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軍
一、科學發展觀是一種新的人本價值思維
科學發展觀將以人為本作為自己的本質核心,突出了人的尊嚴、人的價值、人的權利、人的需求、人的發展,實現了人類社會發展價值目標的理性回歸。
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人類社會的發展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矛盾運動的結果。在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中,人是最終的決定性因素。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系的變革,上層建筑的完善,無不是人類根據自身的需求不斷地改造自然、改造社會、完善自身的進程,社會發展的本質是人類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轉化。科學發展觀堅持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思想,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和黨的宗旨目標密切聯系,從根本上確立了人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價值,賦予社會發展全新的內容。
科學發展觀使人類更加重視自身的發展與完善。追求幸福美好生活,實現大多數人的全面自由發展是人類社會進步發展的客觀標尺。科學發展意味著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協調,人與社會的同步,意味著自然、社會和人的三種價值增殖。在作為人類存在的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上,人們通過實踐方式的改善,使自然的存在朝著更有利于人的存在方向轉變,從而形成一種自然對人的價值增殖;在作為個體存在的人與他人或集團之間的關系上,人們通過相互交往方式的改善,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朝著更有利于個體人存在的方向轉變,從而形成一種社會關系對個體人存在的價值增殖;在個體人的現實存在方式與理想存在方式之間的關系上,通過上述兩種轉變,即個體人的總體存在方式的改善,從而形成其自身的現實存在價值到理想存在價值之間的價值增殖。這三種價值增殖就是作為發展一般的基本內涵。不言而喻,這些都是在實踐基礎上的自然的人性化以及與此相伴而行的人的自然化這種互動過程的產物,歸根結底,也都是人們實踐方式改善的結果。離開現實中的活生生的人,離開人的社會實踐,離開人的價值取向與存在方式的價值增殖,就無所謂前進與倒退,自然也就無發展可言。所以,從根本上講,科學的發展無非是人們實踐方式的改善,無非是人們從現實存在價值到理想存在價值之間的價值增殖。整個社會制度的設計和推崇,現代化進程的組織和制動,都是以大多數人的幸福滿足和利益實現為導向的??茖W發展觀把大多數人的需求滿足和自由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本質和歸宿,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統一中實現人類自身的完善與發展,開辟了人類自身發展的新途徑。
二、科學發展觀是一種科學的認知方式
科學發展觀是建立在現代科學知識基礎之上的一種新的認知方式。科學發展觀與傳統發展觀的最大區別就在于它的“科學”性,它立足半個多世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客觀實踐,30年的改革開放為實證基礎,站在新世紀市場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出發,深刻把握我國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以更廣闊的國際化視野和更強烈的市場競爭意識,用科學的、理性的態度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過程進行縝密的研究,深刻反思傳統發展模式的不足與教訓,認真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就新世紀新階段什么是發展、為什么要發展、如何實現發展、如何評價發展等發展觀的基本問題進行了新的解釋,形成了完整獨特的理論體系。科學發展觀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征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以全新的視角為人們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路徑:它把發展當做社會主義的第一要義,對發展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它把滿足人的全面發展需要作為根本目的,對發展的本質有了更清醒的把握;它要求發展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全面發展,對發展的內涵有了更全面的概括;它堅持人與自然的統一,注重發展的可持續性,對發展的思路有了更清晰的指向;它把發展的實現與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緊密結合,對發展的規律有了更科學的揭示;它強調發展要做到統籌兼顧,對發展的方式有了更明確的規定。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人們按照科學的思維方式,以科學的態度正確認識處理各種關系、解決發展過程中
的各種矛盾。
三、科學發展觀開創了一種新的文明模式
科學發展觀強調全面協調可持續和統籌兼顧的發展理念,為解決人類現代社會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諧社會的主要特征是激發活力、尊重創造、鼓勵成功、肯定財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是在發展基礎上正確處理各種社會矛盾的歷史過程和社會結果。要通過發展增加社會財富、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過發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不斷促進社會和諧??茖W發展觀是指導人類社會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行動指南和理論指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則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實踐和生動體現。
構建和諧社會首先要圍繞人的權利、需求來制定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在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維護生態平衡的基礎上進行經濟建設,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人類只有確立寓富于天、天人共富的思想,才能贏得生態環境、國民經濟、人類自身三者和諧的可持續發展。其次,要在經濟發展的進程中注重社會的文明進步,不斷提高人們的社會生活質量,使更多的人能夠親身體驗經濟成長的樂趣,實現經濟與社會的和諧。
科學發展觀不僅需要轉化為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而且需要內化為每個人特別是黨員干部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從理想、信念、情感、意志、態度上樹立起與科學發展觀相適應的價值理念。關于如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經濟建設的關鍵在于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政治建設的關鍵在于權力結構和權力運作機制改革,文化建設的關鍵在于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社會建設的關鍵在于實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
(編輯/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