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掌控時間,起碼在現在這個科技水平下,還是一個美麗的幻想。但,時間雖然不能掌控,時機卻是能掌控的。掌控好了時機,大概就和掌握了時間法則一樣,也是可以收到以弱勝強的效果的。所以,對于任何人來說,做掌控“時間”的人,學會在最好的時機動手,是取得人生成功的一項重要技巧。
比如,姜子牙——
姓名:姜尚別名:呂尚、呂望尊稱:太公望曾用名:飛熊
男,中國殷商末年時人。從事過販賣、屠宰等服務性行業。喜讀書,尤喜研究天文地理,兵書韜略。
古稀之年,離商赴西岐,于岐山下渭水邊遇文王而發跡。從庶民直升宰相、相國,升遷速度堪為古之奇跡。
八十歲起,助周滅商,功成。分封齊地。
從姜子牙的履歷來看,可以說,在他七十五歲之前,他的人生是不具備什么色彩的,為了謀生,他不得不從事一些看似低賤的職業。我們從史記的記載里可以看到,姜子牙從小就比較有理想,而且不僅僅停留在空想的地步,而是為理想,認真地打著基礎,一步步實施著自己的計劃。
可以說,按照他的才干,年輕的時候如果到哪家貴族門下當個幕僚,在殷商謀一個官職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可是,姜子牙為什么不那么做呢?
從小說《封神演義》來看,姜子牙沒在年輕的時候到殷商做官是有原因的。因為他那個時候在昆侖山玉虛宮,跟道教的大人物之一、盤古元神三分化的原始天尊學習道術。但,這只是個演義故事,姜子牙為什么不入朝為官,還是需要根據當時的情況來進行推測的。
結合姜子牙的一生來看,可以初步得出一個結論,姜子牙不愿意入商當官,原因很可能是和他年輕時候所處的環境,以及殷商的大局面有關。
記得三國演義時期,相術大師管鉻對曹操有句評價,依公之面相,當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假若拿兩個人來做比較的話,姜子牙的本事就算是不高出曹操,也絕對不會低太多。但正因為有卓越的見識,姜子牙得以看出,如果自己在殷商求官的話,面臨著兩個問題需要解決,一是,在姜子牙年輕時期,殷應該還處于武乙當政的年代。雖然武乙這個人玩得很荒謬,可是天下還是比較安定的,加上殷商當時有一批名臣,譬如比干、聞仲等人,能力不比姜子牙低,而且出身還是貴族。這個時候姜子牙若入朝為官,必定是得不到什么重用的,只當個掛名的小官,姜子牙并沒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能,這點和他的理想,幾乎是背道而馳的。而過了幾年,紂王登臺后,殷的破敗就逐漸顯示了出來。姜子牙如果這個時候入朝為官,他又不是當奸雄的材料,只能被一些奸臣弄權把他當了炮灰,這更不符合他的個人追求。
所以,我們能看出,姜子牙在對于時機的把握上有多么的老道和隱忍。這種把握時機的慧眼與忍耐,都是常人所不可及的。他能從年輕的時候,等到古稀之年,頭發胡子全都白了,把自己大好的青春都消耗了過去,才盼來了西岐的興盛。
可以說,姬昌在某些觀點和治國的想法上,幾乎是和姜子牙一脈相承。換成了別人,等了七十多年,猛地發現了一知音,肯定是激動得嗚咽而去,飛奔到知音的身邊,進行強烈的自我推薦。
姜子牙不,他覺得,這個時機還是不成熟。于是就跑到西岐去,卻根本不去見文王,只是弄了根釣魚竿,在渭河邊釣魚。他知道,若是真的邊釣邊等,恐怕等到自己老死姬昌也不會出現在自己的面前。于是他就想了個辦法,直接弄根大頭針,綁在魚線上,每天在那里假裝釣魚。
這怪異的魚鉤,肯定會引起別人的注意。當有人詢問他的時候,他用兩句話,把自己見姬昌的時機推向了高潮,掌握在了手中。一句是,太公釣魚,愿者上鉤,不求魚蝦,但求王侯。另外一句是來傳達自己人格的,就是寧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這些話,一般人是說不出的。這事情一傳十、十傳百傳開,他判斷肯定有人來看熱鬧,并越傳越厲害,姬昌聽說后,就能從兩句話里感覺到自己的不平凡,所以肯定會來尋找自己的。
而這個來找尋的過程,正是姜子牙要抓的時機,這時機抓對了,身價百倍,馬上登臺拜相,位極人臣。
在戰爭中,在自己的人生選擇上,被稱為武圣的姜子牙同樣很會把握時機。討伐紂王的最后一次大規模戰役,牧野之戰前,姜子牙收縮部隊,不和紂王的部隊進行交鋒。利用戰爭的壓力,讓那些心理激進或者扭曲的紂王的將士對征集來的奴隸進行鞭打、威嚇,讓奴隸內心里積蓄起了不滿和壓抑。正是這種做法,在戰爭重新開始后,導致了征集來的奴隸反戈一擊,本來需要花費巨大代價去獲得勝利的戰爭,只付出了極小的代價,就獲得了想要的收獲。
周成立之后,武王姬發把齊做為封地,封賞給了姜子牙。大概是覺得自己平生所學和理想都得到了實現,現在進入了悠閑的退休期,姜子牙從西岐出發,帶著幾個家將和仆人,一路游山玩水的朝著自己地封地而去。
路過一家荒野外的旅館時,掌柜的聽說他是到齊地上任的聲名赫赫的姜太公,搖搖頭表示不相信,這個掌柜說:“你看你那個樣子,一看就是一個游手好閑的老人,哪像去自己封地上任,鞏固自己封地的人呢?”
聽了掌柜的話,姜子牙猛省。自己的封地接近東夷,有些蠻人是不歸周朝管轄范疇的,自己現在這副悠閑樣子,恐怕已經失去了挾勝利之威接收封地的最佳時機了。于是他加快步伐,趕到了齊地,結果剛到不久,果然自己封地受到了蠻人的騷擾。
好在得到了提醒,及時趕到的姜子牙很快就撲滅了戰火。
姜子牙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軍事家,他的兵法和指揮藝術一直是后代的軍事家所努力學習的。也正是姜子牙,在自己的太公兵法里,把時與勢定成了戰爭取得勝利的兩大法寶。
做掌控時間的人,沒錯,這不是什么幻想。只要你嘗試著不斷觀察,變得敏銳,就能慢慢地把握住時機,選擇在最好的時間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用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