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力
摘要目前,在國外高校中提供信息素養教育主要有四種方式:課外教學、課中教學、課內教學和獨立課教學。這些教學方式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和終生學習的能力,以適應現代化信息社會的需求。信息素養的四種教學模式各有其長短,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會并存和發展。
關鍵詞信息素養教育高校教育
在當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信息數量劇增的信息環境中,人類的知識和技能都在發生著突飛猛進的變化。人們僅僅靠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已經遠遠跟不上信息時代的發展。人們必須堅持終生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信息素養是終生學習不可缺少的基本素養,也是人的整體素養的一部分。在信息社會中,信息素養與人的基本學習技能如讀、寫、算一樣重要,是人們必備的而且終生有用的基本能力之一。與培養讀寫算能力相同,信息素養也是可以后天養成的,也就是說,信息素養是可以通過培養和教育實現的。通過信息素養教育,人們可以學會如何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與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信息素養,跟上快速發展的環境,適應競爭激烈的信息社會。
目前,在國外高校中提供信息素養教育主要有四種方式:(1)課外教學;(2)課中教學;(3)課內教學和(4)獨立課教學。許多高校將信息素養標準用來作為進行信息素養教育的基礎和指南。例如,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信息素養學會(ANZIIL)出版的信息素養標準被新西蘭的全部八所大學和澳大利亞的許多高校所采用。AZNIIL的信息素養標準已作為教學指南在這些高校中用于信息素養教學活動中。

1信息素養課外教學
信息素養課外教學,也稱為信息素養通用課,是為提高在校師生的信息素養的基本技能而開設的。課程的內容和時間往往是由圖書館員組織和安排的,是在學校課程表以外的或非教學時間進行授課的,所有在校師生均可自愿參加。例如,新西蘭奧克蘭大學圖書館提供了許多課外信息素養教學課程,這些課程面向全校的教師和學生,所有的奧克蘭大學在校學生和教師均可自愿在網上報名聽課:ht—tp://www.library.auckland.ac.nz/booking/這些課程均為1—2小時的講座課并以上機操作為主。課程內容包括:奧大圖書館概況、圖書館目錄、數據庫概論與檢索技巧、電子圖書、電子期刊、Endnote、參考文獻格式、學位論文檢索、查新跟蹤及Google和Google Scholar檢索技巧等。

國外高校中,信息素養課外教學是在傳統的圖書館用戶教育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但信息素養課不同于傳統的用戶教育。這種不同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信息素養教育注重學生通用技能的培養。傳統的用戶教育注重于圖書館的利用,某種工具書或數據庫等產品的使用;而信息素養教育則注重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培養學生如何在信息海洋中準確地確定信息源,如何有效快速地在不同的信息源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它強調統用能力的培養,例如,在信息素養課程中學到的信息查詢的技能,不僅可用于一種數據庫,它還可用于多種不同數據庫,這樣當學生遇到從未用過的數據庫時,他們可將所學的通用信息檢索技能從容地應用該數據庫檢索,從而使學生的獨立學習和終生學習的能力增強了。(2)信息素養教育內容拓寬了。信息素養課外教學與傳統的圖書館用戶教育的第二個區別就是它不僅強調信息檢索的基本技能和通用技能,它還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信息管理,信息鑒別,信息道德,信息應用和信息再生的能力。因此信息素養課的內容也大大地拓寬了。(3)信息素養課的授課方法改進了。由于信息素養課強調培養學生的通用技巧和獨立學習的能力,傳統的一言堂授課方式已不能滿足這種需求。于是近年很多有關信息素養課的文章討論如何改進教學方法。授課方法由以老師為中心轉為以學生為中心;由一言堂轉為多言堂;由單項灌輸的教課方式轉為由學生討論、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使學生為自己的學習和終身學習負責。
由此可見,盡管信息素養課外教學是在傳統的圖書館用戶教育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但其授課的內容,形式和方法均有了質的變化,這種變化是為了適應現代化信息社會的需求而產生的。這種質的變化使它完全不同于傳統圖書館的用戶教育。因此,我們不能將傳統的圖書館用戶教育和信息素養課外教學混為一談。
