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大鵬
哈爾濱空調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目前中國最大的電站空冷器、石化空冷器、電站(核)空氣處理機組專業生產廠家,產品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創新能力強、競爭優勢大,使它雄踞行業排頭兵的龍頭地位。
哈爾濱空調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始建于1952年,被譽為“中國空冷器制造的搖籃”企業。公司生產的石化空冷器、電站空冷器和空調暖通設備都是為石油化工、電力能源、鋼鐵冶金等行業所必需的配套產品。這些行業對國民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公司生產的石化空冷器產品廣泛應用于中國石化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屬的產能達千萬噸的石化公司和煤油廠,產品在中國市場占有率50%,是中國唯一能夠對國際上廣泛應用的三種電站用空冷器產品進行設計、制造和工程總包的專業公司,產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完全替代進口;公司生產的核電站大型成套空氣處理機組成功應用于秦山二期核電站、巴基斯坦恰西馬核電站等。
作為中國最大的500家機械工業企業之一、中國機械工業核心競爭力一百強企業之一,國內上市公司綜合競爭力百強企業之一,該公司先后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和ASME認證,并具備進出口自營權和利用出口信貸向國際市場出口大型成套設備的資格。
該公司總占地19萬平方米,擁有多家子、分公司,在哈爾濱、上海設有5處生產基地。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西安、呼和浩特、太原等地設有辦事處,擁有技術研發人員225人,擁有各類專業生產設備2 100多臺套。2008年,公司銷售收入逾15億元,總資產達20億元。
經過多年市場風雨的歷練,哈空調能有今天的業績,主要得益于以自主創新樹品牌,以誠信為宗旨,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地求生存、謀發展。
自主創新,打造品牌信譽
上世紀60年代初,空調人憑借著一小根出國人員帶回來的翅片管,開始了石化空冷管束的開發工作。從生產設備的研制,到生產工藝的制定,每一項工作都是白手起家。1964年,哈空調生產出了中國第一臺中低壓管束,填補國內空白。第二年,又成功研制出了高壓管束,替代進口產品,應用在大慶石化。在設備運行典禮上,哈空調的主設人員站在力推高壓管束國產化的部領導身邊,一但發生爆炸,他們要同歸于盡。就是這幾臺管束,歷經四十多年仍在正常使用。從此,“哈空調”在國內石化空冷行業中聲名鵲起。如今,公司可設計、制造各類材質和安裝形式的高、中、低壓空冷設備。公司生產的石化空冷器產品廣泛應用于中國石化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屬的產能達千萬噸的石化公司和煤油廠,產品在中國市場占有率50%,覆蓋率100%。上世紀80年代,國內的電站用間接空冷系統采用的是國外的產品,國家通過項目技術引進,從匈牙利引進了全部技術,交付哈空調進行生產。但在實際生產應用過程中,哈空調發現匈牙利交付的技術是已經停止使用的圖紙。哈空調通過消化吸收、自主創新,突破技術難關,全面掌握生產制造技術,并將產品成功應用于內蒙古豐鎮電廠。
2005年前,國內大型電站直接空冷設備采用的都是國外的產品,不但造價高,而且選擇的余地幾乎沒有。哈空調通過技術引進,以內蒙古烏拉山電廠2*300MW電站空冷設備國產化項目為依托,全面掌握了大型電站直接空冷設備的設計和制造技術。2006年,公司設計制造的大型電站直接空冷設備在內蒙古烏拉山電廠成功投入商業運行,首次實現了大型電站直接空冷設備的國產化,打破國外產品的壟斷,大大降低了國內電站的建設成本。2006年,公司自行研制的國內第一套直冷單排管生產線投入使用,打破了此類產品長期依靠進口的局面,首次實現了大型發電機組空冷島單排管管束的國產化,產品已經為陜西銅川600MW發電機組配套使用。同時,打破了國外公司試圖在中國市場以產品技術轉型把哈空調擠出市場的企圖,站穩了國內市場。
