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強
摘 要:近年來,銀行系統違法違規案件時有發生,無一例外都是“有章不循、違規操作”造成的,其根本原因就是會計規章制度執行力弱化。文章在分析銀行基層機構的會計規章制度執行力弱化表現及原因后,提出提高銀行基層機構會計制度執行力的對策。
關鍵詞:商業銀行 會計 執行力 風險抵御能力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9)02-294-02
近年來,銀行系統違法違規案件時有發生,特別是會計部位發案率居高不下,其中近八成的案件發生在縣級支行及以下營業網點等基層機構。常言道“十案十違章”,縱觀近年來銀行基層機構會計部位發生的案件,無一例外都是“有章不循、違規操作”造成的,其根本原因就是會計規章制度執行力弱化。因此,提高銀行基層機構的會計規章制度執行力,已經成為增強銀行風險抵御能力,確保金融秩序穩定的當務之急。
一、銀行基層機構會計規章制度執行力弱化的具體表現
在基層機構負責人層面,要么“故意違章”,搞“一言堂”,不主動接受必要的內部監督,隨意指使會計人員配合其干違章的事情,美其名曰“打擦邊球”;要么“過失違章”,當“甩手掌柜”,對會計工作不聞不問,不具備應有的風險內控意識,使得機構的內控流于形式。
在基層機構會計操作人員層面,一是合規意識談薄,沒有充分認識到銀行會計崗位的高風險性,根本沒有樹立按章操作的基本理念;二是不善于、不勤于學習,業務素質不高。當前,銀行對客戶提供的服務產品較多且不斷推新,部分員工對自己經辦的業務了解不深、不細,只滿足于“大概”,因無知而導致違規操作。三是以信任代替制度,缺乏良好的工作心態。主要表現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缺乏同事之間的提醒與幫助;“心存僥幸,得過且過”,圖省事,把規范的業務操作簡單化,為人情,把不合規的業務粉飾化。
二、銀行基層機構會計制度執行力弱化的原因分析
1.制度制定層面。在探討法律遵守問題時,我們會提到“良法”與“惡法”問題。同樣地,在研究制度執行力時,我們也不能忽視制度本身的缺陷。目前,銀行會計系統的規章制度不可謂不多,但仍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1)規章制度悖離實際,風險控制過度。在制定時規章制度,個別制定人為免除自己的管理責任,規定在辦理一項業務時,往往要求會計人員處理過多的工作環節或要求客戶提交一些不必要的資料。但在現實工作中,這些要求很難做到,這使得基層機構在實際處理業務時往往采取變通方式,或減程序操作,在客觀上養成了基層機構會計人員不嚴格執行制度的心理習慣。(2)規章制度相互沖突,執行難度偏大。目前,銀行會計制度種類繁多,它是隨著商業銀行的改革和業務的發展不斷進行完善的。在近十多年來的不斷修改和更新過程中,存在著舊制度未廢止、新制度又出臺,新舊制度存在一定沖突的現象。另外,有些業務,多個部門均對其進行了規定,其中也存在不同部門規定之間相互沖突之處。這就使得基層機構的會計人員感到無所適從,更增加了制度執行的隨意性。(3)規章制度缺乏體系,掌握要求太高。一方面,由于近年來銀行改革力度較大,業務發展迅猛,使得銀行制度有較大變化,原有的銀行制度體系已不再適用,另一方面,目前銀行會計制度建設還存在著“發生一起案件,增加一個制度”的“打補丁”現象,且因案件新制定的制度僅針對出案的那項業務的某個環節,這就使得一項業務的核算細節規定散落于不同的制度之中,更增加了會計制度的繁瑣程度和前臺會計人員學習的難度。
2.制度執行層面。(1)基層機構負責人合規意識不強。“有章不循、違規操作”的現象反映了銀行基層機構人員制度執行力不強的問題,其思想根源就是合規意識談薄。嚴格地說,銀行在合規管理上最大的薄弱環節主要是在中層、基層單位和某些基層負責人。中層、基層單位和某些基層負責人的合規意識差,基礎管理薄弱,違規違章現象比較突出,這幾乎是一個普遍現象。(2)基層機構會計操作人員業務素質參差不齊。隨著銀行網點的不斷擴張,商業銀行前臺人員日益緊缺,會計操作人員也只能在人員有限的情況下差中選優,甚至有一部分從后勤崗位轉崗而來的。工作經驗和專業知識的缺乏,使得會計操作人員的整體業務素質水平又所下降。這就使得有的會計操作人員對制度理解不到位,未充分認識到每一項制度規定所規避的風險點,在經辦業務時隨意簡化程序,在會計管理中簡單走程序、應付了事,從而造成自己違規仍茫然不知,導致操作風險的發生。(3)基層機構會計內控激勵機制不健全。一方面是正向激勵不足。在股改上市后,商業銀行均以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為目標,但傳導到基層行時,往往就體現在價值取向上仍慣性地側重業務拓展,而不是發展與內控并重,導致對會計內控投入的人力、財務資源均顯不足。另一方面是負向激勵也不足。目前,部分基層銀行因管理體制不夠完善,對檢查發現問題缺乏后繼的處罰追究和落實整改,或因相關人員礙于情面等原因,放松了對違規行為的處罰與追究,導致違規行為無法得到有效制止甚至有可能助長了違規風險隱患的形成。
