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只是舉手之勞!
陳文祥
外面,暴雨如注,一直沒有停下的意思,天也陰得嚇人。此時此刻,她的心情可以說比這爛天還糟糕。因為,招生咨詢會不但來遲一步,而且還遭遇大雨,真是人倒霉時連喝水都硌牙!
加之剛剛碰上好幾個同學,人家一個個都笑逐顏開,高考分數比自己多出一大截。他們表示:咨詢過了,說上本科肯定是沒問題。
而自己呢!今年高考只是考了個可憐兮兮的445分,并且還是不吃香的文科。從今天咨詢情況來看,頂多她只能讀個名不見經傳的獨立學院什么的,那個窩囊,那個難受,無法言表!都說蒼天有眼,可這明明不公嘛!
她恨不得找個墻縫鉆進去,她更想當下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場。可看到那么多人,她強忍淚水,高考已經出丑,不能再丟人顯眼。她只得把眼淚往肚里咽,心情壞到了極點。
就在欲哭無淚之時,透過雨簾。她發現招生咨詢會現場有一位布展的女老師在冒雨撤展,因為個子矮,女老師拆雨篷的動作。顯得分外吃力。雖然素昧平生,她還是毫不猶豫地沖進雨中幫忙。她認為,這只是簡單的舉手之勞。
這一幕,被坐在一旁的一位來自新加坡的老師看到了。于是,戲劇性的故事便正式上演了。
新加坡的老師讓她去酒店詳談,半個多小時里,她時而用英語口語,時而用普通話,向5名面試考官推銷自己。全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二等獎、全國網絡英語綜合技能三等獎、全省書信作文大賽一等獎、英語口語三級……新加坡老師如獲至寶,當即決定預錄她為新加坡政府理工學院學生,并給她4年共20萬人民幣的全額獎學金。
看上去,她的機會是別人慧眼識珠的結果,可如果沒有她的“舉手之勞”,誰又能給她一個推銷自己的機會呢?或許,這顆珍珠永遠會被埋在土里。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這個幸運兒,就是武漢市東湖中學高三畢業生張孟蘇!
偶然之中有必然,機會通常是自己給的。誰說機會可遇不可求!很多時候,機會只需要一個“舉手之勞”。培根說,只有愚者才等待機會,而智者則造就機會。世界上許多做事有成的人,并不一定是因為他比你會做,而僅僅是因為他比你愿做。
自己做和做自己
周毅
大衛剛懂事的時候,就被父親告之“要自己做”。大衛哭著喊,爸爸,快過來幫我系鞋帶。父親大聲說,孩子。這事你得自己做。大衛仍舊哭著喊,可是,我不知道該怎么系。父親不為所動,依然大聲說,孩子,想一想就有辦法了。大衛只好擦干淚,然后一遍又一遍地嘗試著,直至把鞋帶系上。父親走過來,摸摸他的頭,不錯。干得不錯!
類似的事情之后還發生過許多。但大衛盡量不問父親,因為問了也是“白問”,父親的回答還是那簡單的一句話“自己做”。久而久之,大衛養成了習慣,遇到問題就自己想后獨自處理。
18歲,大衛參加了成年典禮儀武。回家后,他興奮地對爸爸說,現在我已經是真正的男子漢了!今天我有個問題想問問您,希望您回答之前先滿足我一個條件。父親樂呵呵地說,行!大衛迫不及待地問,為什么您總用“自己做”來打發我?父親本想說“你自己想一想吧”,可既然事先答應孩子的條件就不能失信;再者,父親覺得有必要和已經長大的兒子談些大人的問題了。
于是,父親回答,因為只有學會了“自己做”,才能實實在在地“做自己”。大衛聽完父親的話,眼中仍充滿了疑惑,可他不好意思再追問下去。父親這次顯得頗為“慷慨”,接著解釋,做自己的先決條件是要有獨立的個性,什么都靠別人的人,又何來鮮明的個性呢?大衛馬上打斷父親的話,頑皮地說,所以,一切都得學會“自己做”!父親伸出手指畫了個圓圈道,OK!
可不是,只有學會了“自己做”,才能實實在在地“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