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親橋
春節即將到來。背上背包,一起去尋找年味最濃的地方,過一個快樂而地道的中國年。
在黃河邊守候春天
地址:山西省臨縣磧(qi)口鎮
獨特風情:窯洞土炕黃河凌汛
推薦指數:★★★★
磧口鎮坐落在黃河邊,是一個美麗而寧靜的小鎮。
春節還沒到,人們就忙碌起來。色彩艷麗的窗花,是姑娘們用靈巧的雙手剪出來的。栩栩如生的布老虎,威風凜凜。小孩兒的枕頭下,要早早地壓上棗、核桃等。
質樸的窯洞拱門、窗戶上,貼著喜氣洋洋的春聯。窯洞里面暖烘烘的。
熱情的主人端上裝滿糖果的盤子。盤起腳,坐在熱騰騰的土炕上,渾身都暖和起來。
小鎮滿溢著的春的氣息,喚醒了黃河。
冰封了整整一個冬天的黃河,開始蘇醒。
凌汛,是黃河獻給春節的盛大典禮。涌動的水流,像溫暖的手,磕響了沉睡的冰塊。破裂的巨大冰塊漂浮在河面上,嬉鬧著撞在一起,發出轟隆隆的聲音。
黃河漸漸脫掉冬天堅硬的外殼,河水唱著歡快的歌,奔騰起來。
春節過后,春天就來了。
醉倒在腰鼓舞里
地址:陜西省安塞縣
獨特風情:黃土地
安塞腰鼓
推薦指數:★★★★★
安塞是黃土高原上年味兒最濃的地方。這片神秘的黃土地,是民間藝術的溫暖搖籃。
春節,沉寂的黃土地沸騰起來。
信天游韻味悠長,人們用優美的歌聲訴說對黃土地的熱愛和感恩。
頭上扎著羊肚兒毛巾的漢子,憋足氣,嗩吶聲在山崖間久久回蕩……
安塞的春節,最動人心弦的是腰鼓舞。在這里,幾乎家家戶戶都備有腰鼓。
安塞腰鼓舞起源于古老的祭祀和狩獵儀式,熱烈而奔放,具有獨特的震撼力和藝術感染力,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每年春節,人們聚在一起,穿上節日的盛裝,跳起氣勢磅礴的腰鼓舞。
廣闊的黃土地,就是盛大的舞臺。急促的鼓點聲,碰撞在長著酸棗樹的山崖上,發出震撼人心的巨大回響。大紅的流蘇在風中狂舞,像旋風般熱烈,火焰般燦爛,在漫天黃塵的背景里,有著醉人的美。
酥油花兒開
地址:青海省湟中縣魯沙爾鎮南面的蓮花山中
獨特風情:酥油花
推薦指數:★★★★
古老的佛教習俗里,獻給佛的貢品中,花是“六色”中的一種。
寒冷的冬天,很難采摘到盛開的鮮花,心靈手巧的藏族人們用純凈的白酥油,雕刻成美麗的酥油花。制作酥油花,漸漸演變成獨特的民間藝術,一代一代流傳下來。
每年正月十五,塔爾寺迎來盛大的酥油花燈節,人們用這樣獨特而優美的方式,祈求平安和吉祥,幾百年來從未中斷過。
春節的前幾個月,酥油花藝人開始忙碌起來。用潔凈細膩的白酥油,揉入色彩斑斕的礦物顏料,雕刻成各種佛像、人物、山水、花草樹木、飛禽走獸等等。
制作酥油花,是一項艱辛的工作。在十幾度的溫度下。酥油花就會變形。捏制之前,藝僧們把手浸泡在冰冷刺骨的雪水中,以避免體溫對酥油花的影響。制作過程中,雙手不斷泡在冰水里,保持低溫。
陰暗的花房里,他們安靜地忙碌著,冰冷的指尖上,綻放著春天溫暖而絢爛的色彩。
在藏族人們心里,美麗的酥油花是會說話的花兒。造型精美、栩栩如生、五彩斑斕的酥油花作品,訴說著人們心中美好的期待和向往。
在儺戲聲中入夢
地點:安徽池州貴池
獨特風情:儺(nuo)戲
推薦指數:★★★
正月初七,冬日的黃昏,太陽剛剛下山,小山村就熱鬧起來。
村口那棵古老的大楓樹下,聚集的人越來越多。
神秘而粗獷的儺戲,在喧天的鑼鼓聲中開場了。
貴池儺戲是在唱腔、面具、服飾、道具等方面保存最完整的中國古代戲曲。
辛勤勞動了一年的山民,用這種傳承了幾百年的古老民間藝術,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嗩吶吹起來。鑼鼓敲起來。焰火沖上高高的空中。銃(chong)炮發出震耳欲聾的熱烈聲響。
彩色的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艷麗的面具上,雕刻著夸張而精致的圖案。穿著戲服的演員,一招一式都充滿原始而蓬勃的力量。
香煙繚繞的村落里,唱戲聲傳出很遠。
遠遠的田埂上,有幾朵如豆的燈光近了。
那是幾個男孩兒提著小油燈,正往戲場趕。他們翻過一座山,才走到這里。熱鬧的唱戲聲,撓得心里頭癢癢的。戲班明天才到他們村去,他們等不及了。從正月初七開始,儺戲一直要唱到元宵節。
元宵節晚上,聽戲聽困了,趕回家去,枕著咿咿呀呀的聲音入睡,夢都變得五彩斑斕。