該公司能夠對國際上廣泛應用的各種電站用空冷器產品進行設計、制造和工程總包,近年來已為國內外各大電廠提供了總裝機容量超過8000MW的電站空冷器產品,產品性能達國際先進水平。
從電站空冷福哥型間接空冷器的引進消化吸收,到直接空冷器設備全部實現國產化,從雙排管到大單排管的研制開發和應用,從核電站用空調機組實現國產化到走出國門出口創匯,接受國外用戶的檢驗。多年來,該公司憑借雄厚的技術研發能力和制造水平,為中國空冷換熱器產品填補了52項空白,產品多次榮獲相關部委的表彰和獎勵。2006年,鑒于公司在裝備制造業國產化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貢獻,國家發改委對公司進行了表彰。
哈空調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自主創新,樹立品牌信譽,在中國乃至國際空冷換熱行業中樹立了自己的地位。
強化管理,誠信面對用戶
哈空調的信念是干一件產品,樹一座豐碑。正是一件件質量過硬的產品,為哈空調的誠信做了最好的詮釋。
公司在1995年11月就率先在國內同行中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并順利通過了2000版的復審工作。他們嚴格按質量保證體系運作,先進的設計理念和完美的工藝流程以及員工視質量為生命的意識,使公司產品成為一個令人信賴的品牌。該公司專門成立了質量管理處,由經驗豐富、水平高的專業質管人員組成。通過努力工作,使質量控制由事后處理轉變為事中控制,保證產品從原材料進廠到成品出廠現場安裝的一系列過程的實時控制,將質量差錯消滅在萌芽狀態,如1993年為加拿大多倫多北部灣NORTH BAY電廠200MW以上機組提供了56臺直冷大口徑雙排管管束,該設備經過多年使用,至今運行狀態良好,未出現任何質量問題,深得外商好評。在空調人自主創新的不懈努力下,公司產品在不斷擴大國內市場的同時,出口加拿大、巴基斯坦、伊朗、新加坡等國。
“顧客至上”、“客戶就是上帝”在哈空調絕不只是一句響亮的口號,而是全力以赴的行動。1999年,公司在完成出口伊朗4.17億元合同過程中,公司出廠的產品經過外商駐廠人員嚴格檢查,完全達到質量要求,有的還高于國際標準,外商十分滿意,但是公司并不滿足于此,先后派出5批工程技術人員到伊朗電廠現場跟蹤服務、技術指導、組織培訓,僅差旅費就花掉近百萬元。外商伸出大拇指稱贊道:“中國人真了不起!”在國內電站的建設項目中,為使公司產品能夠順利安裝調試,公司每一個項目都會派人員長期跟蹤,得到用戶好評。2006年,公司獲得中國神華公司等多家公司優秀產品供應商稱號、中國石油工業協會的“中國石油石化裝備名牌產品”、“中國石油石化制造業五十強”、2008年“中國工業行業排頭兵企業”、“中國名優產品售后服務先進單位”等稱號。
近年來,產品用戶對產品的制造周期要求得越來越短,質量要求得越來越高。因此,強化管理,增效降耗,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縮短產品生產周期,滿足用戶需求,成為企業的努力方向。2003年以來,該公司累計投入近1 000萬元人民幣,進行企業信息化建設,從原材料采購,產品計劃、生產制造、運輸發貨等環節進行信息化管理,
公司2006年榮獲“全國企業信息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凝心聚力,關愛每個員工
企業不僅僅是生產組織、經濟組織,從某種意義上看還是社會組織、文化組織。由于人總是帶著情感去工作的,其行為帶有很大的可變性,所以,企業員工的職業操守、職業規范、對企業的忠誠度如何,對于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是非常關鍵的。
公司常年在企業內部實施“凝聚力工程”,關愛困難群體,為職工解決實際問題。公司工會堅持職工有病必訪、有難必幫,病故必到場。2006年為困難職工支付困難補助費45 030元;發放救濟費38 475元;為6名職工辦理了特困證;與公司人勞處定期到福利院看望孤寡職工,并送應季衣物和慰問品;在國慶節、春節走訪住院長病、有困難的老干部、勞模和職工,組織歷屆勞模進行身體檢查,為退休勞模送生日蛋糕和紀念品。為了更好地維護和保障女職工的特殊利益,公司工會在“三八”節前夕為在崗的277名女職工每人購買了1份“國壽團體女性安康保險”;同時,為在崗女職工在醫院進行了婦科健康體檢。
