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進
傳媒就是插入傳播過程之中、用以擴大并延伸信息傳送的工具。現代傳媒是相對于諸如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傳媒而言的,現階段主要指基于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和現代通訊技術相結合而形成的互聯網、手機等。可以說,網絡、手機這些現代傳媒的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生產方式、工作方式、學習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也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因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適應現代傳媒的廣泛應用和深入發展,如何有效利用現代傳媒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問題。
一、現代傳媒的發展狀況
(一)現代傳媒傳遞信息的形式更趨多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日益進步,手機和網絡的功能得以不斷的開發拓展。目前,通過網絡,可以利用博客、論壇發表自己的見解,闡述自己的觀點;可以以在線聊天的方式通過文字、信息、視頻等多種形式通話、聊天。同樣,通過手機短信,除了可以發送文本信息外,還可以發送音頻、視頻信息。總之,各式各樣的信息都可以通過新媒介進行多種方式的傳送,其形式變得越來越復雜多樣。
(二)現代傳媒傳遞信息的來源更趨隱蔽。手機短信,以網絡為基礎的網站、博客、BBS等信息傳播途徑本身比較開放,信息編輯者和發送者可以不公開或利用假名等進行編輯發送,造成信息來源無法考證。許多不法分子或別有用心的人持偽造的身份證件購卡或上網,并開展與其利益相關的活動,造成點對點的信息來源出現不對稱,或是無法查清,具有很強的隱蔽性。
(三)現代傳媒傳遞信息的真偽更趨難辨。通過手機和網絡傳播的信息,一方面可能是經過嚴格審查的真實信息,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個人根據自己的愛好或道聽途說隨意編輯的流言信息、搞笑信息或訛傳信息,還有可能是不法分子或不法機構通過非法或合法途徑宣傳反動消息,破壞社會穩定。這些信息相對具有很強的迷惑性,很難憑個人經驗作出明確的真偽判斷。因此,新媒介傳播的信息的可靠性往往難以令人放心。
(四)現代傳媒傳遞信息的內容更趨豐富。通過手機短信、影視、網絡傳播的信息,從類型來說,有新聞、影視作品、文字作品、學術專著和個人言論等。從形式上看,不僅有聲音、圖像信息,還有文字、畫面信息等。從信息來源上看,有合法的信息和非法的信息及民間流傳的中性信息等。從性質來看,有時事政治信息、工作、生活及娛樂信息等。
二、現代傳媒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沖擊
(一)干擾了教育內容的接受。現代傳媒的全球化、信息化新趨勢,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現,已經大大突破傳統傳媒大眾化單向性、區域性信息傳播的障礙,走向目標化、雙向性、全球化傳播,這必然給傳統的部隊思想政治教育提出重大挑戰。現代傳媒面對市場化進程的挑戰,為迎合某些市場主體的需求,不可避免地會宣揚一些非主流的思想和觀點,有些甚至是消極、庸俗、反動的,這些東西一旦被部隊官兵所接觸,會使官兵對灌輸給他們的教育內容產生懷疑甚至抵觸情緒,其產生的負面干擾可想而知。
(二)“傳媒垃圾”和“文化侵略”的負面影響。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深入,我們在學習、引進、借鑒國外先進科學技術、先進文化思想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會遭遇相當多的國外“傳媒垃圾”的消極影響。翻開報紙,你會看到來自世界各國的消息;打開電視,你會看到引進的國外影視大片;走進書店,你會發現形形色色的外文原版書籍;更不用說網絡世界這個世界信息大舞臺了。曾有學者尖銳地指出,進入網絡世界,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進入了美國文化的萬花筒。更不應該忽視的是“文化侵略”,也就是國外敵對勢力的政治陰謀。某些外國媒體對我國長期采取敵視態度,他們肆意夸大我國社會陰暗面,詆毀我國政策,甚至不惜無中生有、造謠惑眾,挑動國內外敵對分子制造各種政治事件,破壞國家穩定和社會安定。
三、現代傳媒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應采取的對策
(一)注重增強辨別力。通過手機和網絡傳播的信息,可能是經過嚴格審查的真實信息,比如各大報紙網絡版和正規門戶網站發布的信息,也可能是由個人根據自己的愛好或道聽途說隨意編輯的流言信息、搞笑信息或訛傳信息,還有可能是不法分子或不法機構通過非法或合法途徑詐騙或誘騙錢財、破壞社會穩定的信息。這些信息對一般個人來說,很難憑個人經驗做出明確的真偽判斷,如果通過正規途徑確認信息真偽,又存在可操作性差、時效性不強和成本過高等問題。
(二)注重加強法規制度的約束力。要堅決扎緊“籬笆”,嚴格執行總部頒發有關信息安全保密規定,積極采取網絡安全防范措施,把好網絡的“入口”和“出口”;要建立信息傳播法規約束機制,嚴格控制在部隊內部傳播、散布不良信息,對造成惡劣影響的要追究其責任;要充分運用科學技術手段,加強“防火墻”的研制,防止國外腐朽思想、反華勢力的入侵和秘密資料的泄露;要建立信息監察機制,加強對現代傳媒信息的監控和分析,提高宣傳的針對性和宣傳質量,及時了解信息,對一些有害信息,要針鋒相對,澄清是非曲直,進行“解毒”、“消毒”工作;要制定相應網絡管理規定,切實加強對軍網上各種主頁和網站的管理引導以及對非法、反動信息的刪除工作。
(三)注重對內容的引導。現代傳媒內容的復雜性要求我們不能一味地禁止,而是要進行有效地引導。
參考文獻:
[1]王根龍.尋求社會信息化背景下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突破[J].思想政治研究,2007(2).
[2]李雪.運用新興媒介創新宣傳思想工作[J].政工師指南,2007(02).
(作者單位:西安政治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