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發 金 燦
[摘要]結合貴州省白云區麥架經修文、開陽至肖家坳公路改擴建工程的設計情況,闡述山區公路改擴建工程老路保暢設計的思路和要點。
[關鍵詞]山區公路 老路 改擴建 保暢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220100-03
一、前言
近年來,公路建設中的老路改擴建項目日益增多,尤其是西部經濟相對欠發達地區,改造老路提高公路等級來促進項目區域發展的項目越來越多。但這些項目區域路網不發達,改造過程中容易發生由于老路破壞、施工組織管理不善、交通秩序維持措施不力,而出現的堵車甚至中斷交通現象,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和重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在很多情況下,尤其是在交通量較大的道路上,能否保證原有道路暢通是這些老路改擴建項目實施的可行性因素之一,也是評價這些項目后期施工組織方案的決定因素。針對這類老路改擴建項目,老路保暢設計就非常重要。
貴州省白云區麥架經修文、開陽至肖家坳公路改擴建工程(以下簡稱麥肖公路)是貴州省、貴陽市骨架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連接貴陽市白云區、修文縣城和開陽縣城,交通量較大,且老路改擴建改造利用老路比例較高,因此在整個施工組織中,保證施工路段的暢通對白云區、修文縣和開陽縣具有非常重要意義。
二、老路保暢設計原則
老路保暢設計應依據“安全、經濟、合理、可行”的原則,做好以下工作:
1.組建強有力的交通保暢組織,沿線交警部門需通力配合、協調指揮,對故障車輛需及時處理。
2.施工單位抓緊時間趕進度,以早日通車,施工期間應極力配合交通保暢部門或人員,盡力不影響車輛的通行。
3.對于可繞行本項目的車輛,通過設置合理交通標志,引導車輛繞行路網中附近道路。
4.對于必須通過本項目的車輛,分情況進行交通組織,注意充分利用當地已有的條件,以節省費用。
三、老路保暢設計思路
老路保暢設計的主要思路是:對過境交通,采取提前疏導、分流;對境內交通,采用大部分利用老路“半幅施工、半幅通行”和局部新修便道的方式。
四、老路保暢設計
(一)過境交通
仔細研究項目區域路網,在了解區域路網道路組成后,通過調查獲取相關道路的通行條件如道路線型條件、交通量、公路里程等,然后將擬改建項目上的過境交通量根據通行條件、繞行距離等進行分配,在相關道口設置繞行標志,必要時增設崗卡進行疏導。
比如麥肖公路,由于其屬于貴州省、貴陽市骨架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境車輛比例比較大,建設期合理有效組織這部分車輛安全通行非常重要。通過對區域路網研究和調查,對此部分車輛進行分流如圖1。
1.開陽縣及周邊地區至白云、貴陽及以南方向:由開陽縣走已經通車的貴(陽)開(陽)二級公路,直至白云、貴陽后分流至各目的地;
2.修文縣久長鎮附近至開陽縣之間的車輛至貴陽及以南方向、因貴遵高速(基本與G210平行)改建由久長互通分流下來的車輛(遵義至貴陽方向的車輛,貴陽至遵義方向由原貴遵高速通行):由久長鎮向南走國道G210,到修文縣扎佐后上貴遵高速直至白云、貴陽;
3.修文縣城附近至白云、貴陽及以南方向:經修文連接線、修文互通上貴畢高速(基本與G321平行)至扎佐后上貴遵高速直至白云、貴陽。

(二)境內交通
1.境內交通的組織方式
境內交通主要是指項目區域內的各縣、鄉鎮、村之間或項目區域外與項目區域內的各縣、鄉鎮、村之間必須通行且無法通過擬改建道路之外道路繞行的交通量,對這部分交通只能通過施工措施來保障其通行需求。這部分施工期交通組織按照施工斷面可分為以下四種情況進行:
(1)半幅施工半幅通車:主要針對老路上填、挖高度較小的路段
在改擴建道路上,針對在老路上填、挖高度較小的路段,采用半幅施工半幅通車的施工組織方式,交通控制如圖2:
從整幅道路變成半幅通車的地點要設置信號燈和汽車計數器。在地點1,當信號燈為綠色時,計數器接通,記錄下由它前面通過的汽車數量,同時將此數據傳送到地點2的同型計數器上;當地點1信號燈為紅色時,停止放行此方向車輛,待全部已放行車輛都通過地點2之后(由計數器控制),反方向信號燈變綠色,開始反方向放行;按上述方式交替放行,對通行車輛進行組織。如果沒有相應的設備,可在兩頭設置指揮交通的值班員,兩人彼此之間以輕便電話或對講機進行聯系、控制。
半幅施工半幅通車的路段,在老路上開挖的土方路段,應及時地進行超挖換填石,以確保車輛安全通行。
(2)在深路塹挖方降坡施工時:主要針對老路上挖方高度較大的路段。
類似于圖3所示的斷面,先在左側開挖(Ⅰ區域),使其成為行車便道,并設置交通標志,達到通車標準后利用左幅行車;然后再開挖右側(Ⅱ區域)至路基標高,作好路槽、簡易排水溝,鋪好墊層后改右幅開放交通;再把左側路基部分(Ⅲ區域)開挖至路基標高,鋪好墊層,簡易排水溝,并經檢驗合格后,即可全幅開放交通。
類似于圖4所示的斷面,應先開挖Ⅰ區域,使其與部分老路形成行車便道,設置交通標志,達到通車標準后開放交通利用此便道通行;然后開挖Ⅱ區域,完成后利用左幅通車,最后開挖Ⅲ區域,各項要求同圖4。
類似于圖5所示的斷面,對于路基邊坡較矮的,在工作量不大或尚需借土填方時,可加寬至路基外做便道,通行后,路基全斷面開挖。但對于老路恰好在新路中間的路段,切忌先開挖兩側、留中間來維持交通。

