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生
依蘭縣地處三江平原西部,西距哈爾濱市251公里,東距佳木斯市76公里。位于小興安嶺、張廣才嶺、完達山脈三山聚首之地,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巴蘭河四水交匯之處,版圖狀如楓葉,形似蝴蝶,總面積4616平方公里,轄9個鄉鎮、132個行政村,總人口40萬。近年來,依蘭縣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在激烈的競爭中搶占先機。從2003年—2007年,依蘭用五年時間完成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次跨越,綜合考評位次由2002年全省第34位躍居第18位,位次前移16位,榮獲黑龍江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晉位獎。當前,全國各地發展勢頭強勁,可謂百舸爭流,千帆競發。在這種形勢下,不進則退,小進也是退,依蘭縣委縣政府積極用科學發展觀指導經濟社會發展,在廣泛調研、科學論證、集思廣益、多方征集意見的基礎上,科學謀劃,大膽構思,鎖定了今后三至五年依蘭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路。依蘭縣將繼續堅定“打造四個基地、建設一座名城”的經濟社會發展思路不動搖,實施“五大產業集群”支撐依蘭經濟發展戰略不偏移,舉全縣之力實施“雙十雙百億”工程不放手,切實加快“一區四園”建設,堅定實現依蘭縣經濟社會發展“第二次跨越、沖刺全省十強縣”的奮斗目標不松勁,堅定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化農村改革發展的“四個堅持、四個跨越”不改變,確保2018年以前農民人均純收入翻一番目標不落空,精心打造和加快建設具有持久競爭力的現代化“濱江古城”不換調。這是新時期依蘭縣委縣政府落實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積極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又一重大舉措,凝聚了40萬依蘭人民的智慧和決心。

“實現二次跨越、沖刺全省十強”,財源建設是重中之重,為此,依蘭縣充分發揮煤炭、風能、水能等資源優勢,舉全縣之力精心打造五大產業集群,夯實財源建設基礎,形成支撐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引擎。據統計,一季度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7.1億元,同比增長15.3%。財政總收入實現1.56億元,同比增長76.9%,其中一般預算收入9 816萬元,同比增長97.2%,增幅黑龍江省排名第七,哈爾濱市排名第一。2009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指標是:GDP完成60億元,同比增長13%。財政收入完成5.2億元,同比增長30%以上;其中一般預算收入3億元,同比增長30%。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4.3億元,同比增長30%。
延伸產業鏈條煤化工產業集群效應逐步放大
依蘭縣擁有優質的煤炭資源,2006年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局勘探結果為4.2億噸煤炭儲量,遠景儲量正在勘探中,預計可達7.89億噸。煤種屬長焰煤,具有發熱量高、化學反應性強的特點,是化學工業的極好原料,同時儲藏有大量的油頁巖。
中煤龍化哈爾濱礦業有限公司是黑龍江省最大的露天煤礦,2006年躋身全國煤炭企業一百強行列。中煤龍化哈爾濱煤化工有限公司逐年加大自主研發力度,延伸煤化工產業鏈條,從依靠資源向依靠技術轉變,由粗放型開發向精細化工方向發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占高地。今年該公司規劃技術改造項目9個,總投資165.3億元,其中計劃年內完成投資19.2億元。其中,60萬噸油頁巖煉油項目是國家2004年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國債項目,項目總投資5.5億元,年均銷售收入2.7億元,年均利潤1.3億元,年均稅金1 800萬元??裳袌蟾婢幹坪土㈨椗鷱凸ぷ饕呀浲瓿?中試全部結束,計劃年內完成設計和大眾設備訂購,2010年末完工。100萬噸甲醇聯產30萬噸烯烴項目是中煤集團煤化工產業發展的重點項目,規劃生產路線為:煤炭采運→原料煤準備→煤炭氣化→煤氣凈化→合成氣制甲醇→甲醇制烯烴→烯烴下游。估算項目總投資最高可達130億元,年銷售收入可達48億元,年平均利潤可達18億元,年平均稅收可達6億元。
風能水能大開發新興能源產業集群迅速壯大
汽車在同三公路飛馳,進入依蘭境,沿山勢排列巨大巍峨的風車陣令人眼前一亮?!耙捞m是寶地,大風都能刮來錢!”我的這句話一點都不夸張,依蘭風電開發起步只有短短的四年多時間,現在已經完成了4個風電場的建設項目,總裝機20萬千瓦,總投資額20億元,累計發電1.3億度,總產值8 060萬元。目前正在建設的風電場有3個,計劃安裝風機124臺,總裝機15萬千瓦,總投資15億元,計劃10月末全部并網發電。年底,依蘭縣將實現并網發電35萬千瓦,明年可實現1億元的財政收入。預計到2011年,依蘭縣將完成風電投資73億元,裝機70萬千瓦,躋身全國風電大縣行列。
