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傅 淶
本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俄政府近日決定對高校進行大幅削減,原因是近幾年俄羅斯高校數量大幅增加,因學費高昂,有利可圖,致使高校越辦越多,造成俄羅斯高校魚龍混雜,從而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
據俄羅斯《晨報》18日報道,俄副總理伊萬諾夫17日在教育與科學部會議上表示,目前,俄羅斯一些高校的教學質量遠遠不符合現代社會的要求。俄羅斯高校的數量不斷膨脹,因此,必須對高校進行削減,并注重高校的教學質量。他說,未來必須對高校辦學許可進行嚴格審查,關閉那些不符合辦學條件的學校。他還說,俄羅斯600多萬大學生中有180多萬學習經濟和管理專業,學習人文科學的有100多萬,而熱門的儀表制造和光藝學專業有5萬多人,學習化學專業有7.1萬人,物理、數學專業的有8.7萬人,無線電專業11.6萬人。但多數畢業生無法找到與專業對口的工作,這造成了教育資源的浪費。而當前企業對藍領人才需要最多,有專業技能的技術工人卻十分短缺。
據俄媒報道,在蘇聯時期總共只有680多所高校,其中包括20至30所綜合性大學,而現在俄羅斯共有1429所高校和2200所各種分支機構,其中有383所綜合性大學和221所各種學院,其數量遠遠超過蘇聯時期。伊萬諾夫表示,未來高校生存的主要標準是它們的教育成果,科學與教育部必須加強高校科學教育一體化。應當學習國外經驗,在高校建立大型科研中心,淘汰那些不合格的學校。
俄羅斯《新消息報》報道說,近幾年,俄羅斯的高校發展迅速,大學生數量急劇增長,俄羅斯每萬人中大學生比例位居世界第一位。這意味著國家對大學生人均撥款的減少。從而造成高校學費連年增長,目前大學教育已成為一種“商品”。俄羅斯高校年學費平均為4000至4500美元,而最熱門的院校可達9000至10000美元。對此,莫斯科國立大學校長表示,如今許多高校的學費“高得離譜,有的甚至很扎眼”。正是由于有利可圖,致使高校數量迅速膨脹。
針對這種狀況,俄教育與科學部部長上月底曾表示,當前俄羅斯僅有15-20%的高校(即約150至200所高校)能夠提供優質的高等教育,俄羅斯高校各分校至少需要削減一半,因為他們的教育質量不過關。原因是俄羅斯一些高校出于經濟利益考慮,在校本部外開辦了大量分校,從而造成教學質量下降,影響到俄羅斯高等教育的聲譽。俄羅斯教育專家阿達姆斯基表示,許多高校開辦的分校大都存在教室擁擠、設施不完備,授課教師資源不足等問題,從而使教學質量大打折扣,許多專業的畢業生在就業時根本無人問津。據俄新社報道,俄高校每年大約向學生頒發110萬份證書,教育部的官員對許多得到證書畢業生的能力產生懷疑,其中包括醫生、教師和法律工作者。俄每年100多萬高校畢業生中,只有23%的畢業生學有所用,超過70%的高級經理人都表示,大多數畢業生因“總體知識不足”、“專業知識不足”、“所學知識與生產脫節”等原因,需要接受“再培訓”。
目前已從俄羅斯普希金俄語學院研究生院畢業并就職于匈牙利首都一所中學的卡琳娜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高校數量迅速膨脹以及高學費現象,已經嚴重影響了俄羅斯未來社會的發展,因此俄羅斯很多普通民眾也支持淘汰教育質量差的院校和沒有需求的專業,提高俄羅斯教育的競爭力。▲
環球時報2009-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