三、提高銀行基層機構會計制度執行力的對策
1.培育合規文化,樹立合規理念,從思想上保障會計制度執行力的提高。銀行是經營貨幣的企業,是社會公眾資金的信托人,其自身是否遵從誠信原則和職業操守是非常重要的。合規是銀行內部一項核心風險管理活動,合規經營是銀行有效防范風險的根本保證。如果銀行基層機構基層機構人員認識不到合規經營的重要性,就永遠不會主動合規、按章操作了,更無從談起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因此,商業銀行務必要大力培育合規文化,樹立合規理念,從思想根源上保障會計制度執行力的提高。
2.定期重檢制度,及時查漏補缺,從制度上保障會計制度執行力的提高。規章制度是規范銀行業務操作和管理活動的具體指南,必須一切從實際出發,來源于業務實踐,又指導和服務于實踐。規章制度不僅要汲取先進的理論,還要與執行的客觀環境相適應,與基層機構的風險控制實際相吻合。因此,管理機構應定期對規章制度進行重檢,制定出防止系統失控的管理控制措施,從而形成一套環環相扣、科學嚴密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從制度上保障會計制度執行力的提高。
3.細化效能考核,強化問責追究,從機制上保障會計制度執行力的提高。一是為了保證嚴格執行會計制度,我們有必要建立執行力的評價機制,建立科學嚴格的會計內控考核制度,制定合理可行的考核辦法,量化細化考核指標,公平合理地評價各基層機構的內控執行效能,為績效工資分配、再轉授權等提供參考依據。二是加大對各項審計、檢查存在問題的整改力度,堵塞漏洞,杜絕經濟案件及差錯事故的發生,防范與化解風險。三是強化問責,提高違規成本。對越權行事、違規操作及弄虛作假的,即使不出問題也要一查到底,堅決追究責任;如果造成資金損失,要追究經濟和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讓違規者或作案分子感到震懾,從機制上有效提高基層機構會計制度的執行力。
4.引進先進工具,改造技術環境,從手段上保障會計制度執行力的提高?,F代企業的管理進步越來越依賴科技進步,銀行交易操作風險控制也是如此。如指紋認證技術的使用提高了身份識別的可靠性、唯一性,解決柜員卡使用保管中存在的盜用等問題;網上對賬提高了銀企對賬效果,有效防范了紙式對賬單傳遞過程中的人為風險;等等。因此,商業銀行應當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強科技手段創新,實現由“人控”向“機控”的根本轉變,以切實提高會計操作風險技防能力,從手段上保障會計制度執行力的提高。
5.堅持以人為本,加大培訓力度,從根本上保障會計制度執行力的提高。提高會計制度執行力命題,其實質就是執行人的命題,只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才可能從根本上找到破解執行力弱化難題的方法。因此,商業銀行要確保安全運行,必須要信任員工,依靠員工,加大員工培訓力度,提高員工業務素質。一是對會計崗位人員嚴格考核、審查,把好“準入關”;二是加強業務培訓,努力把每一位會計人員都鍛造成具備嫻熟的業務技能和豐富的業務知識的“多面手”,使他們在實際工作中能游刃有余地應對各類風險挑戰,特別是具備識假防假、堵截各類金融詐騙的能力,把好“培訓關”;三是加強職業道德和法律法規教育。作為一名金融從業者,會計人員幾乎每天都面對各種誘惑、考驗和挑戰,因此,商業銀行必須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法律法規教育,樹立會計人員正確的人生觀、職業觀,把好“教育關”。堅持以人為本,解決執行力最關鍵的要素問題,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從根本上保障會計制度執行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恪吉.加強會計制度的執行力防范操作風險.現代商業銀行導刊,2008(1)
2.酈錫文.走向合規經營.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廣東廣州510045)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