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站
又是新年,還是春節。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大地雖然多災多難,但人們過春節時仍有一些美好瞬間。我們將這些美好瞬間回收,不是回避或忘記我們曾經的苦難和艱辛,而是為了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人事站
中國使用電話第一人
1877年10月16日,清朝首任駐英公使郭嵩燾,受到倫敦電氣廠廠主畢諦的邀請,并訪問了畢諦在倫敦附近的電氣廠辦公地。畢諦特意請郭嵩燾參觀貝爾1876年剛發明的電話,請郭嵩燾試打電話。
電話安裝在相隔數十丈的上下樓內。郭嵩燾讓自己的隨從張德彝到樓下去接聽,自己在樓上與其通話。郭嵩燾問張德彝:“你聽聞乎?”張德彝答:“聽聞?!惫誀c再問張德彝道:“你知覺乎?”張德彝答:“知覺?!?/p>
隨后,郭嵩燾又叫張德彝:“請數數目字?!睆埖乱蛿担骸耙弧⒍?、三、四、五、六、七、八……”當時電話傳聲應該不很清晰,效果不是太好,郭嵩燾后來在日記里寫道:“其語言多者亦多不能明,惟此數者分明。”這是中國人首次接觸到電話,郭嵩燾也便成為中國使用電話的第一人。
八國聯軍中的“中國軍團”
1898年11月,英國陸軍部派員到香港和上海招募譯員、號手等專業軍士,然后到威海衛招募士兵,組建中國雇傭軍團。
1899年,一支由300多中國流民組成的雇傭軍在威海衛正式成立了。由于這支部隊是在中國組建的,按照英國當時以組建地為部隊命名的慣例,把這支部隊稱為“中國軍團”;又因這支部隊的士兵全是華人,又稱“華勇營”。該軍團的尉級以上軍官均從英國的正規部隊調任,士兵則在中國招募。在軍團內部,除了樂隊、譯員、衛生隊之外,還設置了長槍連、機槍連、炮隊和騎兵隊。
1900年6月中旬,英國駐華海軍司令兼八國聯軍統帥西摩爾中將率八國聯軍進軍北京,途中遭到了云集在天津的義和團和愛國清軍的奮力抗擊。西摩爾為了補充軍源,及早消滅義和團,便調中國軍團增兵天津。6月21日,剛賜鎮壓完威海衛抗英民眾的400多名軍團士兵乘英艦離開威海衛前往天津。到達天津后以編號為“英軍第一軍團”的名義編入到英軍作戰部隊序列,并立即參加了攻城戰斗。6月27日攻占了北洋軍火庫,7月9日攻占了海關署軍火庫,7月13日和14日占領了天津城。在與清軍和義和團早期作戰中,中國軍團是八國聯軍中唯一一支代表英軍的參戰部隊。
“中國軍團”里的中國士兵是民族敗類。
有趣的名人自傳
諾貝爾自傳:幾乎把畢生精力都獻于科學事業的諾貝爾,寫過一篇短而精的自傳,全文不到80個字:
阿·諾貝爾,呱呱墜地之時,小生命差點斷送在仁慈的醫生手中。
主要美德:保持指甲干凈,從不累及他人。主要過失:終身不娶,脾氣不佳,消化力差。唯一愿望:不要被人活埋。最大罪惡:不敬鬼神。重要事跡:無。
老舍自傳:解放前,老舍先生在40歲時曾寫過自傳:
舒舍予,字老舍,現年40歲,面黃無須。生于北平。三歲失怙,可謂無父,志學之年,帝王不存,可謂無君。無父無君,特別孝愛老母,布爾喬亞之仁未能一掃空也。幼讀三百篇,不求甚解。繼學師范,遂奠教書匠之基,及壯,糊口四方,教書為業,甚難發財,每購獎券,以得末彩為榮,示等于寒賤也。27歲發奮著書,科學哲學無所懂,故寫小說,博大家一笑,沒什么了不得。34歲結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閑時喜養花,不得其法,每每有葉無花,亦不忍棄。書無所不讀,全無所獲,并不著急。教書做事均甚認真,往往吃虧,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過四十年也許能有點出息。
啟功自傳:啟功在他69歲時曾為自己撰寫過一個墓志銘:
中學生,副教授。博不精,專不透。名不揚,實不夠。高不成,低不就。癱趨左,派曾有。而微網,皮欠厚。妻已亡,并無后。喪猶新,病照舊。六十六,非不壽。八寶山,漸相湊。計生平,謚日陋。身與名,一齊臭。(麻連飛薦)
