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飛宇
優秀的歌唱家十分注重歌唱發聲的音質,以及歌唱的美學要求和聽覺上的良好效應,這是因為他們了解歌唱的聲音應當與說話發聲一樣,保持干凈明亮的音質,舒適自如的發聲方法。聽他們說話的聲音就能感覺出受到了良好的訓練,既是一種自然的語音又是一種有修養的語音。如歌唱家多明戈、劉秉義等,說話的聲音就如歌唱的聲音一樣渾厚悅耳。只有當我們深入理解和認識了說話發聲的正確方法,方能真正理解“七分說,三分唱”的藝術真諦。
一、錯誤的說話發聲鑒別與表現
怎么知道自己說話的發聲用得不當或者受到損害呢?我們可以通過看、聽以及感覺三方面來鑒別。
看,通過借助喉鏡檢查來觀察聲帶是否發炎,水腫或充血,或是聲帶彎曲,以及聲帶上小結、息肉。
聽,自己聽或由別人聽,是否有刺耳的尖銳發聲、沙啞聲。聲音緊而尖,朦朧不清或粗糙不連貫。是否經常出現喉炎或失聲,聲音的色彩由干凈明亮變得模糊黯淡等。
感覺,自己是否感覺喉嚨里有異物或“腫塊”;是否咽喉有反復發痛,發癢的感覺;是否感覺說話必須用力,喉嚨發緊,時常有分泌粘液;是否反復清嗓子但沒有什么明顯的效果;是否感覺在簡短的或延長的發聲后聲音愈加疲勞等等。
如果上述不良的說話發聲癥狀長期存在或持續的話,就有可能造成聲帶發炎、增厚、而導致聲帶腫大,聲樂學習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二、錯誤說話發聲的成因
是什么造成我們說話發聲的錯誤或使聲帶受到損害呢?根據醫家、嗓音專家們的研究,主要有二大方面:
1、發聲的心象與發聲能力不符,是主要原因。發聲的心象是指一個人的心中認為自己的聲音是怎樣或不是怎樣的觀念。如果發聲的心象與其發聲能力相符,他便會有相應的正確。正常的說話發聲。反之,他的說話發聲就不對。怎么理解呢?我可以舉一個例子來說明。當你身處喧囂吵雜的環境里,周圍的聲浪很大,而你卻想與之抗衡而大聲說話。這種說話就會形成不良的說話發聲,它與你本身的發聲能力不符或者是不相適應,這種說話的方式就會使我們的聲帶受到損害。
2、個人生理、情緒及心理的變化,也會造成錯誤的或不良的說話發聲。心理上的因素可以表現為追求或模仿一個不良的發聲形象就會形成或發展為錯誤的發聲。情緒的變化,比如壓抑,憂慮或者精神緊張也會影響到對說話發聲的控制。由于生理上疲勞,或由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因會出現發聲困難,而這時說話發聲不注意的話,也會導致錯誤地發聲。
總之,錯誤的說話發聲,形成原因既有不良的發聲習氣,運用不適當音域的主觀因素,又有身體生理病變而引起的客觀因素。在聲樂學中,我們注意到了歌唱發聲訓練的必要性,卻不太注重說話發聲也需要訓練。這也是我們使用錯誤的說話發聲的又一個重要原因。
三、改變錯誤的說話發聲
要想改變錯誤的說話發聲,一方面要學習和了解正確說話發聲的基本原理,懂得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另一方面,需要借助專業聲樂老師和嗓音研究專家的幫助,進行必要的錯誤說話發聲的矯正,及說話發聲訓練,從而形成良好、正確的說話發聲習慣與狀態,重視嗓音保健,降低或減少錯誤,不良說話發聲對嗓音的損害。
1、正確說話發聲的基本原理
我們每個人說話聲音中都會有一個最佳音高、同時,也都有一個習慣使用的說話音高。如果說話時,這兩個音高相符的話,就說明說話發聲處于一種正常的發聲狀態。反之,如果習慣使用的說話音高比最佳音高高或低,就說明說話發聲存在問題。
說話聲音的焦點是我們需要注意的第二個方面。說話正確的聲音焦點應包含相互平衡的口腔——鼻腔共鳴,并伴隨著一些喉區的共鳴。如果我們感到說話時從鼻梁由下至雙唇周圍有自然出現的蜂鳴聲,這就說明說話有了正確的聲音焦點及采用了正確的音域。聲樂學習中進行哼鳴練習也有同樣要求。如果說話發聲在喉嚨下部形成共鳴,或在上咽部形成共鳴,都是一種不正常的說話發聲狀態。
第三,說話發聲也需要一些呼吸支持,這是很多人不注意的。正確的呼吸支持主要是由身軀中段控制的。對于學習聲樂的人來說,這點不難理解。但絕大多數情況下,只有很少人注意,或者能把歌唱發聲提供的最佳呼吸支持運用到說話發聲中去。
第四,說話發聲的音量和速度也是影響正確說話發聲確立的一個重要方面。說話發聲的音量和速度應當適合當時的環境,不能形成抗衡。錯誤的音量和速度運用是太大聲或太弱聲,太快或太慢,以及不相適應。
因此,正確的說話發聲由音高,聲音焦點呼吸支持,以及音量和音速所決定,好的說話發聲標準應當是明亮清晰,自然打開的音響,而不是沙啞、粗糙、漏氣、黯淡的音響。
2、說話發聲的矯正與訓練
方法一:運用哼鳴練習,尋找說話正確的音高和聲音焦點的集中。比如,要求用自然誠懇的語氣說出“幾”,同時,努力體會和尋找出在鼻梁,向下延伸至雙唇周圍的共鳴感覺。
方法二:自然站立,雙臂兩側自然下垂,腰部往下弓身,放松,不要屈膝,任雙臂在前方自然下垂接近地面,頭部自然下垂。在這種姿勢下保持發一個“U”或“M”的聲音,或大或少,來找到正確的音高和聲音焦點,形成正確的聲音心象。
方法三:運用哼鳴練習,在身軀中段,呼吸控制區域以跳音,輕彈的方式施加壓力,找出我們真實的聲音來。
上述三種方法雖然做法簡單,其目的卻只有一個就是要走到打開喉嚨區域使真實自然的聲音發出來,這種聲音是不同于平時習慣用的聲音,而它卻是正確說話發聲所需要的聲音。我們必須學會獲得它和確認它。但事實上,有許多人對這種新聲音的出現感到陌生,認為“不是我的”。這就需要專業的聲樂教師和嗓音專家來幫助我們從心理情緒等方面去確立它,接受它,使用它。
一個不好的說話發聲對一個美好的歌喉起著極大的傷害作用。相反,運用正確的說話發聲會使說話也像美好的歌唱一樣,輕松自如,明亮清晰,令人神往。
責任編輯:文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