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王 海
“這是一場沒有驚喜的柯達劇院之夜。”《洛杉磯時報》這樣評價第81屆奧斯卡頒獎禮。就像《今日美國》所評價的,“本次晚會的現場氣氛如此熱烈和歡快,應該能夠給全球上億的觀眾帶來足夠的觀看理由了”。的確,獲獎名單和人們事先猜測得差不多,囊括8項奧斯卡獎的電影《貧民富翁》成為本次典禮最大的贏家。有影評人認為,考慮到去年奧斯卡之夜創新低的悲慘收視率和當下如此不景氣的經濟,好萊塢借《貧民富翁》為世人編織了一個新的“美國夢”。
小制作一夜成名
奧斯卡獎揭曉前,《紐約時報》曾模仿《貧民富翁》開頭的選擇題問道:“如果《貧民富翁》最終獲得奧斯卡大獎,那么原因是:A)導演丹尼·鮑伊爾的個人風格魅力;B)新孟買便是舊紐約;C)類似奧巴馬的黑馬勝利;D)命中注定?”結果,《貧民富翁》像劇中人一樣,在奧斯卡之夜笑到了最后。
《貧民富翁》的獲獎讓印度各界歡欣鼓舞,印度多家電視臺23日直播了頒獎儀式,當《貧民富翁》演職人員悉數上場領獎的時候,很多印度人圍坐在電視前發出了一陣陣歡呼。《印度時報》采訪了孟買貧民窟參加電影制作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一些孩子對同伴中有人去好萊塢參加奧斯卡頒獎儀式感到十分羨慕。人們都期待影片獲得大獎能讓世界更多地了解孟買窮人的生活狀況。該報還刊登了一些有關這部電影的評論。一位專欄作家說,雖然電影的主題擺脫不了“從破衣爛衫到一夜暴富”的庸俗主題,但它可以讓人思考印度如何在過去幾十年來在減少貧困和社會不平等方面的努力,因此有其啟示意義。
這部影片改編自印度外交官史威魯普的暢銷小說《問與答》,劇情描述一名孟買的貧窮侍者參加益智問答節目,希望透過贏得巨額獎金來吸引心儀對象的注意,結果卻因被疑作弊而遭監禁。男主角現場答對的所有問題全跟他20年坎坷而又傳奇的成長經歷不謀而合,他百答百中,不僅一夜成名,夢想高飛,最終還有情人終成眷屬。
“這是好萊塢式的乞丐變富翁神話”,《洛杉磯時報》23日這樣評價。不少影評人認為,像《貧民富翁》這樣看似有點俗套的麻雀變鳳凰的題材,放在往年,最多像《陽光小美女》一樣止步于最佳影片的提名行列,但在今年,全球正處于百年不遇的金融風暴中,此時,一個講述街頭少年夢想高飛的勵志故事將會給在風暴中迷途的路人帶來希望。從去年年底開始,這部影片成為美英各大電影頒獎禮的常客,這部投資僅僅1200萬美元的小制作似乎已經成為一夜成名的又一翻版。
誰占領了好萊塢
《貧民富翁》的勝利具有壓倒性優勢,加上片中眾多印度電影人齊聚頒獎現場,不少美國影評人驚呼,“印度人占領了好萊塢”。其實,比印度人更興奮的是英國人,畢竟《貧民富翁》導演是地道的英國人丹尼·鮑爾。而且最佳女主角也終于輪到了凱特·溫斯萊特。為此,英國首相布朗特別祝賀道:“《貧民富翁》和凱特·溫斯萊特獲得奧斯卡獎,說明英國電影走在世界前列”。英國BBC也評論認為,這是一個屬于英國電影的夜晚!
一個獎項能夠讓一國的電影業欣喜若狂,這正是奧斯卡影響力所在,似乎獲得奧斯卡獎就意味著登上世界電影之巔。 “奧斯卡是美國軟實力最集中的體現”,一位電影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盡管戛納、威尼斯等歐洲幾大電影節也力圖挑戰奧斯卡,但仍然難以擺脫小眾味道。大約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購買了2002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的轉播權,全球收視人數超過10億,盡管近年來收視率有所下滑,但奧斯卡仍遠遠將歐洲幾大電影節落在后面。近年來歐洲幾大電影節評出的最佳影片都在競逐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獎,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奧斯卡獎在國際電影界的地位。
媒體給頒獎夜打高分
今年的奧斯卡頒獎禮堪稱“救市之作”。連年的收視率下滑迫使奧斯卡主辦方求新求變。這次,靠喜劇明星耍嘴皮子式的主持人開場白被取消,事先錄好的嘉賓搞笑片段也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百老匯歌劇式”主持秀。從典禮形式到頒獎結果,美國眾多媒體打出了4.5的高分。《洛杉磯時報》雖說“沒什么驚喜”,但也承認“結果眾望所歸”。在娛樂業應付罷工潮的同時,奧斯卡頒獎禮能有如此效果實屬不易。▲
環球時報2009-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