臉皮最厚的狀元——裴恩謙
唐文宗時,宦官仇士良掌權,朝臣的生殺予奪,都掌握在他的手中。裴思謙當時只是一個秀才,但他巴結權貴的功夫十分了得,很快便與仇士良打得火熱。這一年,裴思謙心血來潮,想當個進士,便向仇討了個帖子,去找當年的主考官高鍇。高鍇為官清正,將他轟了出去裴思謙氣憤之際,聲稱明年非狀元不要。第二年,裴思謙又拿著仇士良的帖子來找主號官高鍇,對他說:“仇大人有信,薦裴思謙為狀元?!备咤|早把裴思謙忘掉了,對他說:“狀元已經有人了,狀元以外的可以按仇大人的意思辦?!迸崴贾t厚著臉皮說:“裴秀才非狀元不放!”高鍇知道這次再得罪仇士良不會有好果子吃,就說:“既然如此,我要見裴秀才?!迸嵴f:“卑吏便是?!辈坏靡眩缓米屗斄藸钤?。自己去要功名,而且非要個狀元,此君臉皮之厚,狀元中無人可比。
食色站
宋朝皇宮不吃豬肉吃羊肉
兩宋皇宮“御廚止用羊肉”,原則上“不登彘(豬)肉”。據記載,宋太祖宴請吳越國君主錢俶的第一道菜是“旋鮓”,即用羊肉制成;而仁宗禁止宮廷為半夜饑餓人等上“燒羊”,所以羊肉是宋代的宮廷食材用量上的至尊。當時陜西馮翊縣出產的羊肉,時稱“膏嫩第一”。宋真宗時,“御廚歲費羊數萬口”,就是買于陜西。而隨著王朝的傳續,宋代宮廷這種嗜吃羊肉為主要肉類的習俗,有增無減。大致在宋仁宗、英宗時,朝廷從“河北榷場買契丹羊數萬”。而神宗時代御廚賬本上記錄一年中“羊肉四十三萬四千四百六十三斤四兩,常支羊羔兒一十九口,豬肉四千一百三十一”,這里盡管記載著有少量的豬肉支出,但絕大部分的豬肉是上了“看碟”和配菜之列。
北宋皇宮這一飲食習慣甚至立都杭州的南宋都得以傳承,宋高宗都傲氣地表示宮中主用羊肉,不用豬肉乃祖宗習俗。即使到南宋:孝宗時,皇后“中宮內膳,日供一羊”??v是因為地處南方,產羊不多,剩下的食料也是用南方特長的魚蝦水產來替補,而絕非豬肉。
唐朝婦女離婚比較自由
在三從四德的中國封建社會,只有男人“休妻”的權利,沒有女人離婚的自由。但唐朝是個例外,《唐律》對離婚有三種規定:
一、協議離婚。指男女雙方自愿離異的所謂“和離”:“若夫妻不相安諧而和離者,不坐。”
二、促裁離婚。指由夫方提出的強制離婚,即所謂“出妻”?!抖Y記》曾為出妻規定了七條理由:不顧父母、無子、淫、妒、惡疾、哆言、竊盜?!短坡伞芬泊笾乱u用這些規定,妻子若犯了其中一條,丈夫就可名正言順地休妻,不必經官判斷,只要作成文書,由男方父母和證人署名,即可解除婚姻關系。但同時,《唐律》義承襲古代對婦女“三不去”的定則,即曾為舅姑服喪三年者不去,娶時貧賤后來富貴者不得去,現在無家可歸者不得去。有“三不去”中任何一條,雖犯“七出”,丈夫也不能提出離婚。
三、強制離婚。夫妻凡發現有“義絕”和
“違律結婚”者,必須強制離婚?!傲x絕”包括夫對妻族、妻對夫族的毆殺罪、奸殺罪和謀害罪。經官府判斷,認為一方犯了義絕,法律即強制離婚,并處罰不肯離異者。對于“違律為婚而妄冒已成者”,也強制離婚。
《唐律》中的這些明文規定,就本質來說還是為了強化封建宗法制度,鞏固家長制度之下的夫權。但是我們也同時看到了積極和開放的一面,能夠以法律形式規定夫妻“不相安諧”即可離異。其對妻無“七出”和“義絕”之狀,或雖有“七出”而屬“三不去”者,不準其夫擅自提出離婚,否則處一年有期徒刑,無疑對夫權是一個限制,對婦女利益是一種保護。此外,唐朝也不鼓勵婦女守寡,《唐律》中對于婦女離婚改嫁和夫死再嫁,沒有約束和限制,這就從法律上為婚姻的相對自由制造了一定的條件。
財經站
鄧世昌的工資單:月薪40到60萬人民幣
鄧世昌生前任北洋水師兩大主力艦之一的致遠號巡洋艦管帶(艦長)。按北洋水師相關資料記載,鄧世呂的武官階級是總兵。在清代,武官的副都統和總兵為正二品大員(相當于中將),故鄧世昌的官銜是非常高的。他的月薪是官俸1584兩,船俸2376兩,合計3960兩。按光緒年間推算,當時大米每斤價格15文,折銀0.015兩;食鹽每斤35文,折銀0.035兩;豬肉每斤40文,折銀0.04兩。以此估算:光緒年間一兩銀子在今天的購買力約合人民幣100-150元。故鄧的月薪折合人民幣40-60萬元,待遇是相當高的。致遠艦上待遇最低的是夫役,月俸6兩,折合人民幣600-900元。一等水手月俸10兩,折合人民幣1000-1500元。這說明北洋水師在當時不僅是晚清軍隊中的驕子,艦上官兵的待遇也是無可比擬的。
