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鴻福
因一些法律滯后于社會的發展,為提高立法質量,2008年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已經著手集中清理現行的229件法律,這意味著一個立法新生態已悄然形成。
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整體推進,地方各級人大的決定權已從“猶抱琵琶半遮面”走向前臺,且伴隨監督法的深入貫徹實施,決定權將逐步走向常態。但是,一直以來,人大常委會作出決議決定之后,卻缺少檢查和清理機制。事實上,地方人大決議決定的出臺是根據當時政策、法律及當地的客觀實際作出的,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和針對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已經不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甚至與現行的政策法律相矛盾。但由于沒有及時廢止,給民主政治建設、人民群眾的利益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及時清理已經作出的決議決定,很有必要。
一是有利于維護法制的統一。法制統一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制的重要原則。人大作出的決議決定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代表廣大群眾的利益,“一府兩院”必須嚴格遵守和執行。但人大作出的決議決定必須嚴格依法,不得與憲法、法律、法規相抵觸,及時清理過去作出的決議決定,是維護法律尊嚴、保持法律體系和諧統一的需要。
二是有利于維護人大的權威。從國家決策體系看,人大決定權就是國家決策權,是國家意志的表現。地方人大就地方行政區域內重大事項作出的決定,是該地區最具權威、法律地位最高的決策形式,具有法律強制力和約束力。如果人大常委會作出的決議決定滯后,甚至違法,那么,決定權便會失去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三是有利于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人大作出的決議決定大多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義務,其內容是否合法、是否適當,對于確保憲法和法律的實施,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重大。對過去作出的決議決定進行清理,既是人大加強法律監督的需要,也是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需要。
全國人大常委會清理現行法律為地方人大作出了榜樣,希望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也能正視這一問題,重視決議決定的清理工作,制訂方案,扎實開展,對已經過時的決議決定及時廢止,部分過時且尚有實際意義的部分廢止。同時,要建立定期清理機制,對決議決定的實施進行回頭看,以保持法律的和諧統一。
(作者單位:湖南省漣源市人大常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