信息素養課外教學的特點是:(1)授課內容一般是由圖書館員獨立設計和講授的,側重于通用信息素養技能,與學生所學的學科內容和作業沒有直接的聯系;(2)授課時間均是學校課程表以外的時間,課程大多是1—2小時的獨立講座課(包括課堂講授或電腦操作講授);(3)參加課程學習的學生均是自愿的;(4)課后沒有相應的作業或考試等使學生有機會進一步復習和鞏固所學到的知識。
信息素養課外教學的特點決定了它的局限性。由于教授內容與學生所學的學科內容和考試沒有直接的聯系,學生看不到所學內容對他們專業課的實用性,因此很難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由于課后沒有相應的作業或考試,學生往往沒有機會進一步復習和鞏固所學到的知識,因此學過的技巧完全取決于學生本人是否能應用和加強。另外,由于講課時間均是課外的并且是自愿的,在現在高校學生學習負擔已經很重的情況下,很多學生不會再花額外的時間聽信息素養課。這大大地限制了參加信息素養課外教學的學生人數。從而使許多學生失去了受信息素養教育的機會。
2信息素養課中教育
信息素養課中教育,也稱為與專業課相關信息素養教育,往往是針對某一門專業課開設的,為輔助學生完成某一作業或研究項目而組織和安排的一、兩次講座或上機操作課程。課程的內容往往是在與授課教師的溝通之后由圖書館員組織和安排的,授課時間往往是在該門專業課的計劃課時內(課堂或輔導時間)進行的,只有注冊該門課程的學生才能參加聽課。以下是信息素養課中教育的典型例子。奧克蘭大學工程學院一年級的一門專業課,要求學生針對世界歷史上某一重大的工程失誤或教訓(如挑戰者號的失敗,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爆炸等),查找文獻和證據,通過海報的形式將該事件描述清楚,并介紹其事故的主要原因。為幫助學生查找和評估相關的信息資源,該課的授課教師請圖書館員走進教室,給學生講授不同的信息源、有效查詢這些信息的方法及對所查找到的信息的客觀評估。圖書館員根據教師的要求和對學生作業的需要,預先查找了與該作業有關的信息資源并策劃和準備課堂講授內容及方法。信息課的準備過程中,圖書館員與教師也不斷溝通并確定其信息課的內容。當專業教師向學生布置該作業后,學科館員被邀請到課堂,為學生講授如何查詢工程事故方面的信息源及檢索方法。館員走進教室,對學生的學習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使他們更有效地完成好作業。
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信息素養課中教育與信
息素養課外教育不同,它將信息素養授課的內容與專業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學生可以看到其有用之處并能將所學的信息知識應用到課程作業的信息資源查詢中,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信息素養課是在專業課堂時間講授,選該課的學生都要參加,這保證了信息素養教育的普及性。
信息素養課中教學的特點是:(1)課程內容一般是按照專業課教師的意向和要求由圖書館員設計并講授的;(2)授課內容往往是幫助學生完成某項研究課題或某個作業而設計的,使信息素養的學習具有一定的針對性;(3)授課時間可以是課程計劃內的授課時間或答疑時間或課程表以外的時間;(4)信息素養課一般是插入到專業課中,學生往往視之為插入到專業中的圖書館課或圖書館講座;(5)有的信息素養課還安排相應的作業或考試使學生有機會進一步復習和鞏固所學到的信息素養知識。
但這種教學方式也有它的局限性,盡管信素養課是利用教學課時講授并結合專業課的作業,但學生仍把它視為額外‘添加到專業中的圖書館課,而并未將之視為其專業課程內容的一部份。其信息素養課的內容主要由圖書館員計劃設計,與專業課有一定脫節。另外,僅僅靠一次信息素養課,對提高學生信息素養是遠遠不夠的。最有效的信息素養教育的方式是將信息素養循環漸進地滲透到專業課中,這就是信息素養課內教育。
3信息素養課內教育
信息素養課內教育,也稱為信息素養與專業課滲透教育,往往是為了輔助和配合某一門專業課的學習而組織和安排的,其信息素養可以滲透到該門課的授課、作業、實習、考試等各個教學環節中。課程的內容和時間往往是由專業課教師和圖書館員共同組織和安排的。授課時間往往是在該門專業課的計劃課時中(課堂或輔導時間)進行的,只有注冊該門課程的學生才能參加聽課。在信息素養滲透到某一門專業課的基礎之上,有的高校將信息素養滲透到多年級多門專業課中,使學生的信息素養得到了循環漸進的培養和提高。
例如,美國新墨西哥大學醫學院將信息素養滲透到某一門醫學專業課的問題導向式(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的教學模式中。專業課教師和學科館員共同設計該教學模式。學生每六人形成一個學習小組,每組給一個模擬病人。學生事先沒有任何有關此病例的預備知識,如何治療此病例或解決此問題成了鼓勵學生相互學習、查信息、作研究、找答案的動力。在這一學習研究過程中,學生以組為單位,討論并鑒別他們所查到的信息,從中分析和尋找正確答案。在整個查詢信息和尋找答案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不斷地引導學生拓寬他們的知識面,圖書館員則在不同時期引導學生明確他們已掌握了什么信息,需要查找什么信息,如何選用有效信息源,如何查詢信息,理解信息,鑒別信息及使用信息并應用之再生新知識,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學生們要批評性地評估每一個信息源與所給模擬病人的相關性,信息質量,包括信息的準確性,時效性,或以證據為主的信息源。