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傳坤
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發展和完善,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依靠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產品價格,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務等傳統策略外,應收賬款作為企業的一種商業信用和促銷手段,被企業廣泛采用。
應收賬款是企業擁有的、經過一定期間才能兌現的債權,企業持有應收賬款是有一定風險的,風險大小取決于應收賬款的規模及賬齡的長短,規模越大、賬齡越長,壞賬風險也就越高,如何有效地對應收賬款進行風險控制,是現代企業經營與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
一、應收賬款發生的原因
1.來源于激烈的市場競爭。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企業為擴大市場份額,取得競爭優勢,除發動“價格戰”爭奪客戶以外,還通過降低賒銷信用標準以爭取更多的客戶,特別是在銀根緊縮、市場疲軟的情況下,賒銷具有比較明顯的促銷作用。
2.減少庫存,降低存貨風險和管理開支。企業持有過多存貨,要增加管理費、倉儲費和保險費等支出,當企業產成品存貨較多時,一般可采用較為優惠的信用條件進行賒銷,把存貨轉化為應收賬款,減少產成品存貨,節約相關的開支。
二、應收賬款居高不下的危害
應收賬款屬于企業的流動資產,但又區別與其他資產,它不像其他資產一樣會通過經營手段增值,相反,還會增加機會成本、管理成本,并且隨著賬齡延長,還可能因為債務人的破產等原因而無法收回,形成壞賬;虛增企業銷售收入、虛增企業資產、虛增企業利潤,因為應收賬款發生后,按會計準則要求,當期發生的賒銷全部記入當期收入,企業賬面利潤增加的同時,未能實現現金流入,夸大了企業的經營成果;未能實現現金流入的大量應收賬款,使企業不得不用有限的流動資金來墊付各種稅費,加速了企業的現金流出。
三、強化應收賬款管理的措施
強化應收賬款管理,加速應收賬款周轉,通常情況下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建立健全清欠組織領導體系。各級管理人員,尤其是公司一把手和主管領導的重視,是做好清欠工作的首要保證。企業管理層必須樹立正確的清欠工作觀念,充分認識清欠工作在整個生產經營工作中的重要性,辯證地看待銷售工作與清欠工作之間的關系,規模較大的企業應成立由企業總經理擔任組長的清欠工作領導小組,并指定一名副總經理或總會計師主抓清欠工作;此外,為提高清欠工作效率,還應設立有效的清欠工作機構,配備專職清欠工作人員,這是清欠工作能夠持續、有效、扎實開展的組織保證。
2.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制定科學合理的信用政策,并運用量、本、利分析模型在這種信用政策所增加的銷售盈利與采用這種政策預計要增加的成本之間做出權衡,只有當所增加的銷售盈利超過運用此政策所增加的成本時,才能實施和推行使用這種信用政策。制定科學合理的信用政策是加強應收賬款管理,提高資金效率的重要前提,企業應在充分進行信用調查和正確進行信用評價以后,根據評價結果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確保應收賬款的風險最小,企業利潤最大。
3.健全考核指標體系。首先,企業對銷售人員的考核,既要注重銷售收入指標,更要注重銷售回款率指標,只有在完成銷售回款率指標的基礎上,完成的銷售收入才能作為確定銷售人員業績考評的依據,這樣,就從根本上杜絕了重銷售、輕回款率的傾向,從源頭上遏制不良應收賬款的發生。其次,對已經發生的應收賬款,根據年度清欠計劃,將全年清欠指標分解到各責任部門及每名清欠員工,層層簽訂業績合同,使個人收入與清欠業績掛鉤,真正形成“千斤重擔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標”的局面。
4.記錄客戶信息、建立欠款戶檔案。全面清理應收賬款往來單位明細賬,按欠款客戶的名稱、地址、欠款金額、欠款形成年份、欠款原因、清理難度、清欠進展情況等指標建立起欠款戶電子檔案,實行微機化動態管理,為日后核對賬目、安排下一步清欠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5.做好應收賬款的定期對賬和債權簽認工作。企業財務人員應當每年至少兩次與債務單位對賬,并請對方在對賬清單上簽字、加蓋單位公章或財務專用章予以確認。定期對賬并簽認,一方面可以防止訴訟時效的過期,這是最終通過法律手段尋求債權保護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還可以防止清欠人員與債務方惡意串通,低價以現金清賬,私下中飽私囊。
6.做好應收賬款的追蹤分析工作。應收賬款一旦形成,企業就必須考慮欠款者的償付能力以及如何足額收回欠款的問題,企業財務人員應當對應收賬款賬齡、賒購者的經營情況進行追蹤分析,根據賬齡及客戶的信譽度加大示警力度。
一般情況下,應收賬款賬齡越長,收回的可能性越小,發生壞賬的可能性越大,企業可以根據以往的工作經驗將賬齡最長、掛賬金額最大、欠款單位經營狀況持續惡化的劃為A類,而將賬齡短、風險小的應收賬款劃為B類,其余則劃為C類。財務人員應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A類應收賬款上,作為考察的重點對其進行詳盡分析,同時也不能放松對B、C類應收賬款的管理;另外,按月編制企業應收賬款風險評估表,以便讓決策層和相關部門準確、及時、全面地掌握企業應收賬款的現狀,有針對性地制定欠款催收政策。
7.在清欠手段和方法上進行創新。企業在制定收賬政策時,要在增加的收賬費用與減少的壞賬損失、管理成本、應收賬款機會成本之間進行比較、權衡,掌握好寬嚴界限,擬定可取的收賬計劃,分情況采取現款回收、債務重組、股權置換、實物抵債、經濟手段與法律訴訟手段相結合等方式進行清欠。
對信譽尚可,只是遇到暫時困難而不能及時支付貨款的客戶,企業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幫助其渡過難關,以便能夠收回較多貨款;對于惡意拖欠、信用品質差的客戶,為降低應收賬款的壞賬損失,應及時向法院起訴,利用法律手段捍衛企業的利益;對于客戶已達到破產邊緣的,則立即向法院起訴,以期在破產清算時得到債權的部分清償;大型企業集團可在總部的領導下開發清欠信息平臺,組織各成員企業開展聯合清欠。
企業要發展壯大,就必須要擴大產品銷售,而應收賬款則伴隨企業銷售規模的擴大而增加,對企業而言,應收賬款的風險與收益是并存的,我們只有采取適當的信用政策及有效的管理方法,加速應收賬款的周轉、降低壞賬風險,才能真正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編輯/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