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淑娟 陶 欽
一、 社區學校與社區文化建設的功能
1.社區學校與社區文化的含義
社區就是一個地域內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群在社會生活中所形成的共同體。社區學校是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由社會各企事業單位共同參與的一所承擔社區居民知識傳播、素質教育和黨員政治培訓的學校,是一所能發揮個人特長,學習知識和創造財富的學校,是一所能讓少年代學有所學,中年代學有所用,老年代學有所樂的融教育文化為一體的學校。社會文化指的是特定社會區域當中人們的各方面行為所構成的文化系統,它既包括這一區域內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包括該區域內社會成員的理想追求、價值觀念、道德情操、文藝修養、生活習俗等。現階段的社區文化,一方面秉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特色,另一方面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轉軌而體現出現代的人文精神。因此,當今的社區文化既有著濃厚的地域性和群眾性,也有著強烈的開放性、多元性,并且有相對的獨立性和彌散性。
2.社區學校與社區文化的功能
(1)社會溝通功能: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勞動分工越來越細,社會競爭的壓力也越來越重,人際關系趨于淡化,普遍存在著同一屋檐下,一幢樓卻互不相識的現象,更談不上交往,而社區文化的建設和社區學校則具有增強社區內的人際溝通功能。如利用社區學校開設老年舞蹈班、書法班、繪畫班、少年英語班、下崗工人再就業培訓班等各種方式把社區居民吸引到一起,促進人們之間的情感交流、知識交流,共同創造一種親善、和諧的氛圍,密切人與人之間、人與社區之間、社區與社區之間的聯系。
(2)提高社區居民生活質量的功能:社區學校以社會為基地,以社區居民為對象,以促進居民的身心健康為目的,充分有效地利用本地區的衛生保健資源,有計劃、有組織、有評價地開展心理咨詢,預防保健等健康教育,使社區內各種不同的人群樹立健康意識,關心自己、家庭及社區的健康問題,提倡科學的生活方式,自覺改變各種不良的生活行為和方式,從而降低社區內的發病率、殘障率和死亡率,使居民的生活質量有明顯提高。
(3)心理凝聚功能:社會文化是一種黏合劑,社區學校是社區居民學習交流的場所,它以種種微妙的方式,來溝通人們的思想感情,融合人們的生活方式、道德情操、培養和激發人們的群體意識和責任感,有助于人們正確地認識自己對國家、對家庭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
(4)文化感染的功能:社區文化建設中的文化活動具有強力的感染力和親和力,經常推出一些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節目,如小型演唱會、小品小戲演出、各種智力競賽游戲以及各類健身體育活動,以營造社區的文化氛圍。
(5)價值導向的功能:經濟是城市的實力所在,文化是城市的魅力之花,判斷一下城市是否現代化,不能只看經濟增長,經濟增長的同時還必須要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文化的發展是現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內容,二者并進才能真正體現城市的現代化和多元化。
二、社區學校與社區文化建設的發展
1.注重社區需求,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社區建設對教育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區域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迫切需要有一個教育基地,發揮多種功能培養各類人才,作為龍頭帶動社區文化的全面發展,這就是社區學校。社區學校要面向機關干部、離退休人員、已建立的各類組織團體及青少年等四大群體,使之集社區黨校、再就業培訓基地、老年學校、青少年第二課堂等為一體,注重群眾多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開設明理、益智、強體、冶情的各類科目,構建“終身教育”在社區的網絡機制,構建以社區為載體,群眾為主體,文化為媒體的三位一體的社區大文化格局。
2.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社區文化服務隊伍
學校不設專職教師,將根據設置的課程,充分利用社區智力資源,發揮與民主黨派結對共建優勢,建立一支推薦與自薦相結合的社區學校兼職教師志愿者隊伍,其對象可為:在職教師、教授、科研人員和專業技師、黨和政府及學校企事業單位有關領導、離退休專業技術人員、在校的大學生等。對從事社區文化服務的人員一定要進行嚴格挑選和培訓,把那些思想健康、品質優秀、多才多藝的人才利用起來,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
三、 社區學校與社區文化在建設過程中應當注意的問題
1.堅持以人為本,營造具有本地區特色的社區文化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由于歷史、地理、政治、經濟以及民族性格,人文思想內涵等方面的差異,各地區文化都不盡相同,呈現出色彩斑斕、豐富多彩的特點。我們創導建設的社區文化就是要營造具有本地區特點,凝聚中華民族人文精髓的社區文化,要以人為本。社區文化建設首先要滿足人對生活條件,生活環境,生活質量的基本需求,任何社區文化的建設都應該和人的需求相結合,才能吸引大家的參與,只有在尊重人的個性,滿足人的個性需求的基礎上的“宣傳”,才能達到它預期的目標和作用。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個性,平等參與,共同發展,是社區文化發展的趨勢,社會主義社區文化建設同樣也不例外。
2.加強規劃,保證社區學校與社區文化的持續發展
社區學校是傳播知識、學習技能提高社區居民素質和加強社區文化建設的重要場所。社區學校要營造一種充滿生機充滿文化的氛圍,并能推動各類教育的發展,實現學校、社會、家庭教育一體化,我們應該把社區學校與社區文化建設當做一個系統的、長期的工作來推進,深入調查、循序漸進逐步建立適應當地情況的社區學校與社區文化建設的內容、形式,并根據社區的人文結構,制定有針對性的、長期的規劃,保證社區文化建設健康持續性發展。
3.社區學校與社區文化的發展動力
面對社區學校多樣化的教育需求,以及不斷進步的社區文化,我們既需要進一步作理論上的概括,又需要提出具有啟發意義的實踐性建設,從國外社區教育的興起和發展來看,生產力的高速增長、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和人類自我意識的不斷深化,將是推動社區學校和社區文化發展的三大動力。社區學校教育在社區發展中具有形成社區居民積極的人生價值觀,生活態度和道德規范,提高社區居民的素質和文化水平,設良好的社區文化,培養社區角色等主要功能,社區學校教育也一定能大大豐富原有教育管理體制,形成一個各種教育因素的集合體,實現學校教育與社會文化一體化,到那時,社會將成為生活樂園,社區學校將成為人們心中的圣地社區文化也將更加充實、更加豐富多彩。
(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