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 夫

大宗商品是未來最被看好的投資機會
2009年11月14日前的四周,央行連續5周從公開市場回籠資金,今年10月份累計凈回籠1560億元。央行的舉措,表明監管機構對通脹預期的肯定態度。
如何應對隱形通貨膨脹呢?建議進行適度的財務投資,而今年大宗商品堪稱最為“黃金”的投資機會。
最看好大宗商品
《華爾街日報》對全球50位經濟學家所作的調查顯示,大宗商品是未來最被看好的投資機會,而位居其次的是新興市場國家的股市和房地產,美國國債及公司債不被看好,而最不被看好的則是美國股市。
作為中國玉米和其他農作物的主要產區,華北和東北的雪災可能延緩和耽擱大宗農產品外運,并導致這些產品在某些特定地區供給暫時中斷,售價提升。從11月11日開始,大連交易所上市的玉米、豆粕等品種強勢上漲。無獨有偶,美國墨西哥灣颶風IDA登陸后,造成美國南部地區的農作物毀損,并耽誤了那里的棉花收割。這些偶發性的因素正在將農產品上漲的動力累積,離暴發時機已越來越近。
此外,其他因素也導致中國農產品欠收嚴重。11月9日,由總部設在日內瓦的機構SGS SA發布的一份報告宣稱,由于受到今年秋季持續旱災的影響,中國玉米產量今年將下降到1.44374億噸,而去年為1.659億噸,下跌幅度為13%,盡管中國種植面積增加了4%,但是單產量卻急跌16%。
美國農業部11月的月度報告對美國玉米產量作出了偏多的預測。盡管大豆產量仍在上調,但因這樣的利空早已被市場消化,人們對通脹的預期和經濟復蘇的憧憬輕而易舉地抵消了供需基本面的制約。
油價傳導效應
油價的攀升已經使得中國化工產品的價格近期大漲,但是在農產品價格方面仍然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也許這其中傳導過程仍須時日。油價上漲已經誘使巴西政府決定明年將乙醇汽油添加量增加5%~20%,這將使得自巴西出口的蔗糖和豆油類產品大幅下降,因為從甘蔗中提取乙醇以及從豆油中提取生物柴油將變得更加有利可圖。
11月12日晚上,由于EIA(美國能源信息部)公布美國原油庫存上升了180萬桶,導致當天國際油價下跌了2.27美元。此外,全球大宗商品海運價格正在迅猛回升,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僅在本周就強勁攀升了18%,已經逼近今年的最高點位,這一強勁的走勢表明,全球初級產品貿易維持活躍態勢,它由油價成本推動,同時又會進一步推高礦石、農產品等初級產品的價格。
現在,弱勢美元存在套利機會。使得熱錢又源源不斷地流向大宗商品市場和新興國家市場,推高資產及能源的價格。
最近幾個月,煤炭等能源類商品展開了新一輪上漲,隨著經濟復蘇,供給不足的現象已經凸顯,一些企業拿著現鈔在港口等待運煤船,在能源、半成品、原材料普遍漲價的預期下,有條件有資金進行財務投資的企業,如果轉向投向大宗商品市場,可對沖部分價格上漲帶來的損失,堪稱明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