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偉仁

在通過創新技術打通醫療關護環節上,新醫改應體現出實效
人們懷念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赤腳醫生”,但與今天發達的醫療水平相比,當年農村的醫療條件可謂簡陋之極,可人們為何懷念“赤腳醫生”?難道僅僅是一種懷舊么?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人們呼喚“赤腳醫生”回歸,是對醫改的期盼,盼望醫療改革的最終歸宿是讓老百姓、特別是低收入群體能夠看得起病、看病方便、看病不再煩心。
美國學者萊斯特-布朗曾談到:“幾十年前,中國農村曾實行過的‘赤腳醫生政策,是一個非常有創造性的措施,成功地為億萬農民提供了基礎醫療服務,這在與中國發展程度相當的其他國家是無法做到的。中國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考慮恢復這種做法,系統地建立起農村醫療體系,為農民提供最基礎的醫療服務。”
醫療改革從根本上說,就是要建立貼近老百姓、主動上門服務的醫療服務模式,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讓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切實讓人民群眾看病方便、掏得起錢、看得起病。這就是人們呼喚“赤腳醫生”回歸的真實目的。
我們的社會究竟需要什么樣的醫療體系?
需要全程關護
“赤腳醫生”時代畢竟已經過去,未來十年內對于醫療體系的改革與創新,勢必是一種全新的趨勢。比如通過全新的醫療流程來實現醫療服務的全程關護。這其中,基于疾病全程關護甚至比醫務工作者的專業技術更重要。
當前,正在國內大力推廣的“臨床路徑”與國際上推崇的針對疾病癥狀的醫療流程創新甚為相似。
臨床路徑是指針對某一疾病建立“赤腳醫生”時代畢竟已經過去,未來十年內對于醫療體系的改革,勢必是一種全新的趨勢
一套標準化治療模式與治療程序,可起到規范醫療行為、減少隨意性、降低成本、提高質量與效率的作用;也為醫療保險機構按病種付費合理報銷醫療費用奠定了基礎。
我國著名的心臟病專家、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主任委員胡大一教授指出:“正在進行醫改的中美兩國的政府,無論思路和做法有多么不同,最終目的均是要通過提高效率,提高質量降低費用。”
目前衛生部正全力推動制定疾病的臨床路徑,其實質也就是優化流程。從政府到臨床到企業,大家的視野是一致的,提升醫療設備技術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這些技術怎么鑲嵌到各個環節,最終更好地為病人服務。
完整的解決方案
面對政府主管部門和專家學者倡導的醫療流程創新、臨床路徑試點,以及8500億元蛋糕,一些跨國企業早已推出各自的解決方案,如飛利浦的“全程關護”、拜耳的“早期干預”,以及諾華的“全面干預”等。
另一方面,諸多國內企業也紛紛祭起“降價”大旗、“欲以價格奪市場”,希望通過降低利潤進入基本藥品目錄來直接有效地占領市場,從而在金融危機大環境下尋求一條擴張之路。而降價是否是惟一的出路?
經過發改委歷年來二十余次的大范圍藥品降價,一方面,老百姓的看病負擔不降反升;另一方面,醫療企業也多是不思創新,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血拼成本、翻新包裝,進而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世界醫療設備三甲之一的飛利浦醫療保健的做法,也許給我們新的啟示。飛利浦醫療保健事業部高級副總裁兼全球首席醫療官Eric Silfen博士表示:“以人為本是飛利浦醫療開展工作的核心所在,我們所有的解決方案和產品均是以醫護工作者和患者的需求為起點。這也是飛利浦最值得驕傲的地方。針對某一具體疾病,飛利浦推出的‘全程關護模式,運用整體化的觀念來設計并提供對該疾病管理過程的完整的解決方案,這套圍繞‘人來開展的創新模式旨在通過創新解決方案促進整體醫療衛生資源均衡合理配置,通過創新技術打通‘預防、篩查、診斷、治療、監測和健康管理各個醫療關護環節的界限,簡化醫療保健。從而幫助醫療機構提高運營效率,提升醫療服務競爭力,最終提高醫療服務的可負擔性和可及性。”
“醫改是個復雜的社會工程,不僅需要政府和衛生部門付出努力,更需要全社會的參與。飛利浦圍繞‘全程關護理念的解決方案,是對促進整體醫療衛生資源均衡合理配置、提升醫療機構運營效率、降低總體醫療成本的一個積極、有益的嘗試。”
助力新醫改工程
出于對新醫改的厚望,區域性信息系統被推上了大干快干的議程,無論是眼前的“難”和“貴”的問題,還是長遠的“提高人民群眾健康素質”,都需要區域性信息系統綜合解決。隨著醫療信息技術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醫院智能化建設的逐步深入,數字化建設已逐漸成為提升醫療行業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戰略抉擇。
“醫療信息化正在逐步實現由‘收費為中心向‘以病人為中心的數字化醫院轉變。”飛利浦醫療保健事業部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張文明先生在2009 APEC經濟體高官論壇上表示:“在過去100年時間里,飛利浦一直致力于生產并提供世界領先水平的醫學、影像、超聲等臨床設備。這一發展里程,在80年代后,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的業務重點逐漸轉移到需要臨床解決的信息整合方面,將大量分散在醫院不同地方的臨床信息進行了有效的整合、篩選。”
從影像到臨床護理到客戶服務的飛利浦醫療保健業務整個體系中,醫療信息系統是其中的重要業務支柱,也是實現“全程關護”的重要一環。飛利浦醫療信息業務部門的使命是將正確的臨床信息無時無刻、無處不在地送達正確的醫護人員,更好的支持基于循證醫學的疾病治療,以達到簡化臨床工作流程、提高臨床醫護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
人口結構的變化、生活方式的轉變導致了心臟病、腫瘤及婦科疾病等發病率的增加,也刺激了對于醫療保健的進一步需求,醫療行業從未像現在這樣多樣化、復雜化而又充滿前景。在過去的30年里,醫療保健行業在西方的發展超過了GDP的增長。在今天崛起中的中國,毋庸置疑,醫療行業也勢必被列入國家支柱型產業。
目前,眾多行業已經意識到消費者在企業創新中的重要地位,但醫療企業卻似乎還在回避這個問題。醫療行業應當將患者作為企業創新的源泉,真正做到以“人”為本。醫療企業只要深入了解患者和醫務工作者的切實需求,企業就有可能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和醫療需求,開發出更簡便、更先進和性價比更好的解決方案來解決目前醫療保健中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