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喜
摘 要:園林是由一個個、一組組不同的景觀組成的,這些景觀不是以獨立的形式出現的,是由設計者把各景物按照一定的要求有機地組織起來的。在園林中把這些景物按照一定的藝術規則有機地組織起來,創造一個和諧完美的整體,這個過程稱為園林布局。
關鍵詞:綜合性;統一性;因地制宜;氣候影響;主題;時間
1 園林的功能決定其布局的綜合性
園林的形式是由園林的內容決定的,園林的功能是為人們創造一個優美的休息娛樂場所,同時在改善生態環境上起重要的作用,但如果只從這一方面考慮其布局的方法,不從經濟與藝術方面的條件考慮,這種功能也是不能實現的。園林設計必須以經濟條件為基礎,以園林藝術、園林美學原理為依據,以園林的使用功能為目的。只考慮功能,沒有經濟條件作保證,再好的設計也是無法實現的。同樣在設計中只考慮經濟條件,脫離其實用功能,這種園林也不會為人們所接受。因此,經濟、藝術和功能這三方面的條件必須綜合考慮,只有把園林的環境保護,文化娛樂等功能與園林的經濟要求及藝術要求作為一個整體加以綜合解決,才能實現創造者的最終目標。
2 園林構成要素的布局具有統一性
園林構圖的素材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水體和動、植物等自然景觀及其建筑、構筑物和廣場等人文景觀。這些要素中植物是園林中的主體,地形、地貌是植物生長的載體,這二者在園林中以自然形式存在。不經過人為干預的自然要素往往是最原始的產物,其藝術性往往達不到人們所期望的效果,建筑在園林中是人們根據其使用的功能要求出發而創造的人文景觀,這些景物必須與天然的山水、植物有機地結合起來并融合于自然中才能實現其功能要求。
以上三方面的要素在布局中必須統一考慮,不能分割開來,地形、地貌經過利用和改造可以豐富園林的景觀,而建筑道路是實現園林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植物將生命賦予自然,將綠色賦予大地,沒有植物就不能成為園林,沒有豐富的、富于變化的地形、地貌和水體就不會滿足園林的藝術要求。好的園林布局是將這三者統一起來,既有分工又要結合。
起開結合,多樣統一對于園林中多樣變化的景物,必須有一定的格局,否則會雜亂無章,既要使景物多樣化,有曲折變化,又要使這些曲折變化有條有理,使多樣的景物各有風趣,能互相聯系起來,形成統一和諧的整體。
3 因地制宜
園林布局除了從內容出發外,還要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我國明代著名的造園家計成在《園冶》中提出“園林巧于因借”的觀點,他在《園冶》中指出:“因者雖其基勢高下,體形之端正……”,“因”就是因勢,“借者,園雖別內外,得景則無拘遠近”,“園地惟山林最勝,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有懸,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煩人事之工,入奧疏源,就低蓄水,高方欲就亭臺,低凹可開池沼”。這種觀點實際就是充分利用當地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的最好典范。地形、地貌和水體在園林中,地形、地貌和水體占有很大比例。地形可以分為平地、丘陵地、山地、凹地等。在建園時,應該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條件,對于低凹地區,應以布局水景為主,而丘陵地區,布局應以山景為主,要結合其地形地貌的特點來決定,不能只從設計者的想象來決定。
在工程建筑設施方面應就地取材,同時考慮經濟技術方面的條件。園林在布局的內容與規模上,不能脫離現有的經濟條件。在選材上以就地取材為主,例如假山置石,在園林中的確具有較高的景觀效果,但不能一味追求其效果而不管經濟條件是否允許,否則必然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建園所用材料的不同,對園林構圖會產生一定的作用,這是相對的,非絕對的,太湖石可謂置石中的上品,并非必不可少,例如北京北海靜心齋的假山所用石材為北京房山所產,廣州園林的假山為當地所產的黃德石等均屬就地取材的成功之例。
