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華
一、偵查監督的根本目的是維護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
刑事偵查權的有效行使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任何權力都必須得到制約,刑事偵查權是一把雙刃劍,公安機關工作人員在維護社會穩定、保護公民權益的同時又極有可能損害到公民的利益。我國偵查權的監督主要來自檢察權,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了檢察機關是我國的訴訟監督機關,其監督的范圍是所有司法監管的法律實施活動,包括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權也成為我國憲法、刑法等國家大法所要保護的根本目標。我國的法律賦予了偵查機關搜查權、扣押權、拘留權、執行逮捕權以及其他權利。這些權力的實施必然會對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和財產權利產生重大影響。所以,人民檢察院進行偵查監督,應將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監督偵查活動的合法進行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使犯罪嫌疑人的權利能夠獲得充分的保障。按照刑事訴訟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檢察機關應重點監督公安機關有無下列行為:(1)對犯罪嫌疑人刑訊逼供、誘供的;(2)對犯罪嫌疑人或證人以體罰、威脅、誘騙等非法手段獲取證據的;(3)偽造、隱匿、銷毀、調換和私自涂改證據的;(4)有意制造冤假錯案的;(5)私吞犯罪嫌疑人財物的;(6)超越辦案期限的;(7)貪污、挪用、調換贓物贓款及其孳息的;(8)違反形式訴訟法關于采取、執行、變更、撤銷強制措施規定的;(9)徇私舞弊,放縱、包庇犯罪分子的;(10)其他違反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的行為。社會輿論都集中在以上各項行為中,這說明檢察機關加強偵查監督,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
二、偵查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
1.刑訊逼供、體罰犯罪嫌疑人的情況仍然存在
刑訊逼供、體罰問題,盡管各級國家權力及司法機關一再三令五申,但到目前為止仍屢禁不止。這是因為它仍然是獲取犯罪嫌疑人認罪供述的有效手段。偵查人員通過犯罪嫌疑人的認罪供述可以很快取得其他人證物證,從而形成完整的證據鏈。另外,由于缺乏對訊問的監督,就算存在刑訊逼供、體罰這種行為,現場也沒有人證實,時過境遷之后,所遺留傷痕也失去檢驗價值,偵查人員可以矢口否認。由于刑訊逼供對破案幫助較大,所以偵查人員難免鋌而走險采取這種方式。
2.超法定辦案期限問題還需要繼續努力鞏固現有成果
明確的羈押期限是犯罪嫌疑人權利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而法律對司法機關辦案期限的規定,也是保障犯罪嫌疑人權利的一項重要措施。任何刑罰,只要是自由刑,都會有一定的期限,不可能無限期地關押,超過一天都構成了對罪犯人權的侵犯。對于未決犯,羈押也應該是有一個期限的,犯罪嫌疑人不可能在看守所內無限期地等待偵查的結果。期限一到,就應該改變強制措施,或者予以釋放。但是,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雖然現在采取了一些措施,也做了一些工作,但對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權利保護還做的不夠。超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辦案人員主觀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觀方面的原因,雖然檢察機關監所檢察部門一直孜孜不倦地對超期羈押工作進行糾正,但超期羈押對人權所造成的嚴重危害并沒有被深入的認識,這樣這一問題就不能得到真正永遠的解決。
3.存在辦案干警侵吞犯罪嫌疑人財務的現象
犯罪嫌疑人被抓獲后都要在公安機關接受盤問,場地一般在派出所或刑警隊的審訊室,這一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為留置。由于公安機關留置權的存在,且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在留置階段的審訊活動沒有任何監督制約,導致了犯罪嫌疑人在派出所接受審訊時,其身上的財物被辦案的警察侵吞,由于其拿不出有力證據,事后也無法進行追查。這種行為,看起來是違反程序,實際上是貪污。
三、在監所檢察工作中開展偵查監督的合理性
