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乞討
美國《波士頓環球報》網站一文章,主題為“乞討者把乞討地點從街頭搬到網上”。“這種新穎的求助方式是無家可歸群體呈現的新現象——數字乞討的方式之一。”(他們)“開設博客募捐,在網上論壇交流心得,設立專門收集善款的網站,身無分文者和房屋遭到拍賣者還可以在BBS上討要現金。連維基百科上也有一個‘網絡乞討的條目,在谷歌上輸入這個關鍵詞可以搜索出三百多萬個網站。”早在2002年,就已有所謂“數字乞討”。當年,下崗的電視制片人卡琳一博斯納克由于購物上癮背上兩萬多美元的債務。為了解脫債務,她開設了一個網站募集資金。她的舉動被媒體大肆報道,此后,她還出了一本書,書名是《拯救卡琳:一個購物狂的欠債和還債里程》。
百谷虎
某山寨搜索引擎名稱。該引擎從命名到標識均嫁接自百度、谷歌和雅虎三大搜索引擎。打開其“三搜”,頁面一分為三,分別為百度、谷歌和雅虎。類似的山寨創意此前早已經有過。那個搜索引擎命名思路與“百谷虎”類似,名日“百谷歌度”。
下載控
百度最近搞了個新玩意兒:文檔分享平臺,說白了,就是下載基地。其實,新浪有一個下載基地,運作了很久了,名字叫“愛問,共享資料”。互聯網上是有一幫下載控的,表現特征是:看到PDF、PPT之類的東西就要下載,RAR包也是目標之一。有時候會開著電騾沒目沒夜地下載,下載列表里有超過200G的文件清單。下載控的另外一個特征就是“其實,下了也不看”。和有目的下載并要使用的人不同,下載控是只管下的。他們的心理就是“我要有”,但有了干嘛,不是考慮的范疇。
潛閱讀
以前聽說過一個詞:淺閱讀。是人給自己找一個借口,覺得自己特忙,沒時間閱讀,所以就蜻蜓點水,閱讀的對象不能太深刻,閱讀的內容不能太復雜,最好一句話帶出三條信息,在單位時間內可以掌握更多信息。信息時代的閱讀被人稱之為“潛閱讀”,什么叫潛閱讀?首先閱讀對象已經不是書籍,而是五花八門的信息載體——書、網頁、短信、廣告、歌曲、視頻、商品信息……所以可以被感官感知的信息都可以被閱讀,因為信息太多,人們根本沒時間去閱讀和理解,更談不上閱讀與欣賞,它其實是對信息的占有與傳播,這時,人不是車站,而是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