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梅
[摘要]結合鐵路光接入網系統常規施工情況,分析光接入網系統割接施工可能存在的問題,研究鐵路光接入網系統割接開通施工的關鍵技術。
[關鍵詞]割接施工 光接入網系統 關鍵技術
中圖分類號:TN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220087-01
一、割接施工常見問題
(一)光纖
光接入網系統更新改造工程多數涉及到光纖倒換,包括割接施工和跳纖倒換。光纖割接引入進新設接入網系統光接口后要立即進行設備調試,但因需割接引入的光纖平常在使用中,施工前不能對原有纖進行確認,且原有竣工圖與使用狀態經常不一致,因此在割接時需斷纖確認加測試結合,要求單方向、單纖進行。跳纖倒換時單純的接頭與尾纖之間的故障一般容易想到和判斷,但目前通信工程中往往設計有光纖配線架(ODF),從干線光纜接過來的尾纖往往是先到ODF架,再通過跳纖接進光設備,光設備跳纖設備端一般為SC頭,而現有的光纖測試儀表一般是配置ST頭,因此割接施工中測試時通常不包括跳纖。但跳纖使用過程中可能進行過多次倒換,就常出現有纖序、方向、收發等不一致的問題。
(二)配線
光接入網系統更新改造工程只更換接入網設備,則割接施工基本是在通信機房內進行,原有配線架和引入架均不變,而原有各業務引入設備的光纖、2M、音頻線等不可能直接從原有接入設備取下拉過來,必須從新設接入網的配線架統一引至配線架,在割接施工時跳線,因此在割接施工時配線也常出問題,主要是原有配線基本實際與竣工圖不符,查找困難。且光口、2M接口原來使用正常,倒替時損壞等(如光口燒壞、法蘭盤破損或太臟、2M頭壞、絕緣不良)問題。
二、割接施工關鍵技術
(一)割接施工原則
鐵路接入網系統割接開通施工是在鐵路營業線上,且很多還是在繁忙的鐵路干線,在接入網割接施工過程中,必須編制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嚴格按程序進行實施,要編制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步驟,就必須遵守如下原則:
1.施工時不得影響或盡量少影響鐵路運輸生產和鐵通公網用戶的使用。2.重要電路盡量采用遷回通道,沒有遷回通道的必須優先考慮,并確保100%的成功率。3.對既有通信系統必須全面、詳細了解和掌握其組網、設備配置、系統特點及用戶表。4.必須根據設計文件和既有用戶情況,對新系統的安裝及調試進行詳細的對應配置,并對新系統的每一個通道進行測試合格。
(二)主要割接施工技術
1.光纖割接。光接入網系統更新改造工程新系統組網用光纖線路一般采用原有系統的光纖,如果光纖線路有備用光纖,則利用備用將新系統全部聯機調試,并測試完后進行業務割接。一般割接施工從系統的最遠一站依次開始,且上層傳輸網必須且對新系統提供通道或通路保護,新舊系統間對重要電路還需連通。
2.環形組網業務割接。在割接施工中,鐵路通信的許多業務均是環形組網,施工中主要是要保證業務不得中斷,以2M通道割接為例。鐵路通信中的2M業務主要是調、TDCS.TMIS、票務等與鐵路生產密切相關,在其組網時均通過上層傳輸網構成環形組網。在進行2M通道割接時,先將B方向的2M割接至新系統,通過業務的網管功能進行主備通道倒替試驗至功能正常。待下一站進行業務割接時,再將A方向倒至新系統。
3.2M通道割接檢測方法。光接入網系統更新改造工程中涉及2M通道倒換的最多,割接前及割接過程中均需要對通道進行監測。
(1)通道割接前的檢測技術。①新設接入網系統傳輸通道。光接入網系統提供了大量透明的2M傳輸通道,判斷通道的好壞時的鏈路不僅僅是光纖和設備,還應包含工程中的配線。施工時應盡量通過在DDF架處硬環回進行測試。測試可通過網管終端或采用測試儀表進行,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也可通過監視設備上狀態指示燈進行判斷。②既有用戶通道。割接施工中,由于某些原因,如標識不清楚或本身標示錯誤導致在數字配線架(DDF)處我們不一能準確判斷需要割接的用戶通道,而一旦用戶通道找錯將導致業務的錯接,并最終導致業務無法正常使用。而且這類故障亦不易查找。因此在斷開業務通道后,應立即進行判斷確認,可用數據測試儀表通過環回測試核實通道的正確性。可能的情況下,也可通過監視有關用戶設備上狀態指示燈進行判斷。避免新設接入網系統傳輸通道錯誤的與既有通信系統傳輸通道連接或與其他用戶設備連接。
(2)通道割接后的檢測技術。通道割接后應及時通過網管終端或設備上的狀態指示燈進行初步判斷,接入網設備在收到用戶設備的信號時,不會顯示告警,但它所發出的信號是否被用戶設備可靠接收,還需要進一步判斷,可通過監視用戶設備系統的網管終端、直接監視用戶設備的狀態指示或進行業務試驗進行準確判斷。
三、關鍵施工技術
在割接施工的關鍵技術是為了實現鐵路通信業務的不中斷割接,減少割接施工故障率,保證行車指揮的可靠,提高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
1.利用接入網系統的上下行方向均能單向通信的特點,結合鐵路通信網的上、下層傳輸網,構成遷回通路或通道。在新舊接入網系統割接開通過程中,當上層網有足夠的容量時,如上層網為STM-16,且還有分支未加載業務,而下層網為STM-1或STM-4,可以將新接入網系統上行方向投入工作狀態,而舊系統的下行方向運行在工作狀態,并利用上層網的STM分支來實現遷回的全通路保護。當上層網中沒有空閑的STM支路時,剛可利用上層網中的空閑2M通道來進行迂回保護。
2.在條件允許下,可利用新舊系統共同工作,減少中斷的時間和可能性,來實現割接開通。在割接開通施工時,在站點較多的情況下,不可能同時完成所有站點的同時割接,因此利用新舊設備的共同工作,保證業務通道只是在割接的幾分鐘內有影響。
3.對構成環的業務通道,如數調、TDCS,TMIS、票務通道等,實行單向割接。在數字調度系統的通信通道,接入網提供的是分斷2M時隙,利用數調系統自己的業務上下,構成環狀網,上下行方向傳輸的是相同的信號,因此按站點依次割接時,可以實現兩方向的信號分別進入新舊接入網系統中,則在一個站點割接時,斷開一個方向,接入新系統中并確認是否正常,然后斷開另一方向,依次不中斷地進行。
4.充分利用各系統的網管功能,增強割接施工的方便性和可控性。無論是傳輸、接入網系統,還是加載在其上的數字調度系統、TDCS、紅外、遠動及微機監測等系統,都有各自的網管,能進行遠程的監測和控制,利用其軟件配置功能和告警功能,可以配合割接施工,以幫助和確認各系統的順利割接。
參考文獻:
[1]李征,接入網與接入技術,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2]徐榮,光通信網新技術,電信科學,2000.
[3]曲樺,接入網與V5接口,人民郵電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