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懷珠
當前,我校正在把建設和諧校園作為貫徹落賣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和戰略任務,建設和諧校園的內涵十分豐富,既要處理好教師與學員的關系,又要協調好學校內部不同群體之間的利益關系,理順學校的內部體制和機制,營造有利于學校長遠發展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既要堅持改革、促進發展、保持穩定,又要不斷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最充分最廣泛地調動和發揮教師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培育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我校辦學以人才為本,以教師為主體,教師是辦好學校的主要依靠力量,也是建設和諧校園的主力軍。做好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辦好學校、建設和諧校園的重要保證。
在大規模的培訓過程中,不但要注重教師的學歷、職稱、教學水平等,而更值得高度關注的是他們的思想政治、道德觀念、價值取向、心理狀態等方面發生的變化和出現的問題。這些變化使我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別是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做好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在繼承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優良傳統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和不斷創新新形勢下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理念,努力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增強實效性。
一是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以提高教師的思想覺悟,培養教師的道德情操,塑造教師的精神境界廠鼓舞教師的昂揚斗志,促進教師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為目的,科學確定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引導廣大教師獻身教育事業,成為科學發展觀的實踐者。必須明確教師既是辦好學校的關鍵,又是辦好學校可以信賴和依靠的力量。因此,在工作中對教師要充分信任、充分理解、充分尊重,充分關心,努力營造有利于教師成長成才、發揮作用的工作生活環境,增強服務教師的意識和能力,努力消除教師的后顧之憂,充分調動起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用自己的好思想好作風影響學員,用真才實學開拓他們的視野和能力,培養出合格的人才。
二是必須樹立“科學發展”的理念。教師的發展不僅是業務上的提高或者個人職稱、職務、學歷、學位、晉升,也不僅僅是生活待遇的提高,還應該包括思想認識、政治素養和道德品質等方面的提高。所以作為黨校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要體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基本要求,綜合考慮教師思想政治、道德修養、身心健康、業務能力、生活待遇、工作環境等方面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統籌兼顧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教師利益和學員利益、學校利益和社會利益,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還應該有總體規劃、分步實施,長期性任務與階段性工作有機結合,建立長效機制,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可持續性。
三是必須樹立“促進和諧”的理念。教師思想政治工作要貫穿“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諧理念,充分發揚民主,完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和校務公開制度,保障教師的知情權、表達權、監督權,增強法律意識,落實依法治校。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正確處理內部矛盾,弘揚正氣遏制歪風,維護和實現公平正義。推進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平等友愛、融洽相處的人際關系。尊重、支持、肯定和保護教師的創造愿望、創造才能、創造活動和創造成果,使學校充滿活力。未雨綢繆,健全制度、完善管理、加強朋務,保證教學、工:作、生活秩序良好,教師安居樂業,學校保持安定團結。
四是必須樹立“注重實效”的理念。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是開創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的前提和基礎。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要力戒形式主義和做表面文章,避免使教師感到反感和厭倦。應該提倡“三貼近”即貼近教師、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傾聽教師的心聲,體察實情,采納意見,對癥下藥,釋疑解惑。要虛功實做,聯系思想實際和工作實際,通過為教師多辦實事、辦好事,解決教師的實際問題,贏得教師的信賴和擁護。要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目標管理體系,加強考核和獎懲,完善監督和制約,把工作實效做為衡量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敗標準。
當前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處在一個關鍵時期,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但只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念,合理構建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體制機制,不斷探索和完善內容、方法、手段和途徑,就一定能夠闖出一條新路,從而使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時期發揮出其獨特的價值與作用,使廣大教師更加自覺地做好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發展的弘揚者和推動者。
(編輯/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