4 植物及氣候條件中國園林的布局受氣候條件影響很大。
我國南方氣候炎熱,在樹種選擇上應以遮陽目的為主,而北方地區,夏季炎熱,需要遮蔭,冬季寒冷,需要陽光,在樹種選擇上就應考慮以落葉樹種為主。
在植物選擇上還必須結合當地氣候條件,以鄉土樹種為主。如果只從景觀上考慮,大量種植引進的樹種,不管其是否能適應當地的氣候條件,其結果必是以失敗而告終。
另外,植物對立地條件的適應性必須考慮,特別是植物的陽性和陰性,抗干旱性與耐水濕性等,如果把喜水濕的樹種種在山坡上,或把陽性樹種種在庇蔭環境內,樹木就不會正常生長,不能正常生長也就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園林布局的藝術效果必須建立在適地適樹的基礎之上。
園林布局還應注意對原有樹木和植被的利用上。一般在準備建造園林綠地的地界內,常有一些樹木和植被,這些樹木或植被在布局時,要根據其可利用程度和觀賞價值,最大限度地組織到構圖中去。正如《園冶》中所講的那樣:“多年樹木,礙筑檐垣,讓一步可以立基,砍數、丫不妨封頂,斯謂雕棟飛楹構易,蔭槐挺玉難成。”其中心思想就是要對原有植被充分利用,關于這一點,在我國現代園林建設中得到了肯定。
除此之外,在植物的布局中,還必須考慮植物的生長速度。一般新建的園林,由于種植的樹木在短期內不可能起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在布局中應首先選擇速生樹種為主,慢生樹種為輔。在短期內,速生樹種可以很快形成園林風景效果,在遠期規劃上又必須合理安排一些慢生樹種。關于這一點在居住區綠地規劃中已有前車之鑒,一般居住區在建成后,要求很快實現綠化效果,在植物配植上,大面積種植草坪,同時為構圖需要,配以一些針葉樹,綠化效果是達到了,但沒有注意居民對綠地的使用要求,每到夏季烈日炎炎,居民很難找到納涼之處,這樣的綠地是不會受歡迎的。因此,在園林植物的布局中,要了解植物的生物學特性,既考慮遠期效果,又要兼顧當前的使用功能。
5 主題鮮明,主景突出
任何園林都有固定的主題,主題是通過內容表現的。植物園的主題是研究植物的生長發育規律,對植物進行鑒定、引種、馴化,同時向游人展示植物界的客觀自然規律及人類利用植物和改造植物的知識,因此,在布局中必須始終圍繞這個中心,使主題能夠鮮明地反映出來。
在整個園林綠化工作中,綠化固然重要,但必須有重點,美化才能實現其藝術要求園林是由許多景區組成,這些景區在布局中要有主次之分,主要景區在園林中以主景的形式出現。
在整個園林布局中要做到主景突出,其他景觀(配景)必須服從于主景的安排,同時又要對主景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配景的存在能夠“相得而益彰”時,才能對構圖有積極意義,例如北京頤和園有許多景區,如佛香閣景區、蘇州河景區、龍王廟景區等,但以佛香閣景區為主體,其他景區為次要景區,在佛香閣景區中,以佛香閣建筑為主景,其他建筑為配景。
配景對突出主景的作用有兩方面,一是從對比方面來烘托主景,例如,平靜的昆明湖水面以對比的方式來烘托豐富的萬壽山立面。另一方面是從類似方式來陪襯主景,例如西山的山形、玉泉山的寶塔等則是以類似的形式來陪襯萬壽山的。
突出主景常用的方法有:主景升高、中軸對稱、對比與調和、動勢集中、重心處理及抑景等,園林布局在時間與空間上的規定性園林是存在于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環境之一,在空間與時間上具有規定性。園林必須有一定的面積指標作保證才能發揮其作用。同時園林存在于一定的地域范圍內,與周邊環境必然存在著某些聯系,這些環境將對園林的功能產生重要的影響。
6 園林布局在時間上的規定性,
一是指園林功能的內容在不同時間內是有變化的,例如園林植物在夏季以為游人提供庇蔭場所為主,在冬季則需要有充足的陽光。園林布局還必須對一年四季植物的季相變化作出規定,在植物選擇上應是春季以綠草鮮花為主,夏季以綠樹濃蔭為主,秋季則以豐富的葉色和累累的碩果為主,冬季則應考慮人們對陽光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指植物隨時間的推移而生長變化,直至衰老死亡,在形態上和色彩上也在發生變化,因此,必須了解植物的生長特性。植物有衰老死亡,而園林應該日新月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