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瑞典、日本、法國、德國記者 雷達 林夢葉 陳靜 林中洋● 本報特約記者 陳萬新● 本報記者 段聰聰 鐘玉華
中國“兩會”發出的信息再次令世界將充滿好奇。當金融危機把世界變得沮喪和懷疑一切的時候,中國的三千多名代表聚在一起議論令人咋舌的8%增長率,沒有跡象表明中國會從這一目標上后退。一些西方媒體4日報道稱,中國官員在不同場合公開承認實現這個目標將“很艱難”,但“中國是世界前五個經濟大國中去年第四季度GDP增長率唯一保持為正值的國家”。盡管昨天下午中國公布今年14.9%的軍費增長引來大量關注,但兩會的經濟主題沒有被動搖?!爸袊鴮τ谑澜缭絹碓绞墙洕闹袊?,別的話題都將退居次級地位?!币晃粚W者對環球時報說。他同時表示,“外部對中國軍費的關心表明,中國的發展要讓世界放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沒有一個大國是不被議論的,關鍵是我們不能因閑言碎語而亂了自己的腳步。”環球網昨天晚上的調查表明,絕大多數網民支持中國政府上調軍費。
“兩會”帶給中國和世界信心
法新社4日報道說,中國的政治精英在北京召開一年一度的會議,由于全球經濟危機正威脅著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社會穩定,“國際和國內的目光都將定格在人大會議的討論問題上,捕捉表明中國維持經濟增長的下一步措施的跡象”,“對于中國在未來幾天推出其它一系列經濟刺激措施也有很高期待”。
“美國之音”報道說,“3月份是中國彰顯立法權力的季節”,“兩會”上經濟議題將受到代表們的熱切關注,其中政府龐大的經濟刺激方案和2009年經濟增長目標成為會場內外最受關注的話題。
路透社和美聯社都把“兩會”看作中國展示決心、展現凝聚力的場所。路透社報道說,中國的領導人將在本周開幕的人大會議上“展現堅定的決心”,“希望通過團結一致的形象幫助人們驅散經濟沮喪情緒和社會不安”。美聯社報道的標題是“中國領導人在經濟風暴之下展現團結”,報道稱,共產黨領導層預計會利用召開年度最重大會議之機在全球經濟危機面前展現中國的凝聚力。
4日,暴漲的中國股市反映了人們的信心,當日滬綜指上升超過6%,創下3個月最大單日漲幅。路透社的分析稱,這是因為市場對“兩會”期間政府將宣布進一步擴大投資等利好寄予厚望。
德國《金融報》3月4日報道說,國際社會正熱切期待著中國全國人大的召開,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中國政府是否會在已經提供的5850億美元的經濟救援之外,還公布其他的促進中國經濟發展的措施,“現在,這個世界第三經濟大國的經濟增長率對整個世界的經濟正產生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美國《華爾街日報》的文章說:“美國和其他國家將密切關注中國人大會議釋放出的一系列政策,因為這些國家希望中國喚醒其龐大人口的巨大消費潛力來幫助全球經濟走出困境?!?/p>
新加坡《聯合早報》的社論稱:“中國刺激內需的經濟政策之所以受到世界關注,根本原因是其效果會牽動其他國家的經濟。中國內需的旺盛,意味著它將大量吸收外國產品和原材料,從而直接帶動其他經濟體的復蘇進程。憑借現有經濟規模和貿易規模,還有政府的強大購買力,中國經濟具備這種輻射能力。最起碼,中國可以自救,不會給其他國家增添負擔,反而還有意愿和能力為世界經濟的復蘇創造機會?!?/p>
瑞典最大的報紙《每日新聞》要聞版編輯斯卡格·馬克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在當今世界,沒有幾個國家的內政消息會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中國是這幾個少數國家之一,因為作為國際社會舉足輕重的大國,中國的任何動作已不僅僅是中國的,更將牽扯世界。特別是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民眾代表對政府的一系列舉措是否有信心、他們將為決策者提供哪些建議,中國以及國際社會都在等待“兩會”給出的答案。
再傳中國軍事威脅論
4日,外電有關“兩會”的報道中,中國軍費迅速成為另一個焦點,其中不乏中國人已經聽膩了的“中國軍事威脅論”。
德國《世界報》4日發表題為《中國繼續將自己裝備成超級力量》的文章。文章說,中國準備擴軍,軍費將要增長14.9%,這樣中國在軍費上的開支就比經濟的增長幾乎要快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