甲午海戰失利,清廷還賜給鄧母一塊用1.5公斤黃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撥給鄧家白銀10萬兩(折合人民幣1000-1500萬元)以示撫恤。這說明,鄧世昌死后,清政府給予其的褒獎和待遇也是非常高的。
以上說明清政府在海防上是下了血本的。但國家政治的腐敗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即使花了那么大的本錢,也挽救不了失敗的命運。
古代典當業
中國古代的一種信用行業。以收取糧食、衣物等動產或不動產作為抵押,對押當人進行放款的高利貸機構。當鋪在歷史上有諸多稱謂,如質庫、質鋪、質肆、解庫、解鋪、解典庫、解當鋪、典庫、典鋪、典當鋪、長生庫等,最早的典當為南朝時寺廟所經營的當鋪。典當規模大小參差,分大當和小當,也有的稱為“巨典”和“短押”?!熬薜洹辟Y力較厚,當期較長,接收金額較大;“短押”資力較薄,當期較短,以零星小件的收當為主。當鋪進行業務,先查驗押當物品真偽,質量優劣,當面評價,有意低估,值十當五,或按值八扣,再打對折,作為當價。一般收當價格為押當物品價值的40%至50%左右。受押物品成交后,付以收據,稱為“當票”,載明所當物品及抵押價款,交押款人收執。質押期限自六個月到十八個月不等,過期不贖,典當鋪即沒收其質押品??滴跞?,按當鋪稅推算,全國約有當鋪二萬多家。
本源站
清朝人發型的含義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頭發代表一種禮儀,是禮貌、文明的象征。在刑法剛剛設立的時候,髡(kun)州是最嚴厲的刑法之一,就是剃光犯人的頭發。很多比較情緒化的人在自我懲罰時,都采取剃頭方式,如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后,就采取了剃光頭和文身等極端行為來懲罰自己。那么,到了清朝,為什么要“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呢?原來這是有所講究的。
清朝男人的發型,是把腦袋四周的頭發都剃光,只留中間部分,然后梳一根大辮子。這其實是代表著清朝人的一種志向,叫做“削平四夷,定鼎中原”。(龍圻成薦)
秦朝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度:中國最古老的軍銜制
秦朝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度“從低到高”:1公士,2上造,3簪裊,4不更,5大夫,6官大夫,7公大夫,8公乘,9五大夫,10左庶長,11右庶長,12左更,13中更,14右更,15少上造,16大上造,17駟車,18大庶長,19關內候,20徹候。秦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度是在商鞅變法中,商鞅設立的。目的在于提高秦軍戰斗力。
商鞅規定:秦國的士兵只要斬獲敵人“甲士”(敵軍的軍官)一個首級,就可以獲得一級爵位“公士”、田一頃、宅一處和仆人一個。斬殺的首級越多,獲得的爵位就越高。證據是敵人的人頭(首級)。就是說在戰后,把敵人的人頭砍下來,帶回軍營、作用證據。
古代高級流放地:房縣
房縣,古稱房陵、房州,處川陜豫鄂四省交界之地,其境內山林四塞,地勢險峻,加上其高濕和高溫的氣候,導致居住其中的人易感冒生病,所以成為中國年代最早、規模最大、歷史最長久的流放地之一。僅史書上記載的流放到這里的帝王就有14位。
