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光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制勝法寶,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強大動力和堅強保證。要使思想政治工作不斷提高工作效能,必須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不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一、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重要性
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符合社會發展規律,是歷史的必然,是薪時期發展的時代要求。馬克思主義認為,世界是永恒發展的整體。這個原理要求我們必須以發展的跟光看待問題。思想政治工作是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地更新,不斷發展。思想政治正處于復雜多變的世界環境中,我們只有不斷地改革和創新思想政治工作,與時俱進,才能適應多樣化的國際環境下才能使國家持續、穩定、健康地發展,才能使我黨永存生機。面對思想政治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我們必須選中切入點,創新工作方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才能將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總之,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制勝法寶,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調動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思想保障。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只有不失時機地對思想政治工作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立體化”創新,才會充分有效地發揮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傳統優勢,才會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強大動力和堅強保證。
二、當前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主要不足
1.思想信念淡化。改革開放、國際國內的動態信息的傳入,使人們開始注重自身的能力,注重自己的地位和尊嚴,自立意識、平等意識增強,思想空前活躍。經濟利益的多樣化,又使一部分人在得與失、利與弊、優與劣、榮與辱、是與非等問題的尺度把握上模糊不清,使思想信念淡化了。
2.個人利益強化。市場經濟明改革使人們開始注意個人利益的得失,出現了討價還價、要待遇、爭榮譽的現象,甚至不惜為了金錢而喪失人格。
3.敬業精神淡化。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市場的繁榮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已不能滿足吃飽穿暖,而有了高層次的要求,如政治、經濟、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這一方面體現了改革開放的成果,體現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物質財富的增長和社會的進步;另一方面也給人們思想造成了一些消極的影響。一些特權在握的人對物質方面的需求越來越高,滋生了腐敗現象;一些人抱怨分配不公,還有一些人自認為看破紅塵,工作上得過且過,不求進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敬業精神淡化。
三、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特征
1.體制創新。包括領導管理體制創新,運行機制、應用機制、協調機制和激勵機制創新,是一種全方位的體制創新。體制創新的要求是:既要黨委統一領導和黨政同心協力,又要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既要做到調控適度、運行有序,促進發展,又要依法治理,按照規律制度運轉。各級黨委宣傳部門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擔負著重要責任,要充分發揮領導協調作用;新聞單位要加大宣傳度,為改進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從而形成一個群策群力做思想政治工作的綜合管理體制。
2.觀念創新。一是大局意識,即思想政治工作要確立服從大局的思想,努力把人民群眾的思想統一到黨和政府的工作思路上來,把力量凝聚到實現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任務中來。二是陣地意識,其核心是堅持和加強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三是時代意識,凡是符合時代本質和潮流的,我們就要學習和吸收;凡是不符合時代本質和潮流的,就要改進和舍棄。
3.內容創新。隨著改革開放的全面深入,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物質利益、生活方式和思想活動日益多樣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也要適應這種新形勢,不斷加以更新,繼續進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實踐科學發展觀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等教育,增強抵制錯誤思潮和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想侵蝕的能力。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使廣大黨員、干部成為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模范,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科學發展觀的忠實執行者,這是新時期新階段加強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設的根本要求和目標任務,對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黨員隊伍、完成黨的執政使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四、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主要對策
1.要選準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點。思想政治工作要針對改革和經濟建設實際,確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和重點,努力使思想政治工作植根于經濟建設,更好地服務大局,把人們的力量凝聚到實現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任務上來,促進干部群眾更新觀念,提高素質,增強信心、堅定信念。實踐證明,要找準切入點,思想政治工作就能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
2.要抓住熱點、難點問題。要堅持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把解決群眾最關心、與群眾切身利益聯系最密切的問題,作為解決思想問題的鑰匙,使群眾思想認識得到提高,發揮暖人心、穩人心的重要作用。
3.要區分不同層面,切合實際進行教育引導。思想政治工作說到底就是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從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使人們在思想認識上由片面到全面,由模糊到明晰,由困惑到堅信,最終達到疏通思想,端正認識,解除困惑,明確方向,堅定信仰的目的。同時,也要注意針對不同層次的突出問題開展教育,注重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從群眾的切身感受出發、從具體事情抓起、把先進性與廣泛性較好地結合起來。
4.要充分運用有效載體,營造思想教育的社會氛圍。思想政治工作要與群眾物質和文化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使群眾從中受到教育,陶冶情操,提高素質。通過思想政治工作陣地,努力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教育模式,融思想性、知識性、趣性融于一體,延伸到8小時之外,使廣人群從置身于思想教育的濃厚社會氛圍之中。(編輯/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