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云
求異思維指的是一種逆向性的創造思維,其特征是用不同于常規的角度和方法去觀察分析客觀事物而得出全新形式的思維成果。作為語文教師的我把這種思維模式引入到了作文教學中收到很好的效果。
作文教學一直以來都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不僅許多同學討厭寫作文,許多老師也很煩惱于如何教作文。為了完成任務,老師布置作文,學生不得不硬著頭皮去寫,所寫出的作文往往雷同化、概念化、公式化。從立意到選材,從構思到敘述,均無獨到之處。寫教師必定是深夜工作、帶病教學、孩子有病不去醫院;寫學生必定是拾金不昧、刻苦學習、浪子回頭上大學。這些已成為學生寫作的主要內容和程式。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對事物沒有獨立的見解,缺乏求異思維。
有一專家說得好,“文章最忌隨人后”。要想在千百篇作文中脫疑而出,文章一定要有新意,要獨辟蹊徑,要有科學的、與眾不同的見地,這就要求語文老師在作文訓練中適當引入求異思維訓練,激發同學們的創新意識,鼓勵學生寫文章要敢于標新立異,突破思維定式,保持思維的廣闊性,“思接千載,視通萬里”。作文時恰當地運用求異思維,沖破傳統的思維束縛,能有老瓶裝新酒,使文章從“山窮水盡疑無路”中迸發“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
如有一次,我看到一個學生有一段學習熱情不高,我批評他道:“你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第二天他交上來一篇作文——“也說‘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蔽闹袑懙?就說“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吧,它與“一曝十寒”同義,都是貶損那些工作與學習時常中斷,不能持之以恒,以至一事無成者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所言極是。但反過來想想,天天打魚,從不曬網,又當如何呢?且不說人的體力能否堅持下去,就是網,也會因長期浸泡得不到晾曬而霉爛。沒有網,又怎么能打魚?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既能調節人的體力,又能延長網的壽命,有利于更長期、更大量地打到魚,這豈不是一種科學的生產方法?
既然人們常用諺語來比喻學習和工作上的情況,那不妨讓我們具體分析一下學習與工作是否需要“曬網”。我們知道,金屬機件長時間、超負荷地運轉,就會因“疲勞”而斷裂,更何況有血有肉的人呢?生理學告訴我們,當人的神經系統和運動系統過于疲勞時,若不適當休息,就不能恢復功能,提高效率。學習與工作老是處于緊張、疲勞狀態,往往事倍功半,難以取得最佳效果??梢?學習、工作不能排斥休息。“曬網”,就是為了保護魚網,以利于多打魚;休息,是為了調節大腦和體力,以利于更好地學習、工作,收“事半功倍”之效??春笞屓硕恳恍?這個學生學以致用,采用求異思維的方法令文章出新求深,正中見反,異中見新,收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作文訓練為求異思維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天地,學生只有沖破各種條條框框的束縛,積極大膽地去思考,去想象,去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才能寫出富有個性,具有創新精神的好文章。
在作文教學中,為了訓練同學們的創新意識常常設計一些富有挑戰性的題目讓他們分別從正面和反面作文。例如“愚公移山”這一舉動是愚蠢還是明智,讓學生根據這一寓言故事從不同的角度發表自己不同的見解。選愚公移山是明智之舉的學生寫道:“愚公移山正視生活中的困難,對現實存在的矛盾毫不躲避,做到了一切從實際出發。而搬家則是一種典型的逃避矛盾的錯誤做法。是一種自私的治標不治本的做法?!薰粕剿憩F出來的持之以恒、奮斗不息的精神早已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主體。歷史的車輪匆匆碾過,總是將真理記載其中。上兩個世紀,我們的祖國面臨外敵入侵、國將不國的危險境地,如果沒有無數像愚公一樣的人,如果沒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始終激勵著中國人民,恐怕我們早已成為亡國奴。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若國不復存,哪來個人幸福?!边@是一篇從正的方面,大多數人所認同的方面說理的,透徹、到位、具體。
選擇愚公移山這一舉動不明智這一話題的學生是這樣寫的:“人的精神固然重要,但不能片面無限夸大而違背自然規律。愚公的愚就在于無視客觀條件和客觀規律。讓世世代代都去移山,且不說子孫們吃什么……”愚公搬家體現了創新意識,破除守土重遷的傳統觀念以坦蕩的胸襟面對世界。這一學生另辟蹊徑寫出了人與自然相互和諧的重要性,言之成理,發表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具有創新意識。
當然,倡導求異思維,并不是讓學生不著邊際地去胡思亂想,異想天開,胡亂構思。求異思維是要在科學精神,科學理性,科學方法的引導下,才會有正確的方向和積極的成果。
例如另外一個學生在論述愚公移山這一舉動時是這樣的:“愚公真愚,無論是搬家,還是移山,它最終的目的,不都是更好地與外界溝通嗎?既然解決的問題相同,那么肯定要選擇一種既現實又可行的方法。試想,山就這么移下去,至少需要多少代人,而生命對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這僅有一次的生命難道應該用來移山嗎?而愚公搬一家所用的時間若用來移山,可又能挑幾擔土呢?如此勞民傷財,還不如一切從實際出發,要么繞道,要么搬家,豈不省時省力……”這篇文章就不能算作成功之作。要知道愚公移山這一寓言的寓意是暗示人們正視困難,對現實存在的矛盾毫不躲避,做到了一切從實際出發。而搬家或者繞道則是一種典型的逃避困難的錯誤做法。毛主席在《愚公移山》這篇文章中熱情歌頌了愚公精神。其精神鼓舞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鼓舞人民建設新中國。60年代響徹中華大地的“學習愚公移山,建設美好祖國”,在當時對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起到了多么大的促進作用!
從這里可以看出,教師在指導作文時,要鼓勵學生在立意上求異,要引導學生打破固有的思維定式,讓學生敢于說出心里話,寫出自己與眾不同的見解,但是用求異思維方法構思作文要言之成理,不能鉆牛角尖,不能違背一般的生活邏輯,更不能違背絕大多數人認同的是非觀,就好比不論思維怎樣逆向思維是有道理的,也應力戒片面性,這樣的文章才有說服力。例如最后這一篇文章雖有自己的見解,但過于片面,不能視為一篇成功的作文。誠然,學生在“求異”過程中,出現片面性,甚至產生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這是難免的,反映出學生思想還不夠成熟,而不是求異思維固有的弊病。正確的態度是積極引導,把“求異”和“求真”統一起來,使求異思維訓練成為發展學生創造性作文能力的有力手段。
(編輯/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