各組學生通過查詢、鑒別和應用信息,學習和探討并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這一問題導向式的教學模式,其目的不在于解決問題,而在于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提高學習和研究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由以上實例可見,信息素養有效地結合到教學中,教師和圖書館員共同設計和講授信息素養課程,學生將信息素養視為專業課程的一部分。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的過程中,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提高了學生的信息素養,這就是信息素養滲透到專業課內教育的獨到之處。另外,由以上事例也可看出,信息素養是問題導向式的教學模式成功的關鍵。它鍛煉了學生的高級思維能力,學生為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或完成某項任務而進行信息查詢,信息鑒別,信息評估和信息使用以及新知識的再創造。這種信息素養能力可以應用到解決各種問題的過程中,因此,它是可以舉一反三應用的能力,學生具備了這種能力就可有效并得心應手地解決各種問題,為終生學習打下好的基礎。因此,信息素養滲透到各專業課中,給學生提供了一個發展高級思維能力的機會并提高了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
美國威拉努瓦大學則將信息素養滲透到多年級的多門專業課中,從工程的二年級到四年級,每一學期至少有一門課將信息素養滲透到專業課中,這樣循環漸進地滲透到不同年級,不同課程中,使學生的信息素養有了系統性的提高。從以下表可以看出,每一門課都要求學生作研究并查詢信息尋求答案,信息素養教育可以有機地結合到這些專業課中,從而使信息素養從大二到大四滲透到各門工程課程中。
信息素養滲透到專業課內教育的特點是:(1)課程內容是由專業課教師和圖書館員共同設計并講授的;(2)授課內容不僅是幫助學生完成某項研究課題或某個作業而且將信息素養循環漸進地滲透到各個教學環節中,各門專業課中,使信息素養教育由淺入深,由低到高地滲透到各個專業課。(3)授課時間是課程計劃內的授課時間;(4)信息素養課很好地滲透到專業課中使學生將信息素養作為一種必備的專業內容,而不是額外加入到專業課的‘添加課,使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的同時,也受到了良好的信息素養教育;(5)信息素養程課的內容會有相應的作業或考試使學生有機會進一步復習和鞏固所學到的知識。
由此可見,信息素養滲透到專業課內教育是理想的教育方式,它將信息素養有機地結合到專業課程的學習中,學生很自然地將信息素養當成他們學習的一部份,在學習專業課的同時,也學習掌握了信息素養。但這必須要通過專業教師和館員共同合作和配合才能完成。
4信息素養獨立課程信息素養教育
信息素養獨立課教學是為提高在校學生的信息素養而專門開設的信息素養專業課。它可以是必修課也可以是選修課,屬于學校教學計劃的一部分。課程的內容往往是由圖書館員,或圖書館內專設的教育部或培訓部人員組織和安排的。國內在高校中開展的文獻檢索課應屬于這種類型。
由于學生數量的龐大,國外高校信息素養必修課往往是通過網上自學課程進行的,并配有網上測試使學生可以網上信息素養課的學習,提高信息素養能力和水平。如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大學、昆士蘭技術大學和臥龍崗大學規定,所有一年級的本科學生必須通過網上信息素養課程的學習并通過網上測試,才能人讀2年級。這種信息素養教育方式可以達到很好的普及性。
總結以上的分析,四種常見的信息素養教學方式比較如下:
5結論
在高校中提供信息素養教育滿足了在新技術飛速發展和信息爆炸時代的需求。信息素養標準是提供信息素養教學的基礎和指南。根據前面的分析,最理想的信息素養教學方式是課內滲透教學,使學生既學到專業知識又提高了信息素養,同時較高的信息素養又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業。但這種方式取決于任課教師和圖書館員的共同合作,尤其是在初期,專業課教師和圖書館員需要花很多精力和時間來設計和規劃課程內容和方法。若一方不配合,這種教學方式就很難進行。課外信息素養教學只側重于通用信息素養技術,這取決于學生自己是否能將所學的信息素養知識應用到專業課的學習中解決問題。但這種教育至少給學生提供了信息素養的學習機會,而且課外信息素養課一般是由圖書館員設計和安排,其靈活性和可行性比較強。總之,在國外高校中提供信息素養教學的四種主要方式各有利弊,它們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并存和發展。這些教學方式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要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和終生學習的能力以適應現代化信息社會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