松花江干流依蘭航電樞紐工程是國家交通運輸部《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發展規劃》項目,是黑龍江省繼松花江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之后規劃建設的第二個航電樞紐工程。該工程是一座以航運、發電為主,同時具有交通、灌溉、水產養殖和旅游等綜合利用功能的低水頭航電樞紐工程。工程總投資35.57億元,樞紐為Ⅰ等工程,永久性主要建筑物為2級,建成后壩線長度1 679米,正常蓄水位為99米,總庫容為16.85億立方米,計劃今年9月份開工建設。目前,該工程依蘭區域征地拆遷工作已經開始,計劃到7月末完成占地和水庫淹沒實物的登記調查及征地拆遷任務,達到供地狀(下轉13頁)(上接11頁)態。松花江干流依蘭航電樞紐工程建成后,在依蘭縣可產生的建安稅約在8 000萬元至1億元, 總裝機容量120兆瓦, 多年平均發電5.11億千瓦, 每年可以為地方提供稅收3 000萬元左右。
食品企業占據半壁江山 綠色食品產業集群強勢發展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中國農業現代化的必經之路,而培育發展食品龍頭企業是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的重要環節。依蘭縣是個農業大縣,耕地面積264萬畝,人均耕地11畝,是國家級生態示范縣。全縣現有工業企業1 735戶,其中食品工業企業860戶,占據“半壁江山”。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生產、經營啤酒、飲料的外商獨資企業。2007年該公司成立了華潤雪花啤酒依蘭有限公司,項目總投資2.59億元,一期工程年產23萬噸啤酒,于2008年11月建成投產。今年一至四月份生產啤酒3.11萬噸,產值4 383萬元,稅金900萬元。
哈爾濱天晶米業有限公司是依蘭縣綠色食品和農業產業化的龍頭企業。公司現有精潔米加工生產線兩條,真空包裝生產線一條,其中引進日本加工生產線一條,引進韓國色選機一套。日生產精潔米120噸, 年加工水稻6萬噸, 年產值6 000多萬元,稅利600多萬元,公司生產的“一蘭”牌免淘精潔米品種多樣,產品供不應求,遠銷香港、深圳、合肥、北京等十多個城市和地區。公司按照以“公司+協會+農戶”的成功模式,在依蘭縣迎蘭朝鮮族鄉建立了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的萬畝A級綠色水稻生產基地,基地面積4萬畝。水稻種植協會現有協會會員農戶1 500戶,生產水稻的過程實現了五統一,即:統一生產計劃、統一供應種子、統一購買生產資料、統一生產技術、統一產品質量標準,從而保障產品的品種、品種的質量、原料來源的一致性,為生產高質量的稻米提供有力保證。通過這種模式,實現了公司和農戶的雙贏。
地下寶藏亟待開發礦產資源產業集群方興未艾
依蘭縣處于三山聚首、四水交匯的特殊地理位置,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已發現礦產資源就有20種,主要有煤、鐵、大理石、石棉、石英、云母、水晶、花崗巖等。這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將成為縣域經濟新的增長極。
年初以來,依蘭縣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市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全力推進團山子鄉四頂山水泥和大理石礦點、白塔溝鐵礦點、三道崗至道臺橋區域內煤田勘查工作,全面開發以煤、油頁巖為主的能源礦產,以鐵、鎳、銅為主的金屬礦產,以大理巖、蛇紋巖為主的非金屬礦產。同時,加強市場化運作,積極吸引大型礦業集團參與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和綜合利用,目前,已經有多家公司在依蘭進行實地勘察。
挖掘歷史文化元素 旅游文化產業集群彰顯魅力
依蘭縣自然風光獨特、歷史文化厚重,具有開發旅游業得天獨厚的條件,發展潛力巨大。依蘭巴蘭河漂流,享有“北方第一漂”的美譽,已融入哈爾濱市冰城夏都旅游大格局。2008年接待游客50萬人次,總收入2.2億元,累計接待游客311萬人次,旅游業總收入實現11億元。
今年,依蘭縣除了進一步加強巴蘭河漂流區的公共設施建設外,將在挖掘歷史文化元素、打造五國城文化品牌上下大力氣。六月下旬,依蘭縣將舉辦首屆中國“五國城”旅游文化節暨第十屆依蘭漂流節慶典活動,屆時將進行依蘭千年歷史沿革大型浮雕長廊奠基儀式、滿族故里祠奠基儀式、《八百年詩詞選》首發儀式、經貿洽談活動等一系列活動。通過文化節的舉辦,打出“五國城文化”的文化品牌,整合全縣文化旅游產業資源,帶動全縣旅游業的大發展。同時,依蘭縣規劃設計了清真寺周邊改造建設工程、夾信子胡同古城步行街改造工程、明清四合院原貌恢復等一系列歷史文化名城建設項目,把依蘭的古城古韻完整地呈現出來,使全縣的旅游景點形成規模和體系,打造旅游大縣強縣。(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