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科威特特約記者 明 路
金融危機正在全球肆虐,曾經是國際金融市場最強大參與者的主權財富基金也遭受了風暴的洗禮,海外投資很不如意。據摩根士丹利的報告顯示,2008年全球主權財富基金虧損達到約18%至25%,虧損總額高達7000億美元,基金資產從3萬億美元縮水至約2.4萬億美元。亞洲的新加坡、科威特等國的主權財富基金尤其損失巨大。
據報道,科威特議員塔布塔巴10日向當地媒體透露稱,該國投資局在海外的投資損失了310億美元,其中的大部分損失是全球金融危機造成的“賬面損失”。據法新社15日報道,科威特財政部門稱,受油價暴跌至40美元以下影響,該國一月份財政收入僅為22.5億美元,而去年8月份的收入則為129億美元。
科威特投資局擁有3000億美元的主權財富基金,大多投向美國和歐洲的金融證券和房地產領域。去年1月,科威特投資局花20億美元購入美林股份;然后又向花旗注入30多億美元資金,但不久兩家機構的股票均大跌。此外,阿聯酋阿布扎比主權財富基金也由2007年底的4530億美元,減少到2008年底的3280億美元,虧損1250億美元。面對巨額損失和不斷下滑的油價,科威特已把投資目光轉向埃及、摩洛哥等國,將主要投資金融、科技、電信和服務業。
作為亞洲最成功的主權財富基金之一,新加坡淡馬錫控股也傳出讓人震驚的消息。在去年4月至11月份,淡馬錫即虧損390億美元。而在截至2008年3月31日的財政年度,淡馬錫還盈利180億新元,投資組合凈值高達1850億新元,此前20年里的年投資回報率則約為13%。但受金融危機影響,淡馬錫投資美林的賬面虧損超過20億美元,其在巴克萊銀行和中資銀行股的投資也出現大幅縮水。泰國《世界日報》11日也據此認為,“金融危機的嚴重是我們無法預期的”。據報道,淡馬錫CEO何晶在掌管淡馬錫7年后于本月初宣布辭職,接任的是必和必拓的前高級主管古德伊爾,他將在今年10月成為新的CEO,淡馬錫也將迎來歷史上第一位外國“掌門人”。
不過,由于淡馬錫出現的巨額投資損失,人們對新加坡經濟、社會穩定也產生了擔憂。英國《金融時報》13日援引一名商人的話說,“由于投資花旗和美林遭受巨額損失,政府沒給新加坡帶來什么幫助”, “這場危機將是對新加坡政府的一次現實考驗”。▲
環球時報2009-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