房縣首次大規模的流放活動始于秦代。據史料記載:秦始皇十七年,嫪毐亂宮,被秦始皇所殺,余黨4000余家皆徙遷于此。接著是呂不韋被免職并在蜀郡憂懼自殺后,其眷屬和黨羽及門下食客、家僮等一萬多戶(數萬人)被流放到房縣。秦滅代國后,將代王也流放房縣??梢娗爻瘡娛r期,房縣已為朝廷命犯的流放地。由于流放人口的增多,為加強治理,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置房陵縣,屬漢中郡所轄。
第二次是西漢時期,劉邦的女婿張敖、濟川王劉明與濟東王劉彭離兩兄弟、清河王劉年和河間王劉元等被流放到房縣。
第三次是唐朝,有梁王李忠、廣武王李承宏,還有廣為人知的廬陵王李顯等,都被貶謫到房縣。
第四次是五代兩宋時期,后梁刺史惠王朱友能、南宋周恭帝等帝王被貶謫房縣。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被流放的帝王將相并非都是朝廷欲將其置于死地的人,若將這些人放在都城,會有麻煩,朝廷就只好將他們流放到離國都并不很遠的地方。于是房縣就成為最理想的流放地。
唐朝的廬陵王李顯被貶房縣長達14年之久,他在這里筑城建宮,以圖東山再起。歷史上被貶謫在這里的帝王將相修宮建殿者,遠不止廬陵王一人,于是房縣就有了“陪都”的性質,這種“陪都文化”是房縣文化中最具獨特價值的。(安長軍薦)
奇趣站
唐朝對無故不上班官員的處罰
古代官箴以“清、慎、勤”為基本原則,“勤”的起碼要求便是,按時上班下班,歷代典章制度中,多有規定。如《唐律疏議·職制五》有一條“官人無故不上班”的法令說,內外官員應上班而不到的,缺勤一天處笞二十小板,每再滿三天加一等,滿二十五天處杖打一百大板,滿三十五天判處徒刑一年。倘是軍事重鎮或邊境地區供職的“邊要之官”,還要罪加一等。同書《職制四》中,還有一條點名考勤的法令和解釋,大意是:內外官吏應點名檢查實到人數的,有時一天幾次,頻頻點名,點名時未到的,每缺一次點名笞打二十小板。倘每次點名不到,完全不來上班,就計算天數,按無故不上班的罪名議處。
這種處罰如果放到現在,恐怕很多官員的屁股早就被打爛了。
武則天的乾陵讓盜墓賊無可奈何
武則天的乾陵位于陜西省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古城西安76公里,修建于公元684年,歷經23年時間,工程才基本完工。
第一個光顧乾陵的是唐末造反大軍領袖黃巢,他派40萬士兵,跑到梁山西側挖掘。不久,就把半座梁山鏟平了,以此留下了40米深的“黃巢溝”,但無功而返。
向乾陵伸出罪惡之手的第二個人是五代的耀州節度使溫韜,此人似乎生下來就是給李唐王朝的皇帝陵墓找麻煩的。在乾陵之前已經挖掘了17座唐皇陵,只剩下乾陵。和黃巢一樣,他也興數萬人馬在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不料三次上山均遭風雨大作,人馬一撤,天氣立即轉晴,溫韜實在想不明白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他還是沒有再繼續挖下去,遂此絕了念頭。
最危險的是第三次,主謀就是民國時期的國民黨將軍孫連仲。他帶領一個師,學著孫殿英炸慈禧和乾隆墓的樣子,在梁山上埋鍋造飯安下營寨,用軍事演習作幌子企圖炸開乾陵,但也以失敗而告終。
新中國建國后,一次偶然的機會,幾個農民發現了乾陵的墓道。1960年,陜西省成立了乾陵發掘委員會,并于4月3日開始發掘乾陵地宮墓道。發掘顯示:乾陵地寓墓道在梁山主峰東南半山腰部,由塹壕和石洞兩部分組成。塹壕深17米,全部用長1.25米,寬0.4至0.6米的石條填塞。墓道呈斜坡形,全長63.1米,南寬北窄,平均寬3.9米。石條由南往北順坡層疊扣砌,共39層,平面裸露410塊,39層約用石條8000塊。石條之間用燕尾形細腰鐵栓板拉固,上下之間鑿洞用鐵棍貫穿,以熔化錫鐵汁灌注,與石條熔為一體。另外,考古工作者在陵山周圍也沒有找到盜洞和被擾亂的痕跡,從而證明乾陵是目前唯一未被盜掘的唐代帝王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