(3)高填方或長路堤段:主要針對老路上填方高度較大的路段。
類似于圖6、圖7所示的斷面:則應先加寬利用老路多的一側來維持交通:按Ⅰ、Ⅱ、Ⅲ的順序進行填筑,交錯通車;在路基頂1米內(Ⅳ區域)應分層進行全幅填筑,最后完成全路基施工。
切忌先填筑兩側,留中間來維持交通,最后突擊填中間的施工方法,因為一旦下雨車輛將無法通行,同時路基施工質量也難以保證。此種情況下,應選取地勢相對高的一側經填筑處理后作交通便道,如若填筑路堤太高,則應再適當加寬路基做為交通便道,作好這些工作后方可填筑另一側路基。為減少便道路面材料用量,一般填好土基后應在晴天開放交通,經補壓、處理、再上鋪便道路面材料。
(4)修建臨時行車通道:主要針對不能利用老路維持交通的路段
當新建公路在老路上填筑過高或開挖較深地路段,不能采用上述三種方式進行通車時,應根據實際地形在道路旁邊或附近修建臨時行車便道。同時應作好臨時便道與前后路段的搭接,確保車輛通行。
2.境內交通的組織
(1)新建路段:老路改擴建項目不一定全線利用原有道路,對一些指標比較差、工程量較大、穿越城鎮或地質情況較差等路段會根據改擴建的標準重新選擇走廊帶新建,設計時需要考慮老路保暢需要,對新建路段與改建項目銜接處盡量降低填挖高度,做好銜接點的順接,這樣車輛便可利用老路通行,不受太大影響。比如麥肖公路K3+660-K6+450、K14+400-K22+020等路段。
但并不是所有路段都能做好順接,對于填挖方較大的路段,需注意施工組織,比如麥肖公路以下路段:
①六道拐段(K6+175-K6+650):如圖8所示,先施工K6+300-K6+650路段,然后修建K6+350-六道拐的第五拐之間約90米便道―D―D六道拐臨時便道,完成好引導車輛通過便道行駛,再中斷老路交通,開挖K6+175-K6+300路段。
②普陀村路段(K29+060-K29+620):如圖9所示,先開挖K29+80-K29+620路段,并向左側超挖修筑普陀村臨時便道,銜接兩端老路,同時實施K29+060處汽車通道,確保施工時老路通暢,然后全面展開此段道路路基工程。

(2)改建路段:對于沿老路裁彎取直或沿老路加寬改造路段,施工期對車輛通行有較大影響。施工期間應結合地形條件,按上述原則選擇合理的交通組織方式。
麥肖公路在設計階段利用外業調查對沿線交通組織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分段推薦交通組織方式,供施工組織編制和施工期交通組織參考。
為保證施工期車輛的有序通行,改建路段每兩公里應安排1個執勤交警或協警,指揮、疏導來往車輛安全通行。
五、結束語
對于山區道路改擴建項目,如果在項目前期不能充分認識到老路保暢的意義,積極、認真做好老路保暢設計,很容易造成施工期交通中斷、工程投資增加甚至工程無法實施等現象。因此,在此類項目設計過程中,必須把老路保暢設計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來進行。貴州麥肖公路設計過程中重視老路保暢設計,施工過程中車輛通行安全、有序,未出現長時間堵塞和重大交通事故。
參考文獻:
[1]交通部,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03),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交通部,公路路線設計規范(JTG D20-2006),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張雨化主編,道路勘測設計,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4]陳勝營等編著,公路設計指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5]中交二航院,貴州省白云區麥架經修文、開陽至肖家坳公路改擴建工程兩階段初步設計文件和施工圖設計文件,2006-2007.
作者簡介:
高德發,大學本科,學士學位畢業于西安公路交通大學(現長安大學)公路與城市道路工程專業,現就職于中交二航院從事路橋設計工作;金燦,大學本科學,學士學位,畢業于重慶交通學院(現重慶交通大學)公路與城市道路工程專業,現就職于中交二航院從事路橋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