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 偉

創立于1995年的江蘇太陽雨太陽能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陽雨),是“家電下鄉”政策的一個受益者。為了能夠推動“太陽能下鄉”,董事長徐新建,曾經在行業內第一個向政府推出了下鄉提案。
截止10月底,太陽雨產品銷量在行業內率先突破百萬臺,一舉刷新中國太陽能光熱行業的年產銷紀錄。在集團業績增長的80%中,下鄉產品向集團貢獻了30%的銷量,完成本年20億元的目標已經確定無疑。行業排名勢必要進行一輪新的洗牌。
太陽雨為什么到今天才厚積薄發?而在行業未來尚不確定的局勢中,太陽雨又如何將“黑馬”姿態保持下去,直至成為真正的行業領袖?
另有苦衷
“我們用了8年的時間,才確認了‘太陽雨這個商標真正屬于自己。”徐新建道出了真實原因,“沒有一個合法的商標,讓我始終不敢做出應有的戰略進攻。”
“真正給產品取一個名字是在1998年,”徐新建表示:“中國的草根企業都有過這樣滑稽的探索經歷。”
從當時的一次旅行看風景中,徐新建發現一句標在建筑物上的話一“日出東方太陽雨”,覺得這話和他投資的熱水器產品相當匹配,于是就將產品取名“太陽雨”。
“但是,我發現這個名稱早在1992年被西安的一家衡器廠下屬的電熱水器公司注冊了,但是該公司長期停產,商標也被擱置很久,我暫時未采用申請撤銷,而商標局對此表示,由于兩家生產產品性質不同,原則上我用‘太陽雨問題不大,基于此,我也就開始大力拓展公司業務。”徐新建沒有想到,之后那家公司將“太陽雨”商標以1萬的價格轉讓給了另一家電熱水器公司。
而當徐新建的公司進入發展關鍵時期,那家受讓“太陽雨”品牌的公司則向徐新建提出20萬的法律賠償。“對于品牌意識,我屬于自覺清醒。”出于無奈的徐新建選擇了賠款,然后與原告協商,按期付品牌使用費。轉機是在2006年。那家擁有“太陽雨”品牌權的企業陷入破產危機,徐新建借此以100萬最終買斷了“太陽雨”品牌權,“沒有想到,為了一個商標,企業耽誤了8年的發展機遇。”徐新建說:“雖然說最后拿到商標也很值得了,但8年時間里由于商標的束縛,無法進行大力宣傳,以至于影響了品牌的發展。”
依托科技
“不過,正是因為品牌苦旅8年,才讓太陽雨在沉默經營中腳踏實地,至少我們在過去經營中始終保持著贏利狀態,而當時所涌現出來的競爭企業,現在剩下的已不多。”2006年,徐新建發現競爭環境出現了變局。以皇明為代表的企業,正加速推進創新,創始人黃鳴在聯大公開演講中稱“皇明開創了世界太陽能規范化、高標準、大規模推廣應用的時代”。徐新建明白,太陽雨要想重新出發,必須依托科技,這是集團發展不可動搖的硬道理。
2006年7月,太陽雨聘請被稱為“世界鍍膜之父”的澳大利亞國家科學工程院杰夫瑞·哈丁(G.Harding)博士為太陽雨首席科學顧問,并共同成功研發出“南極管”及“保熱墻”技術,該技術是目前世界領先的太陽能系統保熱技術,集真空管保熱、水箱保熱、管路保熱、專業系統檢測四大技術于一體,針對傳統太陽能熱量散失的各個環節,提供系統科學自懈決方案。在同等條件下,綜合保熱性能比普通太陽能熱水器提高50%左右。
不過,對于制造企業來說,僅依靠核心技術是遠遠不夠的,還涉及產品的渠道、內部人才的管理、文化的培育以及戰略的定位等問題。對此,徐新建表示,企業所處的江蘇連云港,城市資源優勢并不明顯,因此“太陽雨必須根據有限的條件,尋找到適合企業特色經營的發展方式”。
穩扎農村
中國的城市與農村之間,差異明顯,因此目前階段太陽能熱水器的主戰場是農村。太陽雨也不例外。“不過,這并不表示企業始終低端運營,我們要用運營創新來找市場。”
“中國有2862個縣級區域,近38萬個鄉鎮區域,68萬個行政村,近187萬個自然村。”徐新建認為這是一個無法估量的市場,蘊含無窮的潛力。
太陽雨的戰略定位就是立足于農村,以農村包圍次級城市,同時著眼于更高一級城市市場的拓展,實施“兩翼齊飛”的戰術。
“所謂兩翼齊飛,指的是一方面開拓渠道,建設專賣店,提升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在鄉鎮等分銷層面開展‘斬首行動。”徐新建解釋說。
開拓渠道方面,徐新建在內部多次提出要將渠道建設下沉、下沉再下沉。“渠道的快速拓展是企業快速發展的重要一環,目前太陽雨在全國有2000多家一級經銷商,5萬多家分銷商。”徐新建的具體做法包括會議營銷、培訓、政策激勵等。
而所謂“斬首行動”實際上是整合“農村意見領袖”,配之促銷方案。這些“農村意見領袖”包括婦女主任、村支書愛人、信貸員等,具體方法就是,讓營銷人員深入第一線,去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并將他們發展成為太陽雨的兼職業務員。
“雙翼作戰”計劃的實施,對太陽雨渠道的提升和增長起到了關鍵作用。“實際上,我們的‘下鄉運營在政府政策出臺之前,就已經實施。”深諳農村特點的徐新建表示。
徐新建聲稱,太陽雨屬于一個具有特色的移民文化的企業。這主要是當初和他共同創業的那些員工,大多來自當地一個農場。在中國經濟變局中,一部分人進入了徐新建的企業,現在他們中的前后兩代人大部分組成了太陽雨龐大的員工團隊。
“他們與企業后來陸續引進的高端管理人才之間,形成了一種融合性的移民文化。我曾經想過我們的企業究竟有什么樣的企業文化,后來我想通了,實際上,我們是一個知青文化的那種開拓精神與科學管理文化的結合。”徐新建表示,“正是兩股特殊文化的結合,形成了太陽雨的精神。”
在企業刷新中國太陽能光熱行業的年產銷紀錄后,徐新建向企業提出了一個更大膽的“533100”計劃。徐新建的解釋是:“將在3年內完成5大產業鏈基地的建設、5年內發展員523萬人,帶動30萬人相關產業就業、5年內完成國際化產業布局,在國外建設2到3個分廠成為行業內第一個銷售過百億的企業。”
2009年初,徐新建將業績目標設定為10億,但是年終完成20億已成定局,如果像這樣每年保持2倍增長速度,5年實現百億目標并不是夢想。在徐新建看來,低碳經濟時代,中國太陽能光熱行業相比于其他新能源項目獨具優勢,因為完整的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掌握在國內,而且市場化程度成熟,未來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