同時,該公司大力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已連續舉辦了五屆公司“挑戰杯”長跑越野賽。在多功能廳、機加分廠樓上建立了乒乓球活動場地,共有8副球臺,每天有近30人參加活動。在機加分廠樓上空地開辟的3個羽毛球場地,每天中午有近20人在練球,辦公樓4、5層緩臺上的臺球活動場地也吸引了一些臺球愛好者。公司圖書館存有各類圖書萬余冊,訂閱雜志35種,為200余名職工辦理了圖書證,每周周五午休向職工開放,借閱圖書人數每次不少于50人次。
2006年,該公司重新改建了員工食堂,員工就餐自助式;重新對車間和廠區的地面、樓面進行改造;對車間照明和排風系統進行改進,為員工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改造廠區供水系統,讓職工喝上放心水;在新廠區建設過程中,在用地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建設了網球場和籃球場;公司工會每年為員工購買新書,不斷提高公司圖書室的借閱能力等。
2006年,該公司在國家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戰略部署之下,開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瘦身運動”。剛一開始,改制涉及的職工都議論紛紛,擔心補償不合適,擔心拿不到實惠,當時公司內最熱門的話題就是“改制”。公司為確保職工利益而制定的改制方案打消了他們的顧慮,那就是“用好用足政策,就高不就低,讓職工得到實惠”。為此,公司認真核算工資基數,使職工補償基準達到了1 695元/年,在全市各家改制企業中位居前列,得到了并軌職工的贊賞。
2006年9月12日召開的職工代表大會,是哈空調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大會。大會達成了共識:為使離廠職工既享受高額補償金又能享受并軌的優惠待遇,公司拿出了把握政策最優最全的方案,如果改制成功,將徹底解決多年來沉積下來的深層次結構矛盾和問題,否則將會影響企業今后的生存發展。心與心的溝通,同為空調人的共鳴,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深沉、有力,職工安置方案獲得高票通過。
改制后,原在冊職工由1 340人減為720人,減員幅度接近一半兒。為了讓職工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公司高層果斷決策全面調整薪酬體系,在職職工的工資全面上調。摸著鼓起來的錢包,職工們樂在心頭、喜上眉梢。改制工作終于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哈空調從負重跑變為加速跑,未來的藍圖也更加清晰,更加美好了。
1999年,哈空調成功發行A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十年來,公司總股本增長了近1.3倍,累計向股東發放紅利11.6元/10股。2006年,公司在全國上市公司綜合競爭力百強榜上名列第57位。哈空調在工商銀行的信用等級為AA+,流動資金貸款可以采用信用貸款,而不需抵押或提供擔保人。哈空調的納稅信用也是優良的,2008年榮獲黑龍江省年度市利稅五十強榮譽稱號;哈市地稅局“納稅信譽A級單位”稱號。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在近期國家發改委發布的東北地區振興規劃中,將大型煉油和乙烯成套設備、大型煤化工成套設備、大型冶金設備、大型發電設備都列為裝備制造業振興的重點。這些設備的大發展將為哈空調的產品提供巨大的市場。幾年來,公司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技術改造和產品技術升級,準備迎接新的挑戰。
發展民族工業,自強不息是空調人的奮斗目標,強化主業,擴大產品市場份額、不斷滿足用戶需求是空調人的努力方向,空調人將充分利用東北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戰略時機,向著國際化、集團化的發展目標前進。
(編輯/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