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獻國
電影《赤壁》上半部的上映,使曹操赤壁之敗再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曹操赤壁之敗雖然原因眾多,但曹軍南下不服水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
不服水土,又叫水土不服。《三國演義》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孫權決計破曹操”中寫道:“操今此來,多犯兵家之忌……驅中國士卒,遠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第四十七回“闞澤密獻詐降書,龐統巧授連環計”也寫道:“時操軍因不服水土,俱生嘔吐之疾,多有死者,操正慮此事……”
水土不服,意即對于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不能適應。中醫認為,天人合一,人的身體健康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自然界的各種因素均可對人體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如氣候、建筑、地域、飲食習慣等。但是,人也可通過自身的調節,產生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大小因人而異。當人們由于改變了地理環境而發生身體不適,如食欲不振、精神疲乏、睡眠不實,甚至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心慌胸悶、皮膚痛癢、消瘦等,便是俗稱的“水土不服”。如從平原到高原,由于空氣稀薄,氣壓下降而出現的身體不適;從南方到北方,由于溫度、濕度的改變而產生的身體不適;從鄉村到城市,對高樓、噪音、燈光不適而出現的疲乏、失眠;等,均屬于水土不服范疇。
水土不服,是人體對新的氣候、建筑、水質、食物及風俗習慣等條件的一種不適應反應。醫學研究表明,人的大腦、心臟等許多器官的活動,都是通過生物電現象來進行的。當環境電場發生變化時,既可以影響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播,特別是中樞神經系統;又可影響到心肌細胞的電生理活動。中樞神經系統既是人體的最高司令部,又是機體和外界環境間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指揮者和協調者。在平時已經適應的環境中,神經活動的興奮和抑制過程保持相對平衡,人體對周圍的環境保持著習慣性的條件反射。當突然調換了新環境后,原有的條件反射被打亂,人體與外界間的聯系就可能發生紊亂,從而破壞了神經活動興奮和抑制的平衡,導致了“水土不服”的癥狀。
遇到水土不服,首先不要緊張。要從思想上認識到這是由于環境突然改變而產生的身體不適應,只要休息幾天,讓人體生理功能作出相應調整,逐漸適應新的環境,這些不適癥狀就會逐漸消失。如癥狀比較明顯,長時間不能消失,可適量服用藥物對癥處理。如睡眠不好,可少量短期服用鎮靜安眠藥物,如舒樂安定、撲爾敏等;胃口不好,消化不良,可服用大山楂丸、保和丸、健胃消食片等;嘔吐、腹瀉,可服用藿香正氣丸、諸葛行軍散等;皮膚瘙癢可服用烏蛇止癢丸等。只要保持心情愉快,消除緊張心理,積極主動地去適應新的環境,水土不服是可以克服的,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