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靜
[摘要]將web service技術與J2ME技術相結合,利用J2ME開發手機客戶程序,調用企業應用服務器發布的Web Service,手機客戶程序可以解析Web Service返回的XML數據。
[關鍵詞]J2ME Webservice XML SOAP JSR17
中圖分類號:TP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220051-01
一、引言
與以PC為中心的電子商務不同,移動商務的重點是個人體驗。人們攜帶普及型移動設備并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從任何人那里得到信息。J2ME是為小型設備設計的Java平臺。Web服務作為一種支持松散耦合、獨立于平臺的集成技術收到人們的青睞。將J2ME技術與Web服務相結合可以為移動商務提供很好的技術支持。
二、J2ME平臺技術
為了支持資源受限設備系列所要求的靈活性和可定制部署,J2ME體系結構被設計成一個三層軟件模型來實現的,圖1顯示了J2ME架構。

從下往上依次為:
Host Operating System:這一層為移動信息設備的操作系統,通過它可以直接控制硬件設備,實現硬件設備的功能。
JVM:Java語言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與平臺的無關性。而使用Java虛擬機是實現這一特點的關鍵。由虛擬機直接負責和移動設備的接口,而J2ME應用程序只能和JVM打交道。
Configuration:這一層為一組硬件配置相似的“水平”的設備分組定義了Configuration所支持的最精簡的Java庫和API以及虛擬機功能特性。目前可用的Configuration有兩種:一種是連接受限設備配置(Connected Limited DeviceConfiguration CLDC),另一種是連接設備配置(Connected DeviceConfiguration CDC)。
Profiles:描述層處于Configuration層之上,它擴展了Configuration
層。Profiles定義了更高級的、特定于設備的API庫,包括GUI(Graphical UserInterface,圖形用戶接口)、網絡和API。
三、J2ME平臺上的WEB服務
(一)SOAP Web服務的架構及KSOAP的使用
作為一種基礎結構解決方案,Web服務由于它的字包含的、自動發現的,和自動配置的可重用軟件組件而受到了人們的青睞。Web服務的內容要比SOAP多得多,SOAP僅僅起提供獨立于平臺的傳輸層的作用。圖2描述了Web服務的完整架構。
每一個Web服務都對它的可用服務進行說明,并將該說明作為一個WSDL文檔。該WDSL文檔說明如何訪問這些服務的技術細節。得到授權的遠程客戶可以下載該WSDL文檔,生成一個與該SOAP服務接口相匹配的占位程序。
Web服務本身通過中央注冊數據庫(如UDDI注冊數據庫)注冊。客戶查詢UDDI、找出它所需要的服務、獲取WSDL文件、生成占位程序和開始調用遠程方法。
要在J2ME設備上建立Web服務的客戶,首先需要與J2ME兼容的SOAP分析器。KSOAP可以在J2ME平臺上運行,包括MIDP。每一個帶有名稱空間支持的通用XML分析器都可以理解SOAP消息,并且可以從這些消息中提取信息。
SOAP分析器建立在通用的XML分析器的基礎上,它帶有特殊的類型映射和文本數據整編機制。SOAP分析器理解SOAP消息中的數據類型信息,并且自動將SOAP元素轉換為Java數據對象。
(二)J2ME Web服務可選包
JSR172,即J2ME Web服務規范,定義了一組用于XML處理和J2ME平臺上的SOAP Web服務客戶的標準API。圖3是J2ME訪問Web服務的一個架構圖。

Web服務使用該可選包創建Web服務客戶時,首先,從服務提供者處獲取WSDL文檔,為每個服務生成一個javax.xml.rpc.stub類。再將生成的類放入該項目類的路徑,當需要時,將stub類實例化。然后使用該Stub對象來調用遠程服務,獲得返回值,返回值為一個Java對象。當開發工作完成時,將生成的Stub類與應用程序捆綁在一起。
四、總結
綜上所述,本文在J2ME技術與Web Services技術的相關理論知識基礎上,對J2ME技術與Web Services技術用于移動電子商務方面的應用進行了探討。在J2ME技術用于客戶端應用程序的同時,采用Web Services技術來實現客戶端和服務器端的通信連接。
參考文獻:
[1]SUN無線開發網址,http://developers.sun.com/mobility/.
[2](美)David Flanagan.Java技術手冊(第三版),吳益華,陳志遠譯,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2年1月.
[3]Jon Mountjoy,Avinasb Cbugb.Weblogic:The Definitive Guide[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