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曦
[摘要]對GSM無線網絡的優化目標、優化的主要內容、優化流程以及優化手段進行探討。
[關鍵詞]GSM無線網絡網絡優化
中圖分類號:TP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220065-01
一、GSM無線網絡優化的目標
移動無線網絡優化是對的移動通信無線網絡進行數據采集、分析,并找出影響網絡質量的原因,通過頻率調整、基站參數調整、路測分析調整等一系列調整措施,使網絡達到最佳運行狀態,使網絡資源獲得最佳的利用率。另外,通過網絡優化的過程可以使作者及其他參加優化的人員能充分了解網絡的增長趨勢,為網絡后續的擴容工作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無線覆蓋、參數調整和服務性能指標的優化是無線網絡優化的目標,網絡的優化要緊密圍繞這三個要素。
二、GSM無線網絡優化的主要內容
無線優化的主要內容包含:
1.網絡規劃。網絡規劃是網絡優化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網絡規劃決定了日后網絡優化的范圍,合理的頻率規劃能有效降低系統干擾,提高用戶通話質量,降低用戶投訴;合理的鏈路預算能避免許多盲區的產生;合理的站址分布能有效減少干擾、節約網絡成本。良好的初期站址選擇可減輕后期大量的網絡優化工作。
2.工程監督。高質量的工程實施是網絡質量的基本保障,也是優化活動開展的前提。優化人員應積極參與工程質量規范的制定,并總結優化中發現的工程質量問題,及時反饋給工程部門。根據上面的工作,提高無線接通率、掉話率、切換成功率等網絡運行指標,提高話音服務質量,降低干擾和用戶投訴。
3.設備排障。GSM網絡發展到一定規模,覆蓋已經得到相當的改善,但網絡質量仍然不能滿足用戶的要求,主要原因是:擴容頻繁,擴容期間網絡監控和保障不利,因受到工期緊的影響,質量監控體系不完善,使得安裝和開通過程中存在較多質量問題。隨著設備使用時間的增加,一些故障,特別是隱性故障逐漸增多,這類故障并未達到告警門限,但惡化了網絡性能。發現并排除一些影響網絡性能的設備故障,是日常優化的主要內容,也是網絡優化的前提條件。
4.網絡測試。利用各種測試設備和軟件,根據無線電波傳播特性和天饋系統傳輸特性,根據DT、CQT測試和分析結果,對網絡進行優化工作。DT路測的主要內容有利用測試車輛、無線測試儀表、測試手機等工具對網絡進行全程測試及記錄,其內容包括所測路段的場強分布、越區切換點、越局切換點、呼叫失敗點、掉話位置、信號質
量、頻率干擾情況、無線環境分布等。
三、GSM無線網絡優化的工作流程
GSM網絡優化通常采用如下幾個步驟,即系統信息收集、數據分析處理、制定網絡優化方、系統調整等。
(一)系統信息收集。系統信息收集一般指下列數據的收集:(1)系統數據:如基站數據、切換參數、系統配置、傳輸方式等。(2)頻率規劃數據:如小區ID、基站載波數、載波頻率、相鄰小區等。(3)統計數據:如接通率、擁塞率、掉話率、切換成功率、話務量、上下行信道平衡等數據。(4)網絡故障情況:收集系統內各部件故障情況。(5)測試數據:無線測試數據,CQT測試數據以及信令分析儀等測試數據。
(二)數據分析處理。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分類、整理、對比分析獲得的網絡服務質量參數,并根據指標要求,重點分析質景達不到要求的小區,分析其服務質量差的原因,以便為系統調整、參數變換做準備。
(三)制定優化方案。根據采集到的數據和分析的結果,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網絡優化方案,其中包括:通過改變基站位置,改變天線高度,改變天線方位角或俯仰角,改變cl,c2參數等手段調整小區覆蓋,并通過功率參數調整,頻率調整,抑制干擾,均衡BSC話務量,均衡小區話務量,提高交換機處理效率,增強容量,調整信道。
(四)通過在高話務量地區增加信道或設置微蜂窩等辦法疏通話務量。實施制定的優化方案后,我們要收集優化后的網絡質量數據,必要時進行實地測量,對比實施前后的數據,確認質量是否有所改善或存在的問題是否得到解決,決定優化是否結束。GSM網絡優化需要反復進行,這是由于移動網絡業務情況和無線傳播環境經常處于不斷的變化中所決定的。
四、網絡優化的手段方法
根據網絡優化的任務和不同內容,其工作方法可能也不相一致。無線部分的網絡優化的具體手段有很多,大體上可分為:
1.基站參數的檢查與核對。無線部分的優化工作是:(1)校對天線方向角、下傾角;(2)基站硬件標準調整;(3)正確調諧各信道及禍合器;(4)核對各小區的頻率安排;(5)天線駐波比的檢查;(6)確保參考頻率單元和信道測試器的正常運行;(7)及時更換損壞的信道。
2.做好頻率規劃。頻率規劃是無線網絡優化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實際復雜的無線環境中不可能采用理想化的復用模式,必須根據情況靈活處理。
3.位置區的劃分。位置區的劃分需要從全網角度加以考慮。如果位置區劃分得過大,則在市區平均每信道的話務量過高,基站尋呼手機的延遲將增大,尋呼的負荷增加。如果位置區劃分得過小,則會造成過多的位置更新,導致信令信道負荷加重。因此,對于每個基站的覆蓋范圍、鄰基站間的重疊范圍必須合理設置,正確設置位置區。
4.整話務負荷,以降低阻塞率。應根據話務統計數據,對各扇區的話務量進行調整。優化方法是增加基站或采取軟控的方法,即在高話務量基站與相鄰話務量低的基站之間進行話務量均衡。如調整功率、切換參數、覆蓋范圍等。
5.基站設備的完好率和傳輸線的故障率的考慮。設備和線路不能正常運行,或出現故障后修復時間過長,也是造成阻塞率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在網絡優化中,必須對設備和線路進行檢查、修理,并規定維護應達到的指標。
6.基站的天線角度、發射功率等參數的優化。基站天線的方向角和下傾角、高度、發射功率等都應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靈活調整優化。例如天線很高的基站就應該加大下傾角,否則會造成過大的覆蓋而導致話務量較高,并可能對其它基站產生干擾。功率參數也是如此。
7.與交換機配合參數的調整。網絡優化還包括一些與交換機的參數配合的無線網參數的優化調整,并保證協調一致。如位置區、小區號的設置和優化;尋呼參數設置;位置更新參數的優化等。
8.新增基站后的調整。每新增加一個基站,都要對頻率規劃進行改動,并重新定義相鄰小區和越區切換參數等。
9.降低同頻干擾和非同頻干擾。正確調諧信道分離器和合路器,調整功率控制參數,減少由于中頻放大器飽和區的非線性帶來的互調產物,以降低串話現象。進行同頻干擾區域的勘察和測量,調整天線傾角,利用水平方向圖的凹口特性減少同頻干擾。
參考文獻:
[1]劉濤、曾拓,淺談GSM無線網絡優化中常見的問題及解決方法,科技信息,2008(14).
[2]馮莉,GSM無線網絡優化理論的探索及實施,河南科技,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