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慧
摘 要:中小科技企業緊缺發展資金,這是當前許多中小科技企業在投資、研發、生產經營等問題上所面臨的一大難題。一方面科技企業缺乏相應的發展資金,另一方面大量的民間資本多以儲蓄的形式存放于銀行,不能成為科技企業發展的有效資本供給方。因此,引導民間資本進入科技風險投資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民間資本;中小科技企業;融資
中圖分類號:F272.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8937(2009)22-0034-01
1民間資本投資中小科技企業的必然性
技術創新的高投入性需要大規模融資,高新技術開發區建設和高新技術企業尤其是中小科技企業技術創新所需的風險資本金需求量巨大,政府風險資本的支持只是杯水車薪。銀行對高新技術產業項目由于風險等各種不確定因素又不愿貸款,從而滿足不了中小科技企業的發展和技術進步,進而使得更多的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速度放慢,影響了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事實上我國民間蘊藏著大量的資本。僅全國居民儲蓄存款余額一項來看,從1978年的210.6億元增加到2008年的217885.4億元,年均增長高達26.0%,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正在尋找有利可圖的投資機會,這些民間資本的很大一部分完全可以進入風險投資業,來彌補高新技術產業的資金短缺問題。統計顯示,改革開放30年來,政府投資占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由1978年的82%下降到2008年的27%,民間投資占總投資的比重呈逐年遞增趨勢,并且在2000年超過政府投資成為固定資產投資的主體。
2中小科技企業引入民間資本存在的問題
①企業組織制度限制和經營管理水平較低。目前國內有相當數量的中小企業采取合伙制的形式組織建立。新修訂的《合伙企業法》中新增了有限合伙企業,該組織制度給企業帶來一定的優惠。然而這種組織制度的建立和發展在我國經濟領域尚不成熟,相關配套的政策法規不健全,引發了一系列的新老問題。主要表現在投資退出渠道不暢、國內LP市場不夠成熟,一些企業無法真正享受稅收優惠等。②企業信用制度建設缺失。中小科技企業的信息透明性較低,這導致其無法向外部提供有利的企業信用信息。這種信息不對稱的特點,使得投資方獲取信息的成本過高。因此,投資方為了避免逆向選擇的風險而不愿意與中小科技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另一方面,企業信用制度建設的不完善,致使中介機構難以提供專業的、公正的能夠證明企業具有良好信譽的咨詢認證服務,使其無法在解決企業融資信息不對稱問題上發揮重要作用。
3中小科技企業吸引民間資本投資的建議和措施
①引導和培育民間資本投資中小科技企業的投資意識。政府應當大力宣傳、普及投資知識,幫助人們培養投資意識,消除思想障礙。實踐證明,民間資本投資于中小科技企業,是提高民間投資水平和效益,增強民營經濟實力的有效途徑。②通過教育機構加強中小科技企業復合型人才的輸送。現實中有些民間投資者有意進行風險投資,但無法找到可靠的經理人,而自身素質的不相適應又使得他們望而卻步。因此,政府應通過宏觀調控,推動高校相關專業教育改革,把金融、管理等風險投資相關課程列入各專業的基本課程,從根本上解決我國風險投資人才的儲備問題。③建立暢通的民間資本投資通道。建立多層次的融資市場和銀行體系,完善信用評價體系進一步拓寬民間投資中小科技企業的融資渠道,切實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加大商業銀行、信用社等金融機構對中小科技企業的信貸投入,疏通間接融資渠道;盡快建立支持民間投資的信用擔保制度;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拓寬中小科技企業直接融資渠道;探索建立各種形式的投資基金。引入新的發展模式和競爭意識,提供各種服務引導民間資本投入科技企業及其高新技術項目,實現其保值增值。④消除影響民間資本投資的政策性障礙。激活民間資本,擴大民間投資,必須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完善有關的法律法規。這是解決民間資本投資中小科技企業的關鍵。首先,進一步完善投資審批制度和投資管理方式,清除制約民間資本準入的各種限制性政策,放寬民間投資領域。選擇一批發展潛力大的中小科技企業,給予重點扶持。其次,進一步完善現行的稅收征管體制,充分考慮實際情況,避免增加科技企業交易負擔。最后,加強建設民間資本的安全退出制度,促進資本市場流通,使得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有法可依,降低投資風險。
綜上所述,在中國經濟仍處于調整階段的現實情況下,中小科技企業正處于發展上升的重要時期,在貫徹執行中央關于“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方針大政之時,必須格外重視民間資本的作用。我們應該根據形勢發展的要求,充分發揮政府、社會、民間的積極性,千方百計激活民間資本投資科技企業。實踐已經證明,政府投資與民間投資可以做到互補,且民間投資比例的加大正是實現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 姜寶山.高科技中小企業融資實務[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