100位“快樂答人”來自社會各界,全是通過短信、網絡、電話、郵箱經過節目組面談之后確定的答題高手;參與對壘的那一位選手我們稱之為“挑戰者”,他們也來自自主報名,再經節目組多次考查最后確定。由此可知,觀眾既可以參與節目,也可以成為下一次的嘉賓演員,無關結局,在過程中滿足了現代人自
娛自樂的表現欲望。
三、主持人明星化
主持人明星化是湖南衛視打造娛樂頻道的手段之一,明星節目與明星主持人相映成輝,形成良性的循環。
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先捧紅了何炅、李湘二位至今仍是中國娛樂節目主持人的排頭兵。此后何炅在湖南衛視同時主持多個娛樂節目,如《快樂2008》、《勇往直前》《名聲大震》等,都有較高的收視率。
《真情》原名《真情對對碰》,是1998年7月17日湖南經濟電視臺推出的一檔情感類談話節目。2000年2月12日,《真情》進入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黃金時段播出,真正成為了國內目前首個“觸摸華人情感世界”的電視節目。2001年1月5日《真情》進入湖南衛視黃金時段播出,并且收視率一直穩居本臺綜藝節目前三位。可以看出這是一檔典型的明星節目,但在《真情》入住湖南衛視不久,主持人由仇曉變成了曹穎。也許曹穎主持該欄目的能力不及仇曉,但曹穎這位多棲明星的知名度卻比仇曉高得多,所以觀眾談到《真情》大多記得的是曹穎。
同樣在情感節目《玫瑰之約》中以彬彬有禮的白馬王子形象出現的汪涵,在《越策越開心》中以幽默的語言更加受到觀眾歡迎。《越策越開心》讓汪涵成功上位之后,便一發不可收拾,湖南衛視將2008年投資最大的觀眾互動性益智節目《以一敵百》的主持話筒交給了汪涵。《天天向上》、《快樂女聲》、《快樂男聲》等可謂是以星捧
星。
四、健全媒體運營機制
湖南影視集團在我國娛樂產業中發展較為完善,但在多年不斷的探索過程中仍然突現出了不少弊端,其中傳媒機制的并不健全、電視節目的分級制還未出現等是需要一個較長的發展階段的時期,在當下傳媒人要考慮的就是如何不斷的實踐與革新。
首先,娛樂節目的發展需要健康的運營環境。中國廣播電視總局封殺超級女聲,但從《“超女后時代”湖南衛視電視節目發展策略分析》一文中可以看出《超級女聲》這個欄目本身的運營是沒有什么問題的,否則也不會在這一時期同時存在這么多的同類型的節目。如:中央電視臺畢福劍主持的《星光大道》、李詠主持的《夢想中國》、《非常6+1》等。陶晶瑩主持的同類型節目《超級星光大道》還在第42屆臺灣金鐘獎獲娛樂綜藝節目獎。我個人認為超級女聲被封殺更多是由于負面新聞過多,如超級女聲某某為《男人幫》拍照、在某酒吧陪酒等,除了一些明星為了出位而引發的負面新聞之外,經紀公司與明星之間的各種利益分配不均而引發的各種官司等都是原因。因此沒有健全的運營機制即使是開端不錯的娛樂節目也不會有好的發展。
其次,娛樂節目需要一個的本土化過程。我國許多的娛樂節目均是購買國外娛樂節目的版權,如《超級女聲》、《舞動奇跡》、《以一敵百》等,但由于國情和文化差異等原因不能全部照搬,這些娛樂節目要生存與發展必須有一個本土化的過程。如《超級女聲》全國投票的活動影響較大、經濟效益較好,但由于我國國民的文化層次差別較大,也出現了一些不良現象,因此在改革2009年《快樂女生》的賽制時將全國投票做了修改,在比賽現場新增加了現場打分的觀眾評審團和專家評審團,這些觀眾評審團是怎么參加到活動中來的呢,他們是從參加投票的全國觀眾中選出的,這些實名制的觀眾評審減少了作弊的可能,是一個符合國情的本土化的過程。
電視人都有很大的野心,動輒就希望所有人都觀看并喜歡自己的節目,但我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由此就產生了分眾化的理論,根據不同的受眾確定自己節目的是當下較為有效的提高節目質量從而使節目受歡迎的方法之一。《快樂女生》對投票方式的修改雖然仍有全國投票的環節,可以看出節目在一定程度上對受眾進行了選擇,側重。湖南衛視娛樂節目的發展可以看出中國娛樂事業的發展道路是一條較為艱辛并且漫長的道路。
參考文獻:
[1]張鳳鑄.中國電視文藝學[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
[2]趙會權、楊梅.電視文化審美中雅俗共賞與分賞[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
[3]譚會麗.電視文化,娛樂至死?[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
[4]曾志華.中國電視節目主持人文化影響力命題的提出及思考[J].現代傳播.
(作者簡介:陳永紅,女,新疆伊犁師范學院人文學院教師,職稱: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