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宏
堅持不懈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以經濟建設的雄厚物質基礎為精神文明建設整體水平的不斷提高創造條件,以精神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為經濟建設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政治保證,這是金山屯堅持科學發展的基本指導思想。近年來,金山屯區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通過不斷提升經濟發展水平,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加強。
一、堅持發展第一要義,用改革的強大動力不斷推動經濟的科學發展
金山屯始終堅持把經濟的發展作為提升精神文明創建的先決條件,多年來,在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基礎上,在產業發展上逐步形成了以生態旅游、綠色能源、造紙、特色種養殖和木材精深加工等為主導的五大立區產業,通過五大產業的加快發展,不斷拉動經濟的快速提升。在生態旅游業上。充分發揮旅游資源豐富、人文歷史厚重、地理位置優越的優勢,積極打響了“小興安嶺第一漂,湯旺河竹筏漂、金山鹿苑觀光、峰巖山寨休閑度假”等一批較具知名度的旅游項目品牌,全面加快旅游產業發展步伐,經過幾年來的不斷發展,全區旅游業投資規模已由當初的1 235萬元發展到現在的1.3億元,近三年累計接待游客55.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近3億元。在綠色能源開發上。充分依托風力資源優勢,于2007年引進伊春興安嶺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在老白山建設風力發電項目,目前項目建設進展順利,今年7月即可實現一期工程并網發電,項目二期工程已開始啟動,該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可達44 951萬千瓦時、年銷售收入2.74億元,將為區域經濟發展增添強勁動力。在造紙業上。引進吉林永豐造紙有限公司對原造紙廠進行了整體收購,并成立了伊春永豐紙業有限公司,現企業已完成設備改造升級,企業的成功啟動,已為我區安置下崗職工300人。目前,該企業正按照許書記到造紙廠調研時提出的“原料上吃廢紙、環保上零排放,年產30萬噸”的要求加快發展,通過不斷的發展壯大,造紙業必將成為我區經濟新的發展亮點。在特色種養殖業上。按照“鞏固基礎,發揮優勢,突出特色,規模發展”的思路,相繼構建了以豐麗和大、小昆侖等場所為主的特色種養殖經濟帶,培育壯大了黑木耳種植、養鹿、養狐、養雞、養鵝、養牛、冷水養魚、野生動物馴養、北藥種植及綠色農業示范等十大特色種養殖基地,扶持發展了雪中王、紅森林、金穗公司等7戶加工銷售企業,使特色種養殖業在實現種植、養殖收益的同時,獲得了更多的加工和流通收益,已成為全區擴大就業和富民的主導產業。目前, 全區種植黑木耳已達7 060萬袋,養鹿3 800頭,養狐4 700只,養雞68萬只,年可創產值1.2億元。在木材精深加工上。重點扶持了以東盟、瑞豐、金合、創維等具有規模優勢的木材精深加工企業積極打造自主品牌,生產終端產品,開拓國際市場,使這些企業在開辟外埠原料市場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和突破,出口創匯已由2003年的12萬美元增加到709萬美元。
二、堅持協調持續發展,用改革的開拓精神不斷加快城鎮建設步伐
促進先進生產要素向場所流動、基礎設施向場所延伸、公共服務向場所覆蓋,現代文明向場所傳播,按照“街、景、齊、凈、綠、花”的標準開展了大規模的林場所環境綜合整治,在所有林場所和農村開通了微機寬帶和移動通訊,林場所和農村路、房、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全面加強,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三、堅持統籌兼顧原則,用改革的創新精神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健康發展
在多年的精神文明建設中,讓金山人深深體會到只有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不斷提升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水平,才能為和諧社會建設不斷注入新血液和不竭動力。多年來,本著服務群眾、促進發展的原則,在不斷加快經濟發展,滿足廣大職工群眾物質需求的同時,統籌兼顧地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滿足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堅持以打響金山文化品牌為重點,通過開展“金水歡歌”系列文化活動不斷繁榮創新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全區涌現出市級文明單位19個,區級文明單位21個。在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質上,認真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深入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建設,在全局上下形成了“熱愛金山、珍惜環境、樹立新風、奉獻社會”的濃厚氛圍。全區先后獲得了全國五十年無森林火災先進單位、全國再就業先進單位、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全國木材機械設備管理先進單位、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黨建帶團建先進區、全國廠務公開先進單位、全國科學技術先進單位、國家科普示范城區和省文明單位標兵、省文明城區、省衛生城區、省“生態林業局”、省安全生產標兵單位、省五一勞動獎狀、省平安(縣)區等多項省級以上榮譽稱號。
四、堅持以人為本核心,用改革的豐碩成果惠及于民促進社會和諧
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核心,堅持富民優先方針,大力實施創業富民、就業惠民、社保安民政策,把增加職工收入,作為改善職工群眾生活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通過健全正常的工資增長機制,拓寬增收渠道,在職職工工資收入由2004年323元增加到目前的756元,職工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扎實推進“平安金山”建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人民群眾安全感明顯增強,全區安全文明單位、安全文明社區創建達到市級以上標準的占92%。全面做好信訪工作,化解了一批信訪難題,連續五年實現了越級進京、進省上訪“零”目標,有力維護了政治安定和社會和諧穩定。
(編輯/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