1.監督工作交由專門的監督部門行使,有利于監督目的的實現
檢察機關開展偵查監督的目的就是維護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利,而監所檢察部門以保護人權作為最重要的工作目的,這與檢察機關開展偵查監督的目的是一致的。將偵查監督權力配置給監所檢察部門,有利于監所檢察部門更加集中全面地保護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由于公安機關在偵查階段侵犯的主要都是在押人的合法權益,而在押人關押的場所屬于監所檢察部門監督的范圍。將偵查監督權賦予監所檢察部門行使,也方便偵查監督工作的開展。將超法定辦案期限和侵吞財物的監督納入監所檢察日常的工作范圍,刑訊逼供、體罰問題以及其他的有關問題也納入監所檢察部門的監督就會大大提高偵查監督的效力。
2.有利于建設一只高素質、專業化的公訴人隊伍
隨著中國的飛快發展,建設和諧的法治社會的意識增強,當前指控犯罪的難度大大增加,刑事檢控工作面臨著越來越強有力的挑戰,建設一只高素質、專業化的公訴人隊伍勢在必行。如果讓公訴人在指控犯罪的同時再進行偵查監督工作,這樣不利于公訴業務的專業化建設,同時也難以發揮公訴人的長處。
3.監所檢察部門本身的權利配置方便偵查監督權的行使
監所檢察部門是檢察機關內部各種權力比較齊全的部門,擁有偵查權、批捕權、起訴權,并且也配備行使各項權力所必須得人才,這對開展偵查監督工作相當有利。要開展偵查監督,必須要進行必要的調查或偵查,并且要有熟悉偵查工作的辦案能手,在這一方面,監檢部門有著比刑檢部門更多的優勢。
4.可以減輕刑檢部門開展偵查監督的壓力
刑檢部門擔負著偵查監督的工作,這對有大量辦案任務的公訴人來說,兩頭很難兼顧。由于辦理案件是件很實在的任務,完不成,就會影響案件質量和工作成績,而開展偵查監督則沒有硬性的任務,對刑檢部門的工作業績沒有什么影響。刑檢部門負責案件的批捕起訴,公安機關負責案件的偵查,雙方有密切的工作聯系,如果由刑檢部門(下轉149頁)(上接147頁)來監督公安機關,工作上不好溝通,出于以上原因,可以看到將偵查監督權從刑檢部門剝離開來,由專門的監督部門行使,可以保證辦案的質量,也可以使監督職能得到有效的行使。
四、如何在監所檢察工作中開展偵查監督
1.與看守所及監獄部門互信互監,各負其責,共同做好監所工作
現在各地都在看守所及監獄部門設立了駐所檢查室,監所檢查工作的開展,主要還是通過駐所檢查室對看守所或監獄實行的監督。駐所檢察室雖然要行使法律監督的權力,但也不能以監督者自居,對看守所及監獄的工作過多干涉。由于看守所及監獄在隸屬上屬于公安部門,這就要求駐所檢察人員應當與看守所互幫互助,以維護和諧社會,維護在押人合法權益為目標,相信看守所的干警,在肯定他們的工作成績的基礎上,能夠理解他們的困難,并協助其解決困難。
2.取消公安機關的留置權,使公安的偵查活動能夠集中在檢察機關的監督之下
留置權并非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警察權力。留置的這段時間內,這段時間是不在看守所的,一般都關押在公安機關的留置室里面,警察的這一權利很要命,在長達48小時的羈押中犯罪嫌疑人缺乏司法救濟,但如果公安機關只能對犯罪嫌疑人采取拘留等強制措施,并立即移送看守所執行,所有的訊問活動規定都只能在拘留后進行。這樣,檢察機關就可以對公安機關的訊問活動進行有效的監督,基本上可以杜絕體罰、刑訊逼供等現象。
3.對剛入所的犯罪嫌疑人進行體檢把關
由駐所檢察官進行嚴格把關,對每一個剛進所的犯罪嫌疑人都要檢查其有無遭受體罰、刑訊逼供的情形,并進行記錄。如果犯罪嫌疑人有上訴情形,在剛進入看守所時,其身上所受的傷不可能完好,只要進行認真檢查,應該是可以查出來的,針對查出的情況進行適當的處理,這樣就能有效的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從根本上杜絕體罰、刑訊逼供等問題的出現。
4.在犯罪嫌疑人中開展權利義務和訴訟程序告知活動
在犯罪嫌疑人進入看守所后,由監所檢察部門對其告知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各項訴訟權利和義務,列舉訴訟程序的全過程以及各項羈押期限,內容盡量簡明易懂,認真開展法制教育,使大家都懂法、知法。通過這些措施,犯罪嫌疑人對自己的權利義務以及訴訟過程非常清楚,有助于其通過司法機關保護自己的權利。
5.開展問卷調查,擴大信息來源
為了促進偵查監督工作的進行,可以通過問卷調查來擴大信息來源,這是檢察機關開展監督工作的有效武器。通過在監管場所內開展多項的問卷調查活動,搜集大量信息,方便監所檢察部門有針對性地開展監督工作。可受理在押人員的各種控告檢舉的線索,擴大開展偵查監督的信息來源。
6.通過立法,明確法律責任
應該從立法上明確法律監督的責任。希望也能夠像信訪工作那樣實行責任追究制,只要是違反了法律規定的人員,無論哪一環節出現問題領導都要承擔相應責任;其次,在哪一環節出現問題由哪一環節的人員承擔相應責任,輕者應給予記過、降職、撤職、開除等處分,對情節嚴重者應給予追究刑事責任,這樣才能有效的保證監督權真正